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改变了什么?

从战略态势来看,这是发生在接近麦金德“世界岛”区域的战略竞争的激化。冷战结束之后,西方通过北约+欧盟的“双东扩”,就是要将苏东阵营解体的“胜势”转化为逼近乃至消化世界岛的“低垂的果实”,并消化掉。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个头”仍然足够大到阻碍这种摘取果实的消化进程。这种消化需要把握古典现实主义所说的“审慎”原则,从西方实力的伸展与投射来说,像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米尔斯海默这些老成专家预测的那样,在波兰一线,大致接近某种界限和边界。保留乌克兰,避免过于逼迫俄罗斯,然后再来几十年的温水煮青蛙,不仅消化乌克兰,而且把莫斯科也包容(哪怕是有限度的)进去,不失为一种战略上的优选,但欧美国家的国内政治结构,让政客在任期内取得进展的短期诉求,压倒了长期的战略考量,所以导致了在乌克兰的冒进,继而激化了矛盾,诱发了冲突,从战略上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可能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失策。

从持续一年并将在可见的将来持续下去的俄乌冲突来看,欧洲正在持续的快速失血,美国虽然具有本土的地理优势位置,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的延长,乌克兰不可逆转的进入完全靠欧美输血吊命的残血模式(停止援助,则基辅只留下有限度的道义性和坚定的政治意志),欧美将面临两难:直接介入,面临与俄罗斯的全面战争模式,核武器将使得这种战争没有胜利者可言,即使北约出兵把边界恢复到2014年之前,也会陷入在实控线附近长期对峙的38线模式,这对美国的战略考量来说,大量资源投入到次要方向,并不是一种优势的选项;如果直接与基辅切割止损,不说国内政治的反噬,单纯大西洋盟主的安全承诺的可信度遭遇重创,以及由此引发的在美国主要战略方向上的连锁反应(比台湾海峡局势变化更大更实际的连锁反应),就不是美国可以承受的,那样做不如直接转变对华战略,执行霸权的体面降落更加务实有效一些。

对中国来说,地缘战略上当然要避免的就是陷入“铁砧”与“铁锤”夹击的地缘态势。(看地图基本就能明白)在此情况下,看最近发布的立场文件,中国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和平与发展的挚爱之情,堪称弱肉强食的国际政治丛林中的一股百年罕见的清流。用充分的实力予以支撑和保障,不忘初心,很明确的成为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

对美国来说,现在还处于可以体面收拾的战略窗口,但主要需要克服的是国内政治的掣肘,以及对战略-战术层面冒险和投机的追求。这需要高质量的决策团队,现在这个团队更多偏好的是纸上谈兵,具有典型的高启盛式高智商疯批的行为模式,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或许是历史老人对霸权主义最好的惩戒,但因为客观实力的积淀,需要各种爱好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去共同努力,避免疯批真的闯出不可收拾的祸来。

对欧洲来说,王主任苦口婆心的“真正的战略自主”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中国也真的是竭尽全力,做得好,对还有大国梦的欧洲来说,不失为一个逆转的窗口,但能否抓得住,是否愿意抓住,是否听得懂看得明白,就真的要看欧洲的运势,整体真的偏玄学,或许这是一种变相为欧洲发家史上的原罪进行赎罪的方式也不好说。有待观察。熊家就不说了,走一步看一步了,乌东这锅夹生饭,看样子🐻还是准备硬着头皮吃完的。🐻的战略韧性确实强悍,但实话实说,夹生饭真的是又难咽又无助于消化,理性务实的构建停止点,确实对莫斯科是一种考验。

真心期待冲突早日结束,和平早日降临,大家一起发展,从东方的视角来看,有摩擦的发展,也好过现在这种绞肉机式的冲突,这对世界,对人类,真的不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