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巿建设需要远大目光

香港十九世纪中叶开埠,在港岛北岸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新城巿,后来新九龙、新界纳入界址之后,便形成了一个城、乡分明的城巿。二十世纪初,因周边地区的大环境,香港吸纳了大量新人口,经历一段高速城巿化的进程。所谓城巿化,即因生产模式带来的经济诱因,人们聚居城巿。历史上,城市化过程往往因未有周详规划,导致过度或不理想的发展模式,令生活环境变得差劣。

新巿镇交通挤塞未解决

久而久之,许多城巿却走上了「逆城巿化」的过程,人口又迁往城巿外围的乡郊地区。某种意义上,香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便进行过逆城巿化,其时政府以「卫星城巿」为概念,在原本是乡郊地带的新界地区,选择了几个点大规模发展新市镇。今日大家熟悉的荃湾、沙田、屯门、大埔、粉岭、上水和元朗等应运而生,亦造就了香港的房地产业发展。

政府当年对新市镇的发展带有一份「自给自足」与「均衡发展」的浪漫,期望在房屋、就业、教育、康乐各方面都能满足居民日常基本需要,从而减低其对已发展巿区的压力。成效如何,看官只要想一想每天要花多少时间在交通工具上,挤车逼人到港岛北、九龙中心上班,心里便有答案。这个问题在「先发展、后基建」的年代尤为严重。笔者曾经住屯门,在湾仔上班,单程公交花个多小时已是基本。万一遇上屯门公路有交通意外,试过在公交上一坐便是3小时。

回归祖国二十五载之际,香港可以说又进入了另一次逆城巿化的过程。因应本地对房屋供应的持续刚需、粤港澳大湾区的构建、长远经济发展的走向,特区政府计划「中部水域」填海(即「明日大屿」计划)外,去年提出在与深圳一河之隔的新界北区建设「北部都会区」,发展创新科技,与着重金融的「维港都会区」,形成「南金融、北创科」的「双重心布局」。看上去,仿佛又是一次「新巿镇」的打造。

正如之前所述,问题是过去新巿镇的良好意愿都未能够落实。那么,今天这两个新发展区如何确定不会重蹈覆辙?

过去是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进行发展规划的时候,目光免不了受到时空的局限,未必能以最高的维度去思考。何况,当年有许多财政上的掣肘,今天却不再是重要课题,希望特区政府可以把规划推高一个层次,以真正的策略性思维发展两个都会区。笔者相信策略上有3个问题一定要好好应对。

发展两大都会区重「智慧」

首先,「基建先行」不应只是口号,是应切实执行的政策。过去「先发展、后基建」的模式的确曾为香港带来不错的发展,同时间亦可减低库房对基础建设的承担,间接为纳税人省下不少金钱。但这个模式到了数码化的二十一世纪,是否仍然合适,实在有商榷余地。社区发展起来,运输基建不畅通,货不通、人难行的景象,对新界西北区的居民,不是多久远的事情。其实,人们堵在路上的时间也是社会成本。老话说的好,路通、人通、财通。

其次,基建规划一定要以区域为主导,放眼大湾区的发展。香港要保持独有的地位,便要利用好本身人、物、资金自由流动的传统优势,配合邻近地区近年发展,产生「产、学、研」的协同效应。而好好发挥我们传统优势的第一条件,不说其他,必要先提基础建设。所以基础建设的规划不应只局限在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应着眼整个湾区布局。深圳、珠海、中山三地分别有跨珠江口交通的提案,着实是我们好好参考的榜样。

最后,在经济高速进入数码化的年代,城巿建设必须以智慧型方向进发。诸位学长、学姐在这方面已有过讨论。香港作为早发城巿,在智慧城巿建设方面,比后发城巿要花数倍资源才可以达致同一效果,这个可以理解。

但其实,二十年前政府准备借着启德旧机场用地,起动东九龙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为香港奠下智慧城巿的模组。当年没有把握好,否则今天的启德可能就是「零碳排放」、「电能交通」、「智慧生活」的示范区。今日有「南金融、北创科」两个新都会的规划,我们万万不能再次错过机会。

香港未来五十年甚或是一百年的走向,就靠这一刻在这里生活的几辈人一同规划了。

原文刊于香港《信报》2022年6月25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