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热搜靠谱点了

最近58同城搞了一波薪资数据统计直接把大家都摁在地上摩擦了,58说,上海平均月薪一万三全国居首,广州去年平均月薪增幅最高26%超过了一万二,怎么说呢,我就在广州,而且我还是小老板:

这组数据让在广州的和不在广州的都沉默了。

普遍月薪过万让打工人都陷入了巨大焦虑,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收入真的没有这么高,大家忍不住想,钱都去哪里呢?我劝大家以后看到这类数字看仔细一点,月薪过万不是统计你手里的数据,而是统计招聘网站上那些企业挂的数据。

换句话说,和你到手多少没啥关系,是HR们挂出来的数字平均一下得出来的,要是想你可以挂天上去,至于到手上多少,再谈嘛,做过企业的都深知低底薪高提成的套路。

我一个做招聘的朋友告诉我,那些挂月薪一万的岗位,完全可以是底薪2千,剩下的都是提成,一万是综合输入,能不能达到就看你努不努力了,毕竟现在应届毕业生都一千多万了,谁还给死工资呢,他还跟我说:

这已经很良心了,至少不是零底薪。

咋咋呼呼的大多是没被社会毒打过的年轻人,水里面呛几口泡一下,看到这种基于招聘网站挂出来的数据统计出来月薪一万的结论,就应该踩在地上再吐几口唾沫,呸。

不过最近有个热搜靠谱点了,根据中金公司测算的数据,月收入5000以下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为:

95%。

有人表示质疑,收入这么低吗?那那些几百万的房子都卖给谁了?大马路上还天天堵车呢。我之所以觉得靠谱点,是因为它符合之前李总说6亿月入一千的数据,这几年疫情,这个数据应该没太大变化。

人均月入5000,如果一个家庭是4口之家,就是家庭月收入2万,夫妻俩每个人收入一万,如果他们月薪超过了一万,那就超过了9成的人口,这样测算其实没毛病。

长期做博彩研究的程阳在二八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二五八定律」,他的意思是,每当你看到平均数值的时候,要意识到:

20%的人拿走了50%的报酬,剩下80%的人拿走剩下50%的报酬。

前者的人均大抵是后者的十几倍,大家可以测算一下,其实得出来的结论也差不多。虽然月入一万在不少社交平台是个很容易被鄙视的数值,甚至只是能参与讨论这个话题的基本门槛,但真实情况其实是:

这每个月一万的报酬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三联的财经作者刑海洋测算过不同行业月入一万都是个什么情况,他首先用2020年上市公司的年报作为数据基础,刨除高管,刨除员工数据变动大的公司,剩下的上市公司中,员工人均薪酬是15.46万,的确轻松过万了。

不过问题在于,A股上市公司总员工数2600万,仅占总就业人口(注意不是总人口数)的3.5%,即使有足够的实力,没有足够的运气,想吃这碗饭也很难。

那就去国企吧,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是9.74万元,月薪8100,没过万。私企就更低了,平均年薪才5.78万,合计每个月收入才:

4800元。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靠工资养活,而且家里没有江西周公子那样的背景,想要月入过万,要么冲进占总就业人数3.5%的上市公司里去,要么去好一点的非私营单位,当然即使如此,也比较难确保能达到这个数字,毕竟上市公司也有搞金融和搞苦力的区别,也有垄断性企业和私企的区别。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中金95后月薪8万的事儿,直接让中金开始整顿炫富,财政部甚至出了一个限薪令,结合影视行业的限制演员片酬规定大家自行感受一下,所以同样是A股上市公司,有需要限薪的,自然也有大量被平均的。

500

把A股上市公司和城镇非私营吸纳的就业人口都加起来,占就业人口比例也就25%左右,剩下的就业人口78%都在不足5000的私营企业,照我看:

这比投胎难多了。

不要去看那些吸纳就业人口数极少的金融或者互联网行业,要看就看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制造业,比如广东的制造业重镇东莞和佛山,中位数工资分别是3845和3568,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去查查像深圳这样的城市私营单位工资中位数。

这是新浪财经和智联招聘的数据,是不是看起来可信并且符合真实情况一些,当然这是2020年的数据,希望2023会更好一些吧。

无论如何,在看到上海平均月薪一万三这种热搜之后,除了大家的吐槽,还能看到月入5000以下占总人口数95%这样的词条,内心是欣慰的,大家终于不再被网络上的这些节奏瞎带着走了。

不过在我写完这篇文章之后,这个词条已经不见了,大伙儿都看不到了,忍不住叹息:

心善啊,见不得人穷啊。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