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二氧化碳“捉起来”,大饼还是前景?

大家好,我是刚刚“阳康”的谷智轩。上个月,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四方宣布,将开展合作研究,在华东地区共同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这套技术,争议是比较大的。“碳捕集”说起来好听:你不是嫌火电、冶金、水泥、化工之类的产业,排放的碳多吗?那就把“碳”收起来存着,不就行了?简单直白。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看现在全世界落地了多少“碳捕集”项目就知道了。可以剧透一下,所有商用项目加起来,是135个,已经运行的,是27个。本期《轩讲》就来聊聊,把二氧化碳“捉起来”,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我们要不要在这项技术上花大力气?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英文叫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简称CUSS。我为什么要把英文全名也放进来?因为这里面有讲究。很多地方,都把“碳捕集”叫做CCS,缺了个U,也就是只有“捕集”、“存放”,没有“利用”这个环节。还有的地方呢,比如美国,没有用Storage,而是Sequestration。虽然都是S,但相比中性的“存储”,后面这个比较长的单词,更强调“永久性”。说白了,就是放进去,就不拿出来了。那么,放到哪里去呢?最常用的办法是打入地下八百米以下的岩层里面,而且岩层里面要有困住二氧化碳的空隙,上面还要有厚实的盖层,可以把“充气”的岩层包覆住。

把二氧化碳充入地下的设想,其实很早就有了。当然,最早的时候,人们想的不是保护环境,而是dollar。1972年,第一个CCUS项目在美国得克萨斯州Sharon Ridge油田开启,目的是为了将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以提高石油开采率,简称EOR。打入油田的二氧化碳,可以把地层中的石油赶向油井,还能和石油混合,提高石油的流动性。这项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 ,也确实帮助不少油田,尤其是快要枯竭的油田,被人类榨干了最后一点价值。近几年,美国人在开采页岩油的时候,也把大量的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岩石,把圈闭的石油排挤出来。

不过,这都是钱的事情,怎么就跟环保扯上关系了呢?一开始,是真没什么关系。因为油田里充的气,绝大部分不是来自工业排放,而是天然的二氧化碳气井。这挖出二氧化碳,提高石油产量,怎么看都跟“减碳”没关系吧?后来,人们觉得开采天然二氧化碳,再长途运输到油田,确实有点贵。比如说得州西南部的油田,要从北面的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州长途跋涉运气,管线总长度超过2200英里,每千立方英尺的运费在0.25-0.75美元。对比一下,二氧化碳的“包邮价”,大概是两美元左右。而且,光是建管道,当地企业就投了超过10亿美元。如果在距离油田比较近的地方,收集一些工业排放的“人工二氧化碳”,是不是能便宜一些?至少运费省了吧。哎,这商机就来了。顺着这个思路,一些美国本土的石化企业,在得州西部建了一些天然气加工设施,把副产品二氧化碳卖给附近的油田。石油开采企业省了笔开销,化工企业多了笔外快,双赢了。另一方面呢,注入油田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能够留在地下,也确实是有那么点“封存”的意思。500

所以,这整套流程里面,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三个环节,全都涉及到了,可以说是标准的CCUS,而且是有投入,也有回报,符合商业逻辑,也有持续运营的基础。不过,这买卖虽好,但不是谁都能做的。二氧化碳毕竟只是那些“排放大户”的副产品,企业在哪里设厂,考虑的可不只是卖碳是不是方便。最后能在油田边上设厂的,毕竟还是少数。几十年下来,因为附近没有“人工气源”,美国采用EOR的油田,七成用的还是天然二氧化碳。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利用”这个环节,恐怕是CCUS里面,最难的一环。首先你得找到这个二氧化碳的需求,同时呢,需求还要和供给匹配上。500

我们先来看看需求部分。现在对二氧化碳有需求的,除了EOR之外,还有制冷、食品工业、消防、焊接、压裂采油,等等。2019年,美国捕捉再利用的二氧化碳,总共是2200万吨,其中1500万吨供应EOR,占将近七成。而美国光是电力和热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达到了18.5亿吨,还有工业排放的4.6亿吨,交通运输排放的17.6亿吨。这么一对比,我们就清楚了:这个需求和供给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了,连一个零头都没有。

再说供需匹配的问题。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少部分油田边上建化工厂的情况,排放二氧化碳的和消费二氧化碳的,分布得都比较散,距离也不讲究。二氧化碳的运输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管道、压缩、液化、储存等基础设施,以及运输用的船舶、罐车,都需要大量的先期投入,运营和维护也不便宜。量不大,供需还分散,规模效应就很难形成,运价自然是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捕集的二氧化碳,也不一定能满足某些行业的要求。比如说,我们之前的节目里就讲过,食品级二氧化碳对于原料气,是非常讲究的,像是火电、水泥、冶金行业的气,就不太合适。所以,哪怕到处都在排放二氧化碳,还是时不时会有“气荒”出现。

需求小,运价高,选料挑——这就难怪二氧化碳的“二手市场”,始终成不了规模。说实在的,对于这些“二手气”,能找到的商业价值,早就被开发得差不多了。目前它们的去处,绝大部分还是EOR。但是EOR本身,规模也不够大,而且对二氧化碳也不是“净消耗”,毕竟它是要用二氧化碳开采更多的石油。这么一来,估计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地方,都只提CCS,不提那个U了,而且S,还要用永久封存的Sequestration,而不是存了可能再拿出来的Storage。除非有重大科技进步,否则这个U——很蓝的啦。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测算,未来50年,可以被利用的二氧化碳,只占总排放的8%。这可是未来50年的情况。

有这个U,至少还能回一点本,还有可能形成“商业闭环”。那如果没有这个U呢?那纯粹就是“全本买卖”。本来二氧化碳排了也就排了,现在你非得收集了埋起来,这个成本,就是完全要企业自己买单了。目前在美国运行的碳捕集设施,收集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大概是60美元。按照美国燃煤电厂的排放水平计算,用了CCS之后,发电成本要增加两到三倍。这还没算电厂的改造成本。有些电厂已经运行超过40年,而CCS设备的寿命是20-30年。如果要装CCS,那至少要把电厂的寿命续够,这就需要对电厂进行全面的翻新改造。根据美国的经验,一通改造下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可能超过3.3亿美元。这些成本一加,煤电相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至少在成本上已经没有任何优势。更何况,我们已经把化石能源称作“夕阳产业”,处于逐步淘汰的过程中,强行“续命”,再用成本挤出市场,怎么看都有点多此一举。500

其他行业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说钢铁业,作为一个成熟行业,全世界许多钢厂岁数都不小了,有些寿命甚至超过了50年,要是改造安装CCS,费用可想而知。目前为止,全世界正在运行的CCS钢厂只有一家——阿联酋钢铁工业的阿布扎比工厂。哪怕不算改造投入,安装CCS的钢厂,每吨钢材的生产成本,也要上升近10%。再比如说,装了CCS后,水泥厂的成本翻倍,甲烷和合成氨的成本,上涨两成到四成。铝的冶炼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在经过管道离开熔炼炉时,会和空气混合,变得非常稀薄。捕集稀薄二氧化碳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就厉害了,根据我们收集到的资料,目前还没有哪家冶铝厂打算尝试一下。现在还有种技术,是直接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简称DAC。听上去是不错,不需要老厂翻新,也不会直接给重工业增加成本。不过,瑞士苏黎世附近的Climeworks,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工业规模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出售的“负排放工程”,目前的运行成本是每吨二氧化碳1000美元,是火电厂除碳成本的10倍以上。可以再对比一下,从矿井中开采天然二氧化碳,成本是每吨10-15美元。

500

这还只是碳捕集的费用。别忘了,二氧化碳收集起来之后,还要封存,这同样代价不菲。二氧化碳的封存,总共有地质封存、海洋封存、化学封存三种。目前主要的做法,是将二氧化碳回填进枯竭的油气矿藏,或者地下和海底的深盐水层中。最便宜的是管道运输。美国EOR用得早,算是走在前面的,全美陆上管线8000千米,每年的运量大概是7000万吨,还不及排放量的一个零头。那么造一根大运力的管道要花多少钱呢?2020年,加拿大上线了一条长240公里、年运量达1400万吨的管道——阿尔伯塔碳干线,造价近10亿美元,一年满负荷的运营成本,大概是7-8千万美元。海上的管线,通常还要比陆地的管道贵40%-70%。

另外,注入地下或海底,也是一笔大开销。除了EOR比较便宜之外,陆上的存储费用,大多在每吨10美元,海上的费用大半都在35美元以上。而且这气还不是埋下去就完事儿了,还要长期照看,确保不漏气。这个“长期”,有些地方规定是10年,有些是100年。这又增加了一笔开支。另一方面,能够用来存放二氧化碳的地方,肯定是数量有限,分布也不均匀。目前探明的存储资源,以非洲和亚欧交界处居多,已探明的是5500亿吨,但是其中有详细数据、技术上可行、政府也支持的“商业资源”,只有2.54亿吨。也就是说,这五千多亿都是“大饼”。没有探明,但估算出来的“潜在”储存量,是13万亿吨,还有的说法,是8万亿吨到55万亿吨。你们觉得这个饼,有多少面,多少水?

没有“U”的CCS技术,从捕集、运输到封存,每个环节都透露出一个特点,那就是贵。这个贵,是每年至少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还不包括基础设施。为了这期节目,相关的报告我们也看了不少了,有国际能源署的,有各国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有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基本上都是一说前景,就是光明无限,一说成本,就含糊其辞。如果现实和未来有落差,那就是“机会巨大”。这个套路,pua普通民众或许可以,但那些商业巨贾可不会买单。所以,CCS技术的推广,几乎都是由各国政府和各种NGO来推动的。政府对碳排放大户课以重税,设定配额,再以减税、补足、碳交易的名义,将财富向CCS企业转移。

500

比如说,美国近些年造的CCUS和二氧化碳管道,基本上都是因为美国政府的“胡萝卜”才上马的。尤其是45Q碳封存税收抵免——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EOR的话,每吨补贴35美元,封存的,每吨50美元。再加上州一级的税收抵免,有些地方的抵免额,总计可以叠加到每吨190美元。而且这抵免额还可以拿来交易。之前提到的那根加拿大的干线管道,地方政府直接出了一半的钱。哪怕是最有可能盈利的EOR项目,有的时候还要靠税收来推一把。比如说挪威有家公司——名字我就不念了(StatoilHydro)——开发北海天然气田的时候,采上来的气体中含有近9%的二氧化碳,必须回收掉,否则就得交每吨200美元的税。这家企业不得不采用“EOR”技术,捕捉二氧化碳灌入海床下面的盐水层。1996年的项目,投资8000万美元,每年帮企业节税5500万美元。

除了政府的“乾坤大挪移”之外,各种私人和NGO的“捐款”也少不了。比如说X-Prize基金, 就拿出一亿美元,准备奖给“最佳碳捕集技术”的提供者。这个X打头的基金,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什么?没错,它的老板也是马斯克。掺和这事的富哥们儿可真不少——比尔·盖茨搞的突破性能源催化剂项目(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就有15亿美元可以用在CCS上。此外,还有几个耳熟能详名字,比如说美国支付宝Stripe,谷歌母公司Alphabet,北美电商平台老二Shopify,以及Meta和麦肯锡,众筹9.3亿美元,共同发起了一个“前沿气候”(Frontier Climate)平台。这9.3亿是一个在2022-2030年之间,采购“永久封存的二氧化碳”的预先市场承诺(AMC)。AMC这个概念,我们讲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也就是COVAX的那期节目里提过,欢迎回顾。这里就是把“疫苗”换成“存碳”,五大巨头提供资金,由平台代表,向拥有CCS先进技术的企业,集中采购可以封存超过一千年的二氧化碳。

当然,比起政府的投入,这些来自私人机构的“捐款”,属实是“小巫见大巫”了。而且这些“捐款”,除了做公益之外,可以换取的其他东西,还是要从政府身上薅。缺少“利用”环节的碳捕集项目,基本上是只有血本,不见回本,要推只能靠政府。政府利用各种政策工具,硬生生造出了“除碳”的刚需,可以抛开二氧化碳本身的供需关系不谈,让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有了所谓的“市场”。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里面,甚至提出了一个“二氧化碳供给价”的概念——当碳排放的政策惩罚达到一定强度之后,二氧化碳的价格会变成负数,也就说买的不付钱,卖的才付。这种再造市场的行为,不是没有代价的。比如说,大幅增加的工业成本;再比如说,政府增加的开支。当然,这大笔大笔的dollar,到最后都是每一个普通的纳税人在掏腰包。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这值得吗?

逐步降低碳排放,最终达到碳中和,现在属于政治正确,我们没资格质疑这个。但是,碳中和的路径有许多。改变能源结构,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其一。节能减排,提高效能,是其二。植树造林,发展智慧农业和林业,进行生物固碳,是其三。我们还能开发那个“U”,也就是二氧化碳的再利用,以“需求”推动“回收”。比如说今年9月份,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就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项技术如果未来能走到商业应用,那不但解决了这么多二氧化碳有啥用的问题,大幅扩大二氧化碳市场,还能很大程度上解决粮食问题,属实是一石二鸟。我要给我们的科学家们点个赞。其实,上面的这些方法都是一石N鸟,可以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恢复生态,甚至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在这上面花钱,我们认为是值得的。

但是CCS,也就是没有利用,只是捕集+封存,那就是为了减碳而减碳,为了达成减碳的指标,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我只能说,这恐怕只有少数国家才折腾得起。近年来,CCS的概念被炒得很热,2021年处于“开发中”的项目,一下子增长了近五成。其中炒得最起劲的,就是咱们多次提到的国际能源署。虽然有“国际”两个字,但它实际上是经合组织OECD的附属机构,31个成员国,30个是发达国家,而且全是石油消费国,当初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协调能源政策,制衡OPEC,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现在人家的目的,依然没什么变化,只是改了个说法,叫“解决气候问题”。这些早已完成制造业升级的发达国家,有能力承受CCS带来的巨额成本,既迎合了“政治正确”,又顺便再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那些国家,套上一个“控碳”的紧箍咒,让他们消耗大量资金,提高自己的工业成本,也是一石二鸟了。但是,作为资源必须用刀刃上的发展中国家,对于CCS真的是要慎之又慎。我个人的态度,是CCU可以,但CCS不行。“利用”才是碳捕集技术的真正核心,才是应该大幅投入的地方。就像当年在EOR一样,等到二氧化碳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产生足够大的市场,自然就能推动二氧化碳的回收。但如果没有利用,只有封存,那么捕集二氧化碳就得长期“血亏”。这恐怕是各种“控碳”措施中,最不经济的一个了。所以,对于节目开头提到的类似的CCS项目,我们暂时只能持保留态度。也欢迎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观众,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帮我们完善这期节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