好人难做?他不计前嫌,推荐有才华的罪人之子,家族竟因此败落

500

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的人,备受赞赏;忘恩负义之辈,易遭唾弃。在春秋时的晋国有这样一个人:他因受父牵累,被贬为民,耕于畎亩,幸遇“伯乐”,被推荐给国君,得以任官,最终执晋国政。但随后,他却贬斥“伯乐”之孙,致其家族衰落。最后,“伯乐”曾孙心有不忿,利用其子孙不肖,专横跋扈,引起国君极度不满和猜忌的现状,协助国君将其灭族。难道,好人难做确有其事?

一、父亲首鼠两端,儿子被牵连为民

被父牵累、沦落为民、耕于畎亩的人叫郤[xì]缺,举荐他的“伯乐”名叫胥臣。二人分属于春秋时期晋国卿族中的郤氏、胥氏。   晋国郤氏得姓于始祖郤豹。郤豹字叔虎,本为姬姓,是晋国公族。后因军功,封于郤邑(今山西泌水下游一带),遂以“郤”(一作郄)为氏。郤豹之子郤芮(?—前637年)在晋献公、惠公、怀公、文公时任大夫。

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废黜太子申生,立骊姬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为绝后患,他不仅逼申生自尽,又追杀另外两个儿子夷吾、重耳,致使他们流亡国外。

500

重耳在流亡

晋献公临终时,命荀息辅佐奚齐。献公死后,里克发动政变,奚齐被杀。荀息又立献公与骊姬妹妹所生之子卓子为君,后又被里克杀掉。荀息无力控制局面,愤而自杀,晋国大乱。

500

晋献公

里克最初欲立重耳为君,但遭重耳婉拒后,他又派人至梁国,迎夷吾回国。夷吾给秦穆公写信,以割让晋河西地给秦等为条件,换取秦国支持。秦穆公应允,派兵护送夷吾回国继位,即晋惠公。他死后,太子圉继任国君,即晋怀公。晋惠公即位后,不仅背弃对秦国的许诺,甚至与秦兵戎相见,使秦穆公非常失望。重耳得以在秦国的支持下,回国夺位,晋怀公逃亡被杀。

500

林永健版秦穆公

在晋国内乱之际,郤芮先与吕省(一作吕甥)等人拥立晋惠公;后来倒戈,拥立晋文公;又与吕甥谋杀晋文公。失败后,二人逃亡秦国,被秦穆公诱杀。郤氏受牵连,被晋文公贬为平民。

二、躬耕畎亩,幸遇伯乐

郤芮之子郤缺(?—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98年)被贬为民后,躬耕于冀(今山西河津东北范家庄一带)野。若无特殊际遇,他这一辈子大概就会以农夫的身份,终老于田野,寂寂无名。

但际遇总会在不经意间突然而至。大臣胥臣途经冀野,正好看见郤缺在耕作,妻子送饭到田间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经过攀谈,胥臣发现郤缺颇具才识,非等闲之辈,因而极力向晋文公推荐,郤缺因此被任命为下军大夫。

晋襄公元年(公元前627年),晋、狄战于箕(今山西蒲县东北)。郤缺作战勇猛,擒获狄人首领,崭露头角。战后,晋襄公不仅赏赐了胥臣的举荐之功,又任命郤缺为卿,参与国政。

此后,郤缺凭个人才能、功绩,地位日升。晋成公六年(公元前601年),执政赵盾死后,郤缺继任。在他主政期间,对内强调德治,对外多次挫败楚国的挑战,有力地维护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和国家利益,确为晋之栋梁。

公元前587年,郤缺嫡子、执晋国政的郤克去世,嫡子郤锜(?—前574年)继任郤氏宗主。他伙同执政栾书诬陷赵氏谋反,导致晋景公屠灭赵氏,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原型。后来,他安排堂弟郤至出任新军佐,叔父郤犨出任新军将,被时人合称“三郤”。在晋国八卿中,郤氏占三,郤氏势力大增。

500

电影《赵氏孤儿》

三、因被排挤诬陷而中衰的胥氏

正当郤缺飞黄腾达时,胥氏却日渐衰落。其主因虽然是胥臣及其子孙政绩不显;但权势卿族的排挤、倾轧,也是重要外因。令人不解的是,在排挤、构陷胥氏的名单中,赫然竟有郤缺在内!

综观春秋前期晋国十一卿族,胥氏不象其他家族那样身世显赫,这从胥臣祖父胥懿、父亲胥柯虽史载其名,但事迹不详,可窥一斑。   胥臣之所以能跻身于晋国卿族行列,关键或在于:一,追随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艰辛备尝,终无悔意。二,劝说重耳娶怀嬴(怀嬴为秦穆公之女,初嫁晋怀公。晋怀公回国后,将她遗弃在秦国。论辈分,她是重耳侄媳)为妻,以此换来了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秦国的支持;三,晋、楚城濮之战时,任晋下军佐的胥臣在战马上蒙以虎皮,乘夜出击,一举击溃陈、蔡联军;四,劝谏晋文公不计前嫌,起用罪臣之子郤缺。前三条给他和胥氏带来了荣耀,却没想到最后一条给他的子孙带来了灭族之灾。胥臣虽然凭借个人才能和努力,为家族奠定了坚实的从政基础,奈何子孙不太争气。

500

崔红红版怀嬴

公元前615年冬,秦康公率军伐晋,与晋军战于河曲(今山西省永济县境内)。几次交战后,秦军力竭,士气大落,准备退军。为避免晋军乘胜掩杀,秦康公派使者到晋营下战书,约定次日交战。晋上军佐臾骈见秦使者眼珠乱看,语音失常,显得很惶恐,判断出秦军要趁夜撤逃,建议主帅赵盾应急速出兵截击,必获大捷。

但时任下军佐的胥臣之子胥甲等将领却激烈反对,他们一会说要趁夜掩埋阵亡将士的遗体,一会又说要按与秦约定的时间交战。赵盾听从了胥甲等人的建议,没有出兵,秦军得以趁夜安全逃离。再加上其它一些嫌隙,公元前608年,赵盾以胥甲“不用命”为由,将其流放到卫国,命他的儿子胥克接任下军佐。

胥克任职时,赵盾权势熏天,且因向来厌恶胥氏,基本不给胥克资源和机会。所以,胥克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功绩,再加上身体不佳,更是屡遭其他权势卿族的排挤倾轧。

500

鲍国安版赵盾

公元前601年,赵盾去世,郤缺继任执政。或许在胥克和其族人看来,胥氏家族的翻身之日就要到了。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胥臣当年对郤缺可谓有再造之恩。如今,郤缺执掌国政,即便不以高官厚金酬报恩人后代,但只要略加照拂,就可使胥氏免遭卿族间的排挤倾轧,日子也能过的轻松自在些吧。

出乎胥氏意料的是,郤缺不仅没有照拂胥克,反而变本加厉。如果说赵盾只是厌恶、排挤胥氏,起码还让胥克继承父职,勉强让其留在卿族中;郤缺却是要斩草除根,必欲除之而后快了。就在执政同年,郤缺就“迫不及待”地以胥克有蛊疾也就是精神错乱为由,将其免职,任命赵盾之子赵朔接任下军佐一职。胥氏至此被踢出卿族行列,彻底衰落。这其实也埋下了郤、胥二族灭族的伏笔

四、冤冤相报,二族俱灭

胥克死后,儿子胥童(?—前573年)接任族长。他对父亲无故被郤缺免职,导致家族衰落之事一直耿耿于怀,寻机报复。

晋厉公即位后,以郤缺嫡孙郤锜为首的“三郤”权倾朝野,引起晋厉公的极度不满与猜忌。胥童与晋厉公一拍即合,双方合作,成功于公元前574年灭掉了“三郤”。

但早就被仇恨蒙蔽的胥童觉得光“三郤”倒台并不够,为了攫取更大权益,他利用晋厉公的宠信,顺势逮捕了执政栾书和上军将荀偃,导致朝中诸臣人心惶惶。晋厉公虽然因胥童灭郤氏有功,封其为卿,但为了稳定朝局,又将栾书、荀偃等人释放,并恢复了他们的官职。公元前573年,栾书、中行偃趁晋厉公游猎之际,发动政变,将其囚禁,并杀掉胥童,胥氏一族被灭。

文史君说: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胥臣慧眼识才、惜才,大力荐举郤缺,使他获得了施展才能的机会。郤缺在执政期间,内平国政,外护国利,堪称国之栋梁,但这些功绩并不能掩盖他私德有亏的事实。对胥臣而言,推荐郤缺不过是尽人臣本分,为国选贤,并不是想从郤缺那儿得到什么私利。对郤缺而言,他执政有方,也确不负胥臣所荐,但他以胥克精神错乱为由,将其免职,踢出卿族行列,无异于在胥氏一族伤口上再撒一堆盐,由此激起胥童的报复,也在情理之中。胥克有无精神病,史无确证,因此有人戏言:胥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精神病”的人。

郤缺执政伊始,就匆匆罢免胥克,代以赵盾之子赵朔,表面上看是为国抡才,无可厚非,暗地是否涉及与赵氏的利益交换?郤缺家教有亏,子孙跋扈,授人以柄;胥童贪得无厌,也是自取灭亡。郤、胥两族的血案无不在向后人昭示着一个浅显却又深刻的道理:做人啊要厚道!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2.吕思勉:《先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点击「浩然文史」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