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世纪之交那会扭转衰落势头的一些经验,可供东北借鉴

【本文来自《今后的东北会怎么样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arlentis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东北曾经有国内最好的组织力极强的产业工人队伍,东北的城市建设,农业生产,教育医疗人员素质能力都不差。东北衰落固然有大势,但当年的事对东北冲击极大,自此以后,东北人首要的需求是活下去,多少人背井离乡。
    有些事情留待后世评说吧。

有道理,1998年是个大转折,事后看,和干部队伍的慌乱和一些其它因信息不对称我也说不好的原因有比较大的关系。在九十年代末,产业结构类似的辽宁、山东、四川都遇到了困难,以重汽、潍柴、东电这样的单位当年的困难程度,如果按照辽宁时任领导的标准,那就得被关掉了,工人全下岗。但是最后山东和四川大体上缓过来了,说明衰落不完全是大势头,可以借鉴下。

我觉得山东吴官正同志当年的一些经验和思路,现在也还是能够借鉴用在东北。

首先就是保就业,人是根本啊,吴官正同志提出,山东的发展就是为了就业,国内生产总值每提升百分之一,就能增加六万人就业,目标就是城镇就业扩大三十万人,失业率控制在3.2%。同期我就没见过东北的任何一个省有相关政策,都是迷信休克疗法,认为人轰走了,效益就好了,下岗可以做保姆保安,多引进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英语外教什么的,看得让人血压升啊升。

举个实际例子,我做军事记者的时候采访过一个女兵,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山东某厂的职工,1998年没订单,被分流,但是厂领导一直关心他,利用工厂 闲置设备,帮助一群职工买菜批菜,装备从板车到摩托车最后到皮卡,最后一零年的时候就大为改善,在北京新发地租了摊位,家里又生了个小孩,还有一部分老家在农村的就种起了大棚,他们这个大棚的技术还是从东北来的呢。等到工厂一有起色,有些人就回去上班了,卖菜卖的好的就继续深耕这个产业。结果现在北京的蔬菜市场山东人越来越多了。

第二就是首先找到市场,先找农村市场的需求,看看农民需要什么,然后开发国内市场,去最落后的地方,解决最困难的群众需求,看看需要什么?库存多,那就去非洲看看。这个我有切身体会,山东有些企业的销售人员专门去被美国制裁比较惨,西方企业退出的市场,记得几年前我在俄罗斯遇到一个山东同志,卖重型装备的,他就把办事处设在新西伯利亚,他说俄罗斯人迷信欧洲的产品,所以我们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呆着也没用,浪费钱,但他的小地方为了省钱,没那么多挑剔,我们就先把销售网络建起来,哪里破我们就去哪卖,俄罗斯很多人不服,早晚还得被制裁么,等那时候我们再进大城市。

我当时觉得这个思路很对,我就说你这是农村包围城市嘛,跟哪个老同志学的?他的老领导就经历过1998年的去库存,2009年的四万亿,经验很丰富。最后一追根,更老的领导是罗荣桓同志领导的老八路。

现在他的东西卖的已经非常好了,供不应求。连高加索市场都在慢慢打开。

第三就是帮助全省农民和困难职工致富,让自身的市场慢慢扩大,九十年代就做一镇一品,和现在的脱贫攻坚战道理是差不多的。山东很多领导和中铁建、中建、中交建等用工大户关系很好,组织困难群众参与他们在一带一路的海外施工,结果不少人都挣到了钱,挣了钱之后他在本省消费,往往就扩大了市场。

缺点当然也不少,比如山大的文科,去了就血压高,想吵架,那都是些什么神仙啊,不像东北,出了很多三观正,又懂日语的年轻抗日战争研究领域的学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