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为什么建议毛岸英上这所“大学”?

1946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人们还没怎么注意,延河岸边的柳梢就变绿了。延安在春风的沐浴下,充满了勃勃生机。

这些天,人们在吴家枣园发现了一张年轻的新面孔。在大家面前,他自称为“谢永福”。

“谢永福”是谁?他就是毛泽东同志的长子毛岸英。为何他来到农村?又为何要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

彼时,毛岸英才从苏联回到延安不久。见到阔别多年的儿子,毛泽东同志自然很是高兴,但他并没有对儿子搞特殊化,而是让毛岸英与大家同吃大灶食堂。人们更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一回国就在中央机关工作,而是把他送到农村“上学”。

500

毛岸英向父亲汇报完自己在国外的学习情况后,毛泽东建议他再去上中国的“劳动大学”。他认为毛岸英在苏联的大学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到中国农村这所“劳动大学”去,通过参加生产劳动,磨炼意志,了解中国实际,学习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语重心长地对毛岸英说,延安虽“土”,但它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到处都有“真人”,不要显摆自己,要虚心向他们学习。

那么毛岸英要去哪里上这所“劳动大学”呢?毛泽东想到了吴家枣园。

对于父亲的建议,毛岸英欣然答应。几天后,他按照父亲的吩咐,脱去皮鞋,换上布鞋,穿上父亲穿过的已不知打了多少补丁的粗布衣服,背上铺盖,带上小米,化名“谢永福”,步行几十里地,前往吴家枣园这所“劳动大学”。

在这里,毛岸英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毛泽东的儿子而觉得高人一等。相反,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毛岸英也谨遵父亲的教诲,以农民的身份从零开始,拜劳动模范吴满有为师。在学习劳动期间,他肯吃苦,农活重活抢着干。开头几天,毛岸英有些不习惯,晚上躺在炕上全身疼。但一想起父亲的谆谆教导,毛岸英又浑身来了劲,他咬牙坚持着,很快就适应了。

就这样,白天他学习干农活,将学习的成果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晚上则从“学生”变成了“老师”,给农民朋友教文化课,向全村青年讲政治、科学知识,他还时常走东家串西家,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毛岸英深化了对农村、农民的认识,学会了延安作风,读懂了中国革命。

500

随着季节的变化,毛岸英学会了犁地、播种、浇灌、收割、缝衣补扣、烧火做饭等农活,他处处拜农民为师,和群众打成一片。装扮上,曾经的洋学生现在完全是一个地道的陕北农民模样,在风吹日晒中,脸变成了黑红色。

当他再一次出现在父亲面前时,毛泽东差点没认出来。毛岸英的身子比以前更壮实了,手上起了厚厚的茧子。毛泽东同意他从“劳动大学”毕业。

这次的农村实践,毛岸英不仅学到了农活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了解了农村,熟悉了农民,加深了与陕北人民群众的感情。后来,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大公无私、坚持原则,以群众的利益为先是毛岸英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在他写给表舅向三立的书信中,一针见血地批评了舅舅杨开智落后的特权思想,并强调:“大众的利益应该首先顾及,放在第一位。个人主义是不成的。”“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又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1950年10月19日,新婚不久的毛岸英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一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除了彭德怀等少数几位领导了解他的身世外,其他人都只知道他是一个朴实能干的普通年轻人。

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几十枚凝固汽油弹,正在作战室工作的毛岸英不幸牺牲,年仅28岁。

毛泽东同志曾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中讲道:“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毛岸英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心系群众热爱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

500

拜人民为师,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是解决矛盾问题、推动党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保障。实践证明,没有哪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也没有哪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

作为今天的年轻干部,更要传承好这种优良传统。习主席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

拜人民为师,这就需要年轻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只有主动走近百姓,深入群众当中,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虚心请教意见,耐心倾听抱怨,诚心接受批评,才能听到最质朴、最真实的声音;只有走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从广大群众身上“取真经”,与广大群众同甘共苦,才会有沉甸甸的收获,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

500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频次提及“人民”二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初心。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问策于民方知真伪。实践是最大的课堂,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只有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让“人民至上”的理念领航新征程。

今天是毛岸英同志逝世72周年的日子,今年也是其诞辰100周年,让我们向这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时刻心系人民群众的革命先辈致敬!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