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事物之间的区别,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500

01

先看一个故事,记载在《庄子·天道》里。

相信很多读者朋友都看到过: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翻译一下,大意是:

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堂下有一个叫扁的工匠正在做轮子。

扁放下手里的家伙什登上堂,问桓公:

“请问,您读的什么书呀?”

桓公说:“这是圣人的言论。”

又问:“圣人还在吗?”

桓公说:“早就死毬了。”

扁说:“那么大王您读的只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而已。”

桓公说:“好不容易有点闲工夫读会书,你一个做轮子的就来败兴。你必须得说出个一二三来,说不出来你今儿个就得横着出去。”

扁回答:“我是在做轮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如果做轮子时轮轴做得太松,容易上好但不牢固;

做得太紧了,又装不上去;只有不松不紧,才刚好合适。

但这不松不紧的感觉,我只能在手上感受到心里明白,嘴上却说不出。

同时,我也不能把感觉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从我这里得不到,所以我七十岁了,还在自己做车轮。

古人死了,他们把不能言传的东西也一起带走了,那么您读的书可不就只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以往解读这个故事,有的会夸轮扁的胆量,在面对君主的死亡威胁时还能清晰表达自己观点;

有的会嘲笑桓公死抱着圣人之言,还不如一名工匠的认识深刻;有的说这呼应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儒道两家思想有共通点;

还有的角度更刁钻,大领导在堂上,轮扁直接就可以去找他,说明那时的干群关系还挺和谐,并没有后来的那么多规矩……

说得五花八门。

但陶叔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轮扁说了这么一大篇,其实他的观念是错的?

500

02

错在哪呢?

他搞错了知识的分类。

无论是桓公读的圣人之言,还是轮扁做轮得出的心法,都属于知识。但他们所代表的,分别是知识不同的两大类。

在一般的印象里,知识就是印在书本上的,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那只是第一类知识,叫做描述性知识。

描述性知识又可以分为两种:

事实与总结。

事实很简单,就是对实际情况或规则的描述,如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1+1=2,白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等。

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加工,如归纳或演绎,就得出总结。

从总结中继续进行加工,获得了规律,继续对规律进行提炼,最终得出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科学结论。

数学、物理的定理、定律,历史、政治的阶级斗争、经济规律,生物的遗传规律,地理的板块运动……都属于总结。

我们在学校时,花大量时间就是用来掌握这些描述性知识(事实与总结)。

而在描述性知识之外,还有一种知识。

这些知识在书本上记录的是操作的方法,但是真正要做好,需要反复的练习。

比如写字要写好看,写作文要优美,算数学题要算对,投篮要投准,游泳要浮起来,骑自行车要不摔……

这些都是“技能”性知识。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其实轮扁斫轮就是属于技能。

轮扁一来没有把斫轮的技术要领讲清楚,二来可能是他儿子资质不行,练习不得法,所以他的技能才传不下去。

但他却用技能性知识来否定描述性知识,这从原点就已经错了。

陶叔其实不太赞成小孩直接读古代经典,因为经典成书时代遥远,难免会出现概念性错误,再从错误的概念出发做了一大篇文章,最后鸡同鸭讲谁也说服不了谁。

很多对经典的解释没有把概念错误厘清,囫囵吞枣将错就错,反倒成了大家的共识基础,要纠过来还挺费劲的。

03

我们要认识世界,第一步就是要分清事物之间的区别。搞清区别,才能找到针对性的方法。

明白了知识有不同的两大类,每一类的就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的方法。

描述性知识,当然要采用“记忆”来进行学习。但是记忆有一个天敌,叫做“遗忘”。

不管是下了多大力气记住的东西,都可能轻易被遗忘。人脑记忆似乎有一个上限,这个上限有可能是容量,也有可能是时长。

这个限制使得人不可能牢固地记住所有的东西。

有的孩子在三年级之前学习成绩不错,但是进入三年级就开始吃不消,就是因为他们本来只是仗着死记硬背,在知识量大幅增加以后,遗忘让他们破功了。

如何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呢?

要从遗忘的诡异特性来入手。

为什么说是诡异特性呢?因为人脑的所谓遗忘,似乎并不是真正的消失,在一些条件的激发下很快就能恢复。

如果大家看过电影《黑衣人2》,探员K在记忆被清除后,凭借提前布置的线索就可以找到隐藏的秘密。

500

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一个久未谋面的人,你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就像是完全陌生一样。

但是别人提醒你,他是谁谁的什么人,你却很快就能回忆起来,甚至能把多年前跟他见面的许多细节,都在脑中放电影一般重现。

人脑中应该是存在着两块区域,类似于计算机的内存与硬盘。

内存部分放着经常用到的内容,很快就能获取,但也很快就遗忘。遗忘的内容其实是放入了硬盘。

当要把尘封已久的内容从硬盘里取出,必须给出某种线索,才能找到存放的位置,重新调出。

所以,为了对抗遗忘,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要从这个特性入手:在记忆知识的同时,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记忆增加线索。

在记住知识的同时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就不只是记忆了,而是“理解”。也可以对记忆进行分级,基础的称为“识记”,认识并记住。高级的称为“理解”。

500

一堂课老师花大量时间,或是讲故事或是写满黑板推演过程,其目的就是要让你理解知识,而不只是简单的识记。

已经被理解的知识,会形成一个彼此关联的树,等待你需要时进行检索,还能把前后左右的内容都给提溜出来。

我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对各学科的知识树不断地找准地方添枝加叶,连接进来新知识。

针对描述性知识真正有效的学习,必然是改变了头脑中的知识连接。

而对于技能性知识,就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只有练习量达到一定的程度,量变才能转为质变,突然之间就掌握了某项技能。

如果不经过反复练习,只看书上的技法介绍,往往是“眼睛会了,手还不会”。

学生写作文、算题为什么要反复练习,搞“题海战术”?就是因为这些都是技能,不经过一定量的训练,是不可能的真正学会的。

经过反复练习获得的技能,会形成直觉,不需要脑子去想,身体就能直接给出反应。

有的技能是人们有意练习掌握的,如弹钢琴、画画、游泳、做饭炒菜之类。有的技能则是人们无意间经过反复练习掌握的,如转笔,上下班的路线,回家电梯按钮的位置等。

除了这几项明显的技能类知识,还有一些知识也属于技能类,但是普遍被误解。比如说,英语。

英语实际上是技能,而且是听、说、读、写4种技能。听力与口语要熟练,就必须多听、多说,不可能光看英语书就获得这两项能力。

而中国人练习读与写,还需要排除汉语的干扰,不能在读与写的过程中先是用汉语思考再转成英语,需要反复练习直接用英语思考。

很多人学了多年英语却始终没有真正掌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明白英语是技能,只去记忆书本上的语法,没有对4种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以下是本文对知识所做的分类的思维导图。

从源头弄清两种知识的区别,再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分清事物之间的区别,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很多事回到源头想一想,找到根本区别,往往会有奇效。

04

带着前面获得的认识,再看一篇初中课文,看看有什么新的收获。

这篇课文就是欧阳修的《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500

这篇文章里卖油翁在概念上就没有问题,一个射箭一个倒油,都是技能,都是要靠反复练习才能养成的身体部位的习惯。

“惟手熟尔”的总结也是相当精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