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业县出生长大,农村大学生在我们那代人,就是县城吃商品粮的代名词

【本文来自《我是生在大城市、长在大城市的学渣,但我不妒忌考进大学的农村学生们》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嫉妒农村大学生,这个说法莫名其妙。一般说法是歧视农村大学生吧?

学渣,当然没资格嫉妒。也没资格歧视。但是学的又好,出身又好,修养有好的,会不会歧视农村大学生呢?我觉得普遍还是会的。

作者虽然不歧视农村大学生,但根据其描述,还是没资格歧视。硬实力不够。而我看到的是,社会大部分机会,都被有地位的城市家庭垄断的。子女从一出生,就安排到死亡了。读哪所特级小学,读哪所大学,上哪里留学,有权有势的城市家庭,早就给子女安排好了。

所以农村大学生面临的,不是城市大学生怎么看自己的问题,而是客观上社会机会垄断化。包括学区房,本质也是社会发展机会。没有学区房,上不了好学校,接受劣质教育,最后还是没办法和城市里有权有势的子弟竞争。

还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我就是农业县出生长大,农村大学生在我们那代(80年代)人,就是县城吃商品粮(体制内)的代名词。我们那届就两个考上大学了。一个我,一个女孩,他爸是县公安局局长。我发小没考上大学,去当了兵。转业去省城的钢铁厂,后来辞职,回老家办了一个五金铸造厂。成了老家首富。他女儿上的是复旦。在复旦读书的时候,经常被老师夸成农村孩子的榜样。孩子每次都强忍着不发笑。因为她高中时候请的家教的花费,就是上海人当时月收入的3倍了。

现在农村大学生,尤其是上好学校的这种。真的不是一般人想象的什么贫困户,吃稀饭苦读出来的。

当年震惊网络的河北衡水中学演讲,号召农村人苦读,拱了城里的白菜。那个小伙子说自己家境贫寒,全靠父母辛勤劳动,共自己上学。其实家里世代经商。接送上学的奔驰200多万。

农村和县城,固化的比城市早,而且快多了。你口中和脑中想象的农村大学生,可能比你有势力得多。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