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印度搞计划生育,我竟成了“印吹”?

大家好,我是谷智轩。去年7月11世界人口日,联合国公布了2022年人口展望,其中预测就在今年,印度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两个国家现在的人口,就差个几百万,这个预测估计是靠谱的。你们觉得这一天,是来早了,还是来晚了?我们对印度一直有个印象,就是人多、能生。互联网上相关的梗可不少,什么火车卖挂票,一辆摩托坐几十号人;媒体给的镜头,也总是城市人挤人、乌烟瘴气,农村一个妈围好几个小孩,各个面黑肌瘦……相比之下,我们国家一度实行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在人口上,印度肯定是奋起直追的,就等什么时候超车了。我小学的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那时候两国的人口差了两个亿,十年后差距缩小到一亿,又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把这一个亿给补上了。等等,这“印度速度”,好像变慢了?要知道,近些年呢,我国的人口增长可是有“亿点点”疲软的。印度在“超车”的时候,难道踩的不是油门,而是刹车?没错,而且这个“人口刹车”,早就踩了。印度其实是世界上第一个把计划生育定为国策的国家,比我国要早近三十年。本期《轩讲》,我们就来聊聊这几十年来,印度的计划生育到底搞得怎么样了?对印度的发展,又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1947年印度独立。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领导层决定,要尽快实现工业化,把印度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和西方国家一个水平线上。他们学习苏联模式,也设立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当中就包括了控制人口,倡导国民只生两胎。这人口和发展之间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人多了,既有红利,又有陷阱,而且农业和工业时代,逻辑还不太一样。八十年前的印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未必有今天全面,但是有一个判断是清楚的:经济是分子,人口是分母,短期内要把“人均”提上去,分母就不能增长太快。而且印度的经济底子太弱,立国之初,食物和基本消费品严重不足,要是生得多,把人养活都成问题,就不要谈什么生活水平了。所以,人口控制一开始就被纳入了印度的国家发展规划。但规划是规划,要变成现实,特别是在印度这样历史包袱比较重的国家,遇到的阻力是不小的。

这个阻力,一方面来自印度当时的客观情况。1941-1951年间,印度的人口在3.6亿左右,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自然增长率只有1.26%,不算高。而且根据西方国家在二十世纪初的经验,工业化最终会降低人口的增长率,如果印度能快速工业化,也就不必担心“人口爆炸”。这么一来,印度领导层就觉得,要实现控制人口的目标不难,用不着下大力气。

另一方面,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古国,“多生娃”是刻在DNA里的,也是宗教道德的一部分,为甘地主义传统思想所推崇。印度高层当中,有着这种思想,带头不执行“二孩”标准的比比皆是。当时有个调查,议会545位议员,没有“超生”的只有111名,其余的大多生养4-10个孩子。就连负责执行“计划生育”的卫生部长内贾库马利·库勒(Rajkumari Bibiji Amrit Kaur),也是带头抵制“计划生育”。

500

此人不同意使用避孕措施,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而她认为唯一“道德”的节育方法,是“安全期避孕”,也就是算日子办事。巧了,印度政府咨询的世卫组织专家,是天主教徒。两者一拍即合,要把这个“好办法”推广到农村。为了帮助那些不识字的妇女“算日子”,专家们甚至发明了一种有二十八颗彩色珠子的项链,让妇女们从生理期开始,一天拨动一颗。这个计划推行下去后,问题很快就出来了。印度农村不通电,晚上黑灯瞎火的,根本看不清颜色。于是专家们就建议,把珠子搞得有圆有方,靠摸的就行;或者干脆涂成荧光色。这算好解决的。还有些难解决的,比如说有的人忘了每日一拨;有的人把项链当护身符,以为挂着就有保护力;还有许多人,日子根本不规律,或者周期就不是28天。可想而知,这个“珠子计划”的效果怎么样。有研究印度人口的学者后来吐槽,要是“不规律”可以遗传,根据“自然选择”,以后印度人口里面,“不规律”的估计要变成“大多数”。

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印度人口增长到了4亿,本来拨给计划生育的300万卢比,只花掉100万。那个时候的汇率,差不多是一美元兑4卢比。自己人和世卫组织都靠不住,尼赫鲁就找来了福特基金会。1955年,福特基金会成立了一个顾问专家组,劝说库勒部长支持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推动计生政策落地。库勒因为“珠子计划”的失败,也觉得理亏,就让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印度搞计划生育的方法,就要科学多了。政府拨了2200万卢比,在农村建了4000多所计生诊所,负责发放各种避孕药具。这种方法,类似于“守株待兔”,诊所就在这里,你爱来不来。结果,印度人民不爱来,生育水平不断上升,平均一个妈生六个娃。同期印度的死亡率却降了五个点。这一来一去,人口增长率在1962年已经达到2.2%,大大超过预期。相比之下,印度经济发展的速度,却不尽如人意。五年内农业增长22%,和上个五年计划持平;工业增长41%,只多了两个百分点。经济低于预期,人口高于预期,账面上看,就是人均收入涨得慢,甚至不涨;具体来看,就是农民失地、工人失业,消费品、教育、医疗都跟不上需求,贫困之普遍,比殖民时期好不了多少。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不得不更加重视“稳定人口”。

1962年,印度中央政府明确设置生育控制目标,要在70年以前,把出生率从千分之41,缩减到千分之25。在方法上,也不能再“守株待兔”,而是要“主动出击”,入户动员群众科学节育。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印度南部地区先搞了一些试点。志愿者进入村民家中,用帮助村民申请住房补助来换取信任,然后向他们介绍计划生育相关的服务,提倡晚婚晚育。在试点的基础上,1963年开始,印度对计生项目进行了“拓展”,在各地设置约1.1万座计生中心,15万计生工作人员被部署到了农村。和之前相比,他们的手段也更加有效。到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总计放置宫内节育器IUD80万例,实施绝育手术150万例。

1966年,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上台,而印度的经济,只能以“惨烈”来形容。GDP的增长率,不管是总量还是人均,都是负的,制造业发展疲软,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英迪拉政府干脆“推迟”了五年计划,因为目标肯定达不成。不过,就是在这个时期,印度的计划生育突然加码,因为英总理认为,经济不好,人口是要背锅的。降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一样重要,同为加速印度发展的“三驾马车”。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英迪拉找来了人口学家斯里帕蒂·钱德拉塞卡尔(Sripati Chandrasekha),担任卫生与计生部长。没错,这个时候,印度的卫生部改成了“卫生与计生部”。而这个钱部长,或者说钱博士,是个新教徒,毕业于纽约大学,老婆也是美国人。他对于印度人口颇有研究,是计划生育的坚定支持者,认为“生育率下降和经济增长,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有一个才有另一个。……过高的人口增长率,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印度不能坐等时间发挥作用,让出生和死亡达到合适的平衡”。这位钱博士“学以致用”,以极大的热忱,要在1971年前,把出生率压到千分之30,到75年降到千分之25。

等等,之前的目标,不是1970年降到千分之25吗?——不要在意细节。

钱博士不但学术造诣深厚,在美国也有人脉。1968年,他拜访了美国总统约翰逊,要来了4360万美元贷款,在印度全国启动了轰轰烈烈计生运动。不过,这个阶段计生政策,在官方记录里面,还是以鼓励为主。比如说,接受绝育手术的,不但费用全免,还会发25-50卢比,再放假五天。有些大公司,比如塔塔工业,会给三胎后绝育的员工额外发250卢比,再加上一些带薪假。咦,国家当时鼓励的不是二胎吗?——不要在意细节。对比一下,当时印度工人的平均年薪,大概是1200卢比。在这些激励措施的作用下,到1970年,印度大概有700万人做了绝育手术。

当然,绝大部分人肯定是不接受这种“一劳永逸”的办法的。所以除了绝育手术外,其他的计生手段,不管科不科学,有没有副作用,反正能上的都上,政府不挑,民众自选。钱博士管这叫“自助餐模式”。算日子的办法继续用,IUD继续放,计生诊所继续建,1968年建到2.6万,1970年数量达到4.5万,其中4.1万在农村。同时,英迪拉政府进行了大规模舆论活动,宣扬“两孩就是福”的理念,并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引进了更多节育手段,比如说避孕药、子宫帽、安全套,等等。特别是安全套,他们先从美国筹措了2亿个安全套,然后推动产品的国产化,最终让印度实现了“安全套自由”。

500

不过,虽然印度政府很努力,但1970年的一项调查,却是破了一盆冷水。调查发现,印度全国只有不到14%的夫妇采用了有效计生措施,绝育的6.3%,戴套的2.6%,0.7%放了IUD,还有4%人靠的是清心寡欲。这也不能怪印度政府,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啦。诊所虽建,但人手不足;药物太贵,每日一片的要求,很多人做不到;套子虽然管够,但是发不下去,发下去了也不用——要知道,哪怕是在今天,印度戴套的男性,大概只有5%左右。至于舆论宣传,当时印度能够接触到大众传媒的人口,只占25%左右。

这个政策效果,当然是不达标的。三年的“计生自助餐”,印度的出生率还有将近千分之40。而且由于绿色革命搞得好,印度人民的营养摄入大大改善,寿命越来越长。这人口增长率就不下去了,咋办呢?综合之前的经验,印度政府发现,还是绝育最有效果,于是集中精力,把政策重点从节育,改成了绝育。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印度大规模推广输精管结扎术,在许多地方都设立了流动性绝育营。1970年,光是克拉拉邦的特里凡特琅地区设立的两个绝育营,实施的绝育手术就累计达到了78000例。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印度结扎的输精管,切除的输卵管,数量全都冲上了世界第一,差不多要占到全球总量的一半。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500

1971年印巴战争,1973年印度大旱,又叠加国际石油危机,印度的经济可以说是一挫再挫,甚至面临饥荒风险,五年计划就成了个笑话。同一时期,印度的人口却冲破了6亿大关。经济是分子,人口是分母,既然分子无能为力,那么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在分母上再加把劲。政府下定决心,要把出生率在1974年底,降到千分之32。咦,我记得之前的目标好像是千分之25?——不要在意细节。总之,到了1974年底,印度的出生率是千分之39。1975年6月,印度爆发严重的政治动荡,英迪拉·甘地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扫清政敌,获得了天无二日的地位。她振臂一呼:“我们必须当机立断,赶紧把出生率降下来,绝不能让人口在短短28年内翻倍。不要犹豫,哪怕采取或许称得上‘激烈’手段,也在所不惜。”

印度实行了21个月的国家紧急状态,也在这21个月里面,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强制性绝育运动。1976年,印度国会修改宪法,授予中央政府在计生方面更大的权力。英迪拉的儿子,桑贾伊·甘地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他特别提出“四点方案”,“建议”全国各地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降低出生率,一年之内至少绝育430万人。为了抱甘地母子的大腿,地方政府开始了“计生”大比拼,出台的政策一个比一个猛。比如在比哈尔邦,“超生”的家庭将立即被取消公共食物配给;北方邦分到绝育指标是40万,首席部长自行涨到了150万;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拉贾斯坦邦,生育三胎后必须强制绝育,否则要罚款或监禁;还有很多地方规定:各级公务员,包括警察,都有动员结扎的职责和指标,自己也要有“绝育证”才能升职、分房和休假,要是带头“超生”,还会被开除公职。仅在比哈尔邦,就有超过5万名公务员,因为没有完成指标被扣除了三个月以上的工资,超过600人被开除。在德里和孟买,警察在街头定期抓人送进绝育诊所,甚至引发了严重的警民冲突。其中一次,造成了56人死亡。不到一年时间,印度绝育超过800万,是上一年度的三倍。这其中,不少人还超龄、单身或丧偶,根本就没有对人口做贡献的能力。有一项对北方邦的研究显示,这类人群,占到了绝育人数的62%。

这么搞计生,自然惹得民怨沸腾。1977年1月,英迪拉主动提议举行大选,结果她带领的国大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惨败。计生搞得越狠的地方,国大党输得越惨,在人口最密集的北部和中部地区,245个议席,只拿下了4个。英迪拉和她的儿子都没有成功连任。3月英迪拉·甘地下台,紧急状态结束,绝育运动戛然而止。新上台的人民党政府对计划生育的态度,出现了一个90度的转弯。为什么说是90度呢?一方面,计划生育的一部分项目被保留了下来,甚至还增加了预算。另一方面,它却被融合进了卫生、健康和家庭福利类项目当中,“卫生与计生部”也改名为“健康与家庭福利部”。也就是说,计划生育属于社会福利,和生命健康挂钩,与经济发展脱钩,不再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手段。

1978年,印度政府提出了新人口政策——家庭幸福工程,以自愿为原则,把重点从绝育转到了教育上,特别是推迟生育年龄、加大生育间隔的教育,建议男性到21岁,女性18岁,再结婚生头胎,还推广了许多医院产后项目,对一胎生得晚,以及二胎间隔时间长的,都有奖励。此外,他们还关注起了生育的动因。要让民众少生孩子,那么首先就要明白,民众为什么想生孩子。比如说,如果城市三成、农村八成的人口都是文盲;如果女性只是个生育机器,十三四岁就得嫁人生子;如果只要没生出儿子,就要继续生、生、生;如果婴儿死亡率高居不下;如果无法老有所养;如果只有劳动力足够多,才能种出足够粮食,让所有人活命,那么计划生育上投入再多,都可能是一场空。这里面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有没有效果,多长时间才能起效,比较玄学。印度的出生率出现了小幅反弹,然后长期稳定在千分之35左右,直到1985年才又开始往下走。

1986年,印度有1.3亿育龄夫妻,其中只有37.5%采取过有效的避孕措施。这比起十几年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还远远不够。为此,印度后续的计划生育,一个重点就是满足避孕需求,计划每年使有效避孕率递增2%。1988年,这个指标达到了45%,到1993年,又回落到41%。1994年,专家们向印度政府提交报告,建议放弃制定计生指标——比如说多少人使用避孕措施,接受了绝育手术——而是要更注重服务的质量。政府高度重视,在深入研究、广泛讨论之后,1996年,卫生部长宣布:印度不再制定具体的指标了,社会和家庭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从此,印度的计划生育进入了“无指标时代”。计划生育就是提供生殖与儿童保健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命健康需求。哪怕是与人口增长没有太大关系的群体,比如说生育年龄之外,或者已经绝育的人,也要覆盖到。

2000年,印度的《国家人口政策》正式发布。中央政府成立国家人口委员会,总理亲自挂帅,各邦也成立了由首席部长负责的类似机构。印度将通过三个阶段来稳定人口:近期目标是加强基建,培养人手,满足人民的避孕和保健需求,同时努力让女孩子在学校里多读几年书,把结婚年龄提到18岁——补充一个知识点,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显示,经过多年“晚婚晚育”的倡导,在2005年,20-24岁的印度女性中,18岁以前结婚的占44.5%,16岁前的占22.6%,还有2.6%的人不到13岁就结婚了;中期目标是在2010年把生育率降到2.1,也就是一妈生俩娃,保持上下两代人数量不增不减;长期目标是在2045年实现出生率和死亡率持平,人口达到稳定状态,总规模控制在14.5亿左右。手段上,虽然只有激励,不讲惩罚,但是选上去的官员和公务员要起带头作用。虽然中央层面不做明确规定,但各邦随后陆陆续续地自行通过立法,规定生育三胎以上的,不得参与竞选、担任公职。顺序是由南向北,早年是南方和中央邦,2017年开始,北方的人口大邦阿萨姆邦和北方邦,也加入了阵营。终于在2019年,独立72年、实施计划生育72年之后,印度的生育率到了2.1,完美实现了“二孩”的目标。这一刻,莫迪老仙应该可以自豪地宣布:印度计划生育,成功!

等等,2019年老仙的独立日演讲,好像警告说印度即将“人口爆炸”?——不要在意细节。

那么,自从印度的人口政策和经济脱钩,印度的经济怎么样了呢?1980年代,土地改革的失败,让大量的印度人口被束缚在了农村。虽然这对印度的农业和制造业都没有什么好处,却意外地减小了人口增长对城市的压力。曾经加速印度发展的“三驾马车”——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人口控制全部遇挫,印度的经济却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服务业上另辟蹊径,于90年代开始起飞。经济的发展,不但让印度人获得了更好的教育,生活更有保障,同时也让竞争更加激烈,住房、就业的压力陡增。生孩子,再把孩子养大成材,突然就变得既不划算,又没有必要,这生育的意愿,自然就降下来了。印度政府再把硬件跟上,及时满足民众“不生育”的需求,人口增速放缓就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500

所以,至少在这个阶段的印度,生育率的下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有学者估算过,哪怕在70年代,印度的计生政策最激进的时候,每年也只能减少数百万人的出生。但是到了2000年之后,虽然计生政策“越躺越平”,每年却能减少近2000万人的出生。在降低生育率这个问题上,政府干得再起劲,未必有什么效果;放松一下,专心搞经济,有时却有奇效。那么在发展经济这个问题上,控制人口到底有没有用呢?印度前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虽然我们常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觉得少生孩子是致富之路,但实际上“穷”和“生”可能是同一些原因所导致的。只要这些原因依然存在,哪怕一个不生,你也不会变富。

人口对发展有影响,这点没什么异议,但具体是怎么个影响法,就复杂了。不同发展阶段、国情禀赋,不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都有所差异。经济和生育率,远远不只是鸡生蛋、蛋生鸡,或者分子分母这么简单,所谓“最合适的人口密度”,一直都在不断变化。现今这个时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成熟的国际贸易和分工体系,让同样面积的耕地,可以养活远比过去多得多的人口,大多数国家已经没有生存压力。我们的经济体系足够复杂,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途径多种多样,劳动力还有很高的流动性。人多了之后,是僧多粥少大家一起抢饭碗,还是产生更大的需求,创造出更多岗位,把蛋糕做大?谁也没有把握能下个定论。既然认识不足,控制不了,那么像近三十年的印度那样,不定硬指标,从满足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的角度,从“穷”和“生”背后的原因入手,好好把生育计划一下,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什么,你说印度不少地方,正在对“超生”人群出重拳?还有莫迪政府正准备推出新的“人口控制法案”?——不要在意细节。

好了,本期《轩讲》就到这儿。这档节目现在会固定在我的个人号发布,每周两更,一般是在周三晚间和周六早上,还请各位点个关注。最后还是少不了吟唱环节:观察者网是一家独立而负责任的新闻网站,我们秉持全球视野、中国关怀的理念,为大家制作节目。新年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为大家制作了一份独一无二的《2023年军工大事件日历》,现在充值观网会员频道观察员即可领取,使用我的邀请码007可立减十元,日历限量600套,送完即止,大家赶紧行动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