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铭记上甘岭上的精神,也要记住上甘岭上的智慧

70年前,朝鲜半岛上的一块狭小土地,范弗里特以弹药量垒起绝对的战争优势,猛烈的攻击像灼灼热浪直扑向这里。

上甘岭,这场仗要拼了命!

500

年轻的军人竖起了以阵地、坑道为家的牌子,“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部队做好了打光的准备,志愿军将士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秦基伟有着清醒和正确的认识:“事关全局,寸土必争,一定守住上甘岭!”每一名战士把自身存亡和阵地得失用生命之绳系在了一起。

丢了阵地,是不敢想象的。但在狂轰滥炸下,表面阵地经历着拉锯般的争夺,被鲜血浸染、被火药烧焦,由红变黑又变红。

已经数不清,战士们多少次红着眼睛,拿生命换阵地了。

500

时任第15军45师政委的聂济峰心急又心疼。他将战场的焦灼向上级汇报,可上级的答复令他既困惑又无法接受——

“表面阵地丢了,我们检查;但越检查,上级却越肯定。比如前几天反复争夺过程中,我们说:‘把阵地丢了,实在不好交代。’上级答复:‘好啊!丢得好啊!’”

《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为什么说“丢得好”?阵地丢了,战士们的鲜血洒了,聂济峰内心一开始感到实在无法接受。但作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打出来的战将,聂济峰清楚,没有人会拿战士们的生命开玩笑,也没有人会在国威军威和尊严上妥协忍让。

仗越打敌人越萎靡,越打我军作战越轻松,聂济峰悟出了“丢得好”的真正含义——

“阵地丢了,他又来了;来了,我们又敲了;敲了,他又来了;又敲了。”

《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战争绝不是一块阵地、几块阵地的得失事,而是全面击败、击溃一支敌军的胜负事。不是说你“丢了阵地”,而是问你“把敌人牵制住了没有?”如同主动放弃延安一般“把包袱让给敌人背”,使其守也不是、攻也不得,直至被歼灭。

这其实是一种战略战术层面的、卓绝的战斗智慧。 “打一仗,进一步”是这支军队一路壮大的禀赋。

那场血斗完全是必攻和必守刀尖般的直面对抗,没有任何运气和投机的成分。纵使强弱悬殊,但是强大的一方越打越弱,越打越心悸,越打越觉得不该打。克拉克想以胜利为总统大选造势,却为自己挖下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无底洞”;“陆上的最高统帅”范弗里特简单粗暴地投入大量弹药后,反而把自己拴在了上甘岭动弹不得。

从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指战员排兵布阵,既不暴露作战意图,又不向敌人示弱,掐准时机打击敌人的气焰,给敌人造成错觉使其麻痹。随后便是打阵地、打伏击、打游击,打消解敌人意志的冷枪冷炮,打摧毁敌人意志的“零敲牛皮糖”,一点点“敲”到了胜利,最终实现“制敌于死命”。

除了压不垮的上甘岭精神,“丢得好”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上甘岭智慧”?聂济峰在总结上甘岭战役时曾深刻地讲:“总结的面窄了,你只能感受到这个部队很勇敢,仅把这种勇敢归于一种精神,就不会明白勇敢的精神是与各种因素贯穿着的。

500

勇敢,一定是建立在从战争中领悟战争的战斗智慧之上,如果脱离了战略战术等制胜要素,就成了情绪仗。上甘岭战役开始阶段,45师白天阵地丢了,心里发急,夜间收复作战,部队伤亡较大。凭着一腔热血的杀敌固然令敌人胆寒畏惧,但每名志愿军战士都是宝贵的。秦基伟反思:“我们的头脑有点儿发热,一想到敌人占了阵地就不冷静了,恨不得能一巴掌把敌人扇下去,这样有时候用兵就不考虑了。因为你要求坚决拿下阵地,不讲代价,一巴掌扇,那么下级用起兵来也就更大了。现在看起来要和敌人反复争夺阵地,就要既讲战术,还要会用炮火,也不能一味地连续反击。”兵团副司令王近山打起仗来勇猛异常,被赞誉为“疯子”战将。指导上甘岭作战时,他格外强调:
“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要十分注意研究敌人的进攻特点,讲战术!以最小的代价,给敌人以重大的杀伤。”

上甘岭打的是勇敢仗,更是智慧仗。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以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毛泽东同志曾直言:“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上甘岭上的志愿军指战员牵引敌人攻击方向,令坦克望山兴叹,进沟则如鳌进釜,有来无返,步兵上山难逃跑更难,有人形容我坑道阵地上的志愿军作战是“如孙行者进了你铁扇公主的肚皮内,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0号阵地的宋春元沉着指挥,利用坑道优势,采取“添油”战术,边打、边组织、边动员、边补充,打退敌军7次进攻,配合友邻坑道歼敌400余人。31师91团3营的“阵地8连”采用“小兵群”战法,依托坑道,量敌用兵,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此消彼长,焉能不败?联合国军对中国军队作战从不按照战斗条令打十分“恼火”,这些在操典上没有,在外国军队的经验里也没有。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没有一架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的参战记录,火炮最多的时候不过是敌人的1/4,但这个世界上很多军队都会学习上甘岭战例。

时代前行的每一步总是会引起军事领域的连锁式变革。当我们将闪烁着“上甘岭精神”的那场战斗置于案前再次复盘,“上甘岭智慧”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500

一支军队的战败,往往始于落入被动地位。无论是古人的盘马弯弓,还是今人的体系作战,无论是单一的军事力量抗衡,还是今天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多种因素介入其中的综合对抗,要素越多、领域越广、程度越深、层次越复杂,把控打仗主动权和主导权的智慧越发凸显,靠武力值占据胜利天平的简单思维已经一去不返。

落后就要挨打,被动就会溃败。对于一个志在千秋的政党和一个苦求复兴的民族来说,军事、科技、经济、舆论等等任何领域,一旦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主动性,受制于人,就难谈希望和前途。对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打大仗苦仗恶仗硬仗,必然要有顽强斗争的精神意志,更要有能打能抗、会战善战的智慧。而这样的智慧往往源于历史,实践于当代,且锚定未来。

新时代已经唤醒了“上甘岭精神”,也正以同样的力度呼唤着“上甘岭智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