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票房成绩说明,中国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质量导向型”

非常简单地谈几句个人想法。

500

今年春节档的成绩固然可喜,作品整体质量当然不错,但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观众用购票时的选择证明了:中国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质量导向型”,而非“类型导向型”的受众心理。

毫无疑问,这里说的,是《交换人生》的票房不佳。

在春节档到来之前,《交换人生》还是很多人眼中的潜力黑马。原因无他,类型化定义下的喜剧,仅此而已。

传统意义上讲,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电影也应该去符合这一调性,轻松、愉快、不费心神,适合全家全年龄全性别观看。加上冯小刚用贺岁喜剧的品牌为春节档下的初始概念,喜剧,就成为了每一年春节档的必备产品,几乎称得上是电影行业给大家置办的年货,不可或缺。

春节档,就要看喜剧,这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也是其作用下,人们无意识地放低了对春节档喜剧的标准和预期,用一句“大春节图一乐就够了”,轻轻揭过了作品带有的各种缺陷。《泰囧》的下三路搞笑和尴尬上价值,《唐探3》的瞎打胡闹,包括质量相对更好一些的《你好李焕英》中的“用亲情含糊母女立场冲突之解答”,便都完全不作用于票房成绩。

如此一来,人们会去主动地找喜剧,也会给喜剧以---比对其他类型作品低得多---不高的标准,打出“推荐可看”的自来水口碑。

这使得,无论阵容如何,无论质量几许,无论开局优劣,春节档的喜剧,大多可以成为最终结算时的赢家,区别只是赢多少---起步即爆,排片高开,大赚特赚;弯道超车,排片逆袭,小赚一笔。

而在这样的“喜剧选择倾向”下,春节档里的其他类型作品,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有没有喜剧元素,够不够让人放松,凌驾于类型各异带来的应有模板之上,构成了对一切类型的审视,不管它是不是合适。

事实上主观性极强的打分风评,观众自发或被前者影响的购票选择,便很容易导致非喜剧作品口碑票房逐渐乏力,排片率逐渐下降的问题。很多不差的作品,并不能收到很好的反馈。

其实,这种现象,便应和着中国电影泡沫时期的一大风潮:唯ip是从。艺人ip,原作ip,导演ip,乃至于运作本质与ip别无二致的“类型”。它们均为看基础表象与外在设定性,而轻易地做出观影选择,就像是一种阵营立场的站队---因为有这个人,是这个类型,我就直接去看。

这带来了泡沫时期的“产品经理型创作”,根据受众的定位与画像,拿出相应的各方面要素,拼在一起,完成一部标准的“消费者服务型电影”。不是创作者想拍什么,而是看观众想看、预期会看到什么。

这样几乎是在跪倒磕头讨好观众姥爷的电影,自然谈不上什么质量,而观众以“看一部电影”为目标的购票,其实也最终落空---看电影,真正想看的还是“好片子”,是接受创作者的输出,而服务型电影能满足的,仅仅是观众对某一类型的某些浅层预期,是接受创作者的迎合。

过往春节档的很多喜剧,便和那几年里《横冲直撞好莱坞》这样的大数据化创作和产品经理型导演---项目,甚至绝难称“电影”---一样,在有意无意间带有了巨大的投机意味。而观众确实在用购买的方式投票,就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延续。

而到了今年,按照这种逻辑成了潜力黑马的《交换人生》,终于栽了。

这部喜剧,阵容配置其实尚可,张小斐更是自带超强的“春节档喜剧”光环。它唯一没有做好的,便是“拍一部别那么老套那么无聊那么输出廉价亲情力”的电影。

因此,它的票房不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观众的倾向变化。无论是《流浪地球2》还是《满江红》,包括票房二线的《无名》和《深海》,都需要观众给出一定的“观看成本”。前两部的时长是超过一般商业片标准的。进一步说,前两部的文本内容需要观众的信息接收与自行分析,要求投入思考成本,《深海》则输出巨大的非正面情绪,需要观众深度感受,要求投入共情成本。而所有作品的内容、主题、表达方式,都绝非各种意义上的“轻松愉快”。

因此,观众能够用买票的形式将这几部作品的票房顶到前排,便意味着:喜剧不再是春节档的先天优待者,轻松愉快也不再是春节档的唯一观影诉求。春节档成为了更靠近“电影大作档期“的状态,而观众则拥有了更注重“作品质量”的视角。于是,“电影”便更加纯粹了。

比起票房达到了多少,某部影片没达到多少,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看,反而更有意义一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