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刘慈欣创作的延续

今天终于去看了流浪地球2,当然想到的东西很多,后面慢慢写出来,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终于又看到了刘慈欣创作的延续,我很欣慰。

之前我写过一些对刘慈欣小说的评论,他的小说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必须站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才能理解小说究竟想要说什么。

这其实是他写作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我认为他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的原因。

可惜的是,从《三体》之后,刘慈欣就已经没有新的小说(太原之恋应该算是个戏谑的小品吧)问世,一直以来我十分遗憾。

但今天看了流浪地球2,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刘慈欣创作的延续,只不过它不再是以小说的形式,而是以电影的形式。当然电影也就意味着它不仅仅是刘慈欣个人的东西,而是整个创作团队合作的功劳,但流浪地球2的故事核心,依然是我认为只有刘慈欣才能写出来的。而郭帆导演能够将它完美的视觉化,也是非常厉害的。

之前有一次长途开车,和施佬一块儿,然后我就在听一个交响乐,行星组曲好像是,然后我就不无遗憾的说,可惜,20世纪后半叶好像再没有新创作的深入人心的交响乐了。

施佬就说,有啊,星球大战啊……

然后我就觉得有道理,只不过星球大战的配乐本身可能不能单独构成一个完整的交响乐了,需要配合整个电影画面和故事。

这样想想似乎确实电影和游戏配乐,事实上取代了以前具备“讲故事”功能的交响乐的地位。

而刘慈欣的小说似乎也是如此,《三体》之后,刘慈欣的创作实际上就是在《流浪地球》中得到了延续。

说几个我作为读者感受到的,刘慈欣小说里经常出现的几个有趣母题,也在《流浪地球2》中出现,并且有了新的发挥,从中也可以看到刘慈欣在当代背景下, 和十多年前相比,他的观点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了新的发展。

一,代际冲突

MOSS为何要毁灭人类,因为它以一个四岁小女孩的记忆和人格进行了推演,然后得到了人类没救了,必死无疑的结论。

这其实就是《超新星纪元》的故事内核。儿童并非天真无邪,反而因为人格尚不健全,也未建立理性思考的能力,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它重新认识人类则是刘德华上传自己的记忆和心智之后,MOSS认识到“你是一个变数”。

实际上这也是黄金时代科幻小说里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人类有没有希望,我们知道科幻小说里经常涉及到的就是末日,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为进入核时代后,人类掌握了毁灭自身的能力,但却有可能仅仅因为一些短期的,局部的利益,而触发这种毁灭,这其实就和儿童的行为方式有些类似。我们经常看到科幻小说中出现人类掌握核武器犹如给一个孩子一把手枪的比喻。

所以在《星船伞兵》小说里,海因莱茵想象当中未来人类社会的真正民主应该是让“负责任的公民”来进行民主,而不能随便将民主的权力交给全体自然人,而他设想中就是交给曾经在军队中服役的公民。

而《星船伞兵》中,人类选择让退役军人才能参与政治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大造反”。

其他类似的小说有很多,这里就不多说。

这其实就是人类社会当中始终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代际冲突。

刘慈欣的处女作《中国2185》(这本小说我认为大刘真的是出道即高峰,到今天也值得大家再去读一读,尤其是结合这篇小说的成书年代,大家更能品到它的味道)就是以代际冲突为主要话题的,在这本小说里,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到了200年后,依然躺在维生系统当中继续控制着一切,只不过到那个时候,大家都成了老顽固,整天嘴里念叨着“传统”。而年轻人们,只能骑着飞行摩托车,变成“鬼火少年”(他写这小说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给鬼火少年呢)。最后战胜企图为了“维护传统”要毁灭世界的疯狂老顽固的,还是鬼火少年一摩托车撞毁了超级电脑。

而小说里最后的结局,其实代际冲突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刘慈欣只是描写道“飞摩托(鬼火少年们)已经聚集了几十万辆……这是天空中一条宽宽的望不到头的火流星的大河,是声明的大河,它从大地上空溜过去,轰鸣着,使生命的交响曲充满整个空间”,以此表示未来无论如何是属于年轻一代的。

但同时有意思的是,他又借“数字化教员”(刘慈欣真的很喜欢数字化生命的概念)的口,告诫“娃娃,任何时候都需要权威,不然人民要吃亏的”。

之后的《超新星纪元》,刘慈欣又讲了一个全世界成年人突然死亡,12岁以下儿童掌握世界的故事,孩子们的战争比成年人更加残酷,毫无意义。

再后面,《赡养上帝》等小说,其实也讲了很多关于代际冲突的思考。

应该说刘慈欣确实是抓到了一个时代的痛点,用中国人的视角去思考和考察了这个人类社会共同的母题,到了《流浪地球2》里,这个思考得到了新的延续,在MOSS的眼中,刘德华所饰演的科学家那种在责任和情感上的撕扯和矛盾,或者说典型的“人到中年”的特点,在MOSS眼中代表了“变数”。因为孩子代表了混乱,而AI自身是彻底的理性,或者也可以说是老人吧,我觉得MOSS的语气很像2185里把自己复制了几亿个然后迭代了几百代之后出现的奇特“网络国家”的信的味道;而刘德华饰演的父亲,这个人物是不讨喜的,有点像EVA里的碇真嗣,一个分裂,而又复杂的个体,在观众眼中这样的人物是不讨喜的,他软弱,他纠结,有着所有观众自己身上同样存在的弱点,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观众讨厌自己身上的缺点。能出现这样复杂的人物,这在刘慈欣以往的创作当中是不多见的。

复杂也就代表了变数,也代表了现实。

再回顾起流浪地球1里MOSS最后的感慨,人类无法永远保持理智。

二、超级人工智能与人

刘慈欣小说里经常出现超级人工智能,它往往是人类创造下一个工程奇迹所必备的东西,在《流浪地球2》里量子超级计算机实际上是实施流浪地球计划不可或缺的技术前提,也导致了月球危机。

而且影片中也暗示了超级计算机在未来终于还是创造了奇迹,向过去发出了信息。

显然刘培强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最后还是没有毁掉MOSS。

只是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许我们要看第三部电影了,顺便我们也可以知道大概第三部电影会直接跳过小说原作主要内容,也就是电影里的“2087年,氦闪危机”。

虽然我们很希望氦闪这段故事能被搬上银幕,但或许刘慈欣不必重复自己已经完成的创作,也是个好事。我还挺期待流浪时代的故事的,相当于小说的后传了,挺好。

超级人工智能和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在2185中,人们利用对大脑的高精度扫描创造了数字化人类(小说里叫脉冲人,因为他们说到底只是一堆网络中的电脉冲,虽然其实我们其实本身也不过是大脑中的一堆电脉冲,所以大家其实都是脉冲人),没有涉及到具备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

在超新星纪元当中,超级人工智能也并没有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一个符合三定律的“工具人工智能”。

真正探讨超级人工智能和人关系的,似乎还真的就是从流浪地球开始,或许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一种反映吧。

所以流浪地球2里没头没尾的一句“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其实就是对于这个话题的一种回答,只不过刘慈欣小说里的“金句”,往往其实只是他用来反讽的而已,比如三体里的“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但其实到最后,文明还是需要岁月,而不会甘于毁灭。

其实这个思路在科幻界当中还是有不少类似的概念的,在集科幻概念之大全的游戏《群星》中就有这样一种文明,它的文明主体是人工智能,但它们会保留一些肉体的文明主体。(我们文明还是有人的啊,有意义的很!)

关于这个话题的思考,至少在电影里还没有一个真正让我感到满意的刘慈欣式结论,我们没有想明白,其实看得出来刘慈欣也没,希望下一集电影里能有一些像黑暗森林这样的有趣思考。

三、从中国现代史中汲取灵感

刘慈欣模仿教员的段子很多,他喜欢写,我们也愿意看,确实模仿的很有味道。

比如“已阅,狗屁不通”

或许在电影里直接模仿还是有点过于造次,所以就请李雪健老师模仿了一下另一位第一代领导群体中的人物,我觉得也是味道很足。

虽然大家说三体是“光年尺度上的中国现代史”,但其实刘慈欣的很多小说都是如此,中国现代史是大刘创作的不竭源泉。

我们不应该讳言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说到底它才是塑造了我们今日的历史。

美国历史上有个咆哮的二十年代,其实今天我们有些情况和他们当年有点像,我们也需要一个咆哮的年代,这是一个能咆哮出一些东西的年代,某种意义上,一个伟大国家的精神可能将取决于今天的咆哮。

管是管不出一个伟大国家的。

啊,感觉很乱,因为想得很多,我同意新之妹妹的观点,《流浪地球2》站在了世界的巅峰,好莱坞的思想深度根本无法和它比肩,这是一部具备文学深度的作品。

希望中国不仅仅有一个流浪地球,不仅仅有一个刘慈欣,该咆哮的,还是得咆哮起来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