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工厂,能开在印度这个国家吗?

【本文来自《印度无力吃苹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几个方面不敢苟同:

一、“工人受教育程度太低。”平均受教育程度确实是比中国低,但架不住人家人口基数大,“2015年,印度高校(18—23岁群体)在校生人数为342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3%”,这3千多万的高校在校生,将会为代工厂提供大量后备工人。对照中国,21世纪初期,我国也有大量的代工厂存在,但“200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556万人”。作为苹果的代工厂,应该是处于所有代工行业里面的中高端水平了,招高素质水平的工人应该不是难事儿。

二、“交流成本过高”。虽然中国有统一的语言,但别忘了,作为曾经的英殖民地,印度一般的高校毕业生,英语水平应该普遍不低,这也是印度软件产业和售后服务业(为美国大公司提供售后服务)能够发达的原因。

至于后面几点,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

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中国的代工厂基本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福建等地区,基本等于以全国的人力和政策支持着这种模式生存、发展,并以这种模式为核心,通过自身的工业升级等途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制造出自己的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时代不一样了,完全复制中国模式不现实。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全面否定不是可取之道。

万一,老郭突发奇想,打算把富士康开去印度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