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网络小说里善良一点的人总是被骂圣母呢?”

emmmmmmm,我就是看到主角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救一个小女孩儿就被不少读者说圣母233(末世文,这里的圣母就是贬义的那个意思),然后陆陆续续读的一些小说里主角只要帮助与自己不相关的人(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会被好多人骂圣母,所以才发起了这个提问。

因为你写的就是网络小说啊。你总不至于期待你写个网络小说,别人看了还得引用几个批评理论,写篇几万字的论文吧。

在通俗艺术作品(包括音乐、电影、电视剧等等)中,对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道德评价,本身就是艺术批评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一个读者或者观众对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了解的越少,就越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来评价作品。

当然,话说回来,在中国古代,通俗文艺作品承担的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教化”,甚至今天郭德纲在讲相声的时候还反复说艺人要劝人向善。通俗文艺作品所具有的强道德属性,决定了观众或者读者必然对作品中的人、事更感兴趣,而不是作品本身。

而国外的情况也大差不差,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即便是相对开明的西方近现代,因为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的非道德原因,遭到删改甚至查禁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你可以说欧美在创作的自由度上比国内更大,但再大的自由度也有个“度”。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如果你想让读者更多的看重作品的“艺术”层面而不是其中人物的道德形象,那你就直接面向那些有相应的鉴赏能力的人写就完了。如果你就是吃定了网文或者说通俗文艺这碗饭,那读者和观众不管怎么骂你的人物圣母,你都老老实实忍着。

说到底,你真要是把网文当饭碗,那读者就是大爷,他们爱看什么你就写什么,别跟他们较劲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真要是觉得不行,干脆封笔别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