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期待《爱,死亡和机器人》第四季吗?

500

题图 / 爱,死亡和机器人


本文无剧透


5月20日北京时间下午3点,《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在Netflix上线。由于Netflix的视频内容自带中文字幕,不到1小时各种网盘资源就在微信群里传播开来。第二天,豆瓣开分,有5万多网友给《爱,死亡,机器人》第三季打出平均8.6分,至今打分人数升至12万,分数却未降。

500

第三季,观众迎来了吐槽人类社会的水准依然在线的《三个机器人》,大卫·芬奇亲自担当导演的《差劲旅行》,致敬法国漫画家墨比斯艺术风格的《机器脉动》,在第一季引发较高话题《证人》导演Alberto Miego 的新作《吉巴罗》,《迷你亡灵之夜》《虫群》这两部短片则是由蒂姆·米勒分别担任编剧和导演,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经历过相对不那么出色的第二季后,不少观众表示第三季“才是‘爱死机’该有的表现”。

不过,在一片叫好声中,也夹杂着其他声音,认为第三季部分故事题材同质化,剧情缺乏深度,而且暴力和血腥元素大大增加。就《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个系列的发展和作品调性来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评价也是情理之中。

多样性的视觉风格,隐喻人类、社会的故事内核


Netflix出品的动画剧集中,《爱,死亡和机器人》显然是最出圈的系列。无论是其动画短片的表现形式,以科幻为主的多元影视类型集合,云集全球多个动画制作团队和年轻动画导演的制作模式,在全球动画领域都是极为罕见的。

500

这个动画短片系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成人动画集《宇宙奇趣录》。后者的故事取材自70年代漫画杂志《重金属》,杂志和动画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多种流行元素的大杂烩,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讽刺,都对好莱坞其后的科幻题材影视化创作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500

《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个项目则是彻底继承了《宇宙奇趣录》的风格,它的短篇集模式非常符合Netflix“希望成为所有人爱看的节目中心”,不同喜好的观众总能在第一季风格多变的18部短片中找到一部或多部符合自己口味的内容,更别提整个系列本身调性与Netflix的内容特点高度相符,以至于观众对《爱,死亡,机器人》的第一印象是“那个又黄又暴的动画剧集”。

不过如B级片一般的视觉风格只是这个系列作品的外在表现。

同样主要以改编为主的《爱,死亡,机器人》,其故事本身也囊括了对人类、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思考。

500

比如,第一季里备受好评的《齐马的作品》对人类本真的回归。

500

《祝有好收获》里将科幻故事置于东方世界,隐喻历史洪流中女性的变化。

《三个机器人》里以机器人的角度去认识已灭亡的人类世界。

500

《裂缝之外》《不一样的历史》等短片,故事内核触及的各个方面令观众反复解读。当然,也有亦真亦幻的《证人》,大胆出彩的人设和对香港城市风貌的逼真再现令人难忘。

无论是立意深度,还是视觉表现,第一季中都有不少出挑的作品。借这种短小且精悍的动画短片,让富有开拓性和创造力的动画创作者不用拘束于制作成本又或是商业考量,从而实现在主题、叙事、角色和画风方面的突破,而观众在看过之后可以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审美情趣去进行自由解读。

这样的动画短片项目在整个好莱坞实际上都难得一见,这与Netflix此前不问制作细节,只保证风格调性相关,同时也是项目监制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把控整体质量的结果。

500

时隔2年后的第二季,画面表现仍旧可圈可点,而部分作品的故事内核依然值得回味。《冰》探讨科技发展带给人类隔阂的反思,美术表现方面别具一格;《突击小队》讨论生命延续到底是依靠长生不老,还是通过孕育婴孩实现基因遗传;《溺水的巨人》借巨人喻物的表现方式,让观众多角度反思。但因为第二季仅有8集,再加上第一季珠玉在前,这就放大了第二季其他短片的缺点:故事深度挖掘不如第一季,以及部分故事在题材和主题方面的重复,缺乏高质量的故事情节而备受观众诟病。

即使这样,《爱,死亡和机器人》无论对Netflix、动画行业还是全球观众而言,仍旧是一个非常亮眼的现象级项目。

如何保持第一季水准?


科幻题材仍旧是类型片的一种,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其故事可以是与外星物种的相遇、时间旅行和空间旅行、人工智能的探讨、人类灾难相关,满足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推理、担忧和反思。

在将科幻故事影视化的时候,其难点不仅在于需要创作者有足够的想象力去构建一个影像化的世界观,还要以有逻辑感的情节吸引观众,去讲述一个具备剧情深度,可以让观众回味的故事,这是不少观众对科幻影视作品的基本需求,然而这在时长有限的动画短片中并不容易完美实现。这也是《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个系列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部分短片表现常出色,其他的单拎出来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充满创意和实验性质的《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季收获的现象级成功,搭建起了观众们对这一系列的心理阈值。他们期望能观看到比第一季更出色的作品。基于第一季多达18个以科幻为主要元素的故事,这里的“出色”一词包含的意思就非常多了,丰富的世界观设定、有趣的剧情、饱满的人物、以小见大的叙事、具备人文精神的内核……等等。第一季基于科幻这个主要大类架设起来的巨大框架,让创作者们在后续创作时难以跳脱出来,再加上这是一个在流媒体平台上播出的系列短片,自由创作变成了不得不背负观众喜好的创作。

 

500

尽管同行制作过类似作品集——Disney+集结7家日本动画公司出品的《星球大战:幻象》,但是话题热度和作品的趣味性都没有超过《爱,死亡和机器人》。《爱,死亡和机器人》系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旧会是行业标杆。对Netflix来说,把第一季里绝大多数观众爱看的那些要素进行筛选,在后续创作过程中带有一定倾向性地选择剧本、作品风格、制作公司,去放大主流观众喜欢的要素,去迎合特定观众的口味,这种创作模式倒也相当符合流媒体的内容创作思路。

500

如此之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三季作品的整体表现会在不同的人群中出现差异化的理解。

来自雨果奖获奖原著的《机器脉动》,虽然画面效果惊艳,但是需要一定的欣赏门槛,更适合硬核科幻迷,以及喜欢深度解读这一系列的观众。在设定上充满想象力的《虫群》也是来自雨果奖提名作品,不过部分科幻迷认为短片改编得不如原著小说,而另外一些观众则认为该片设定略显老套。

《梅森的老鼠》《杀戮小队》《隧道墓穴》《迷你亡灵之夜》这些作品,则有着更血腥、更暴力的视觉外表,非常西方的叙事和浅显易懂的隐喻非常符合主流观众的喜好。

整季下来,在主流受众中口碑最佳的作品是以密集情节反转取胜的《差劲旅行》,以及惊艳视觉特效成为讨论热点的《吉巴罗》。这其实很好理解,这两集的故事表现很好地在该系列以上两大类中取了一个中间值,画面、剧情都能够有为核心观众和普通观众抓取的点。

500

从第一季的18集到第二季8集、第三季9集,尽管剧集数量一度大幅减少,但至少开播时间间隔从两年缩短为一年,这显示出Netflix想要将《爱,死亡和机器人》做成一个招牌剧集的决心。

通过这3季的表现,该系列也逐渐找到了保持自我特色的方法:以具备不同深度和想象力的作品去满足核心观众和主流观众的不同需求,启用优秀的导演、编剧和制作团队保证部分剧集的质量,在整体故事风格上尽可能迎合主流观众喜好。肯定会有部分剧集的表现不如人意,但是那又怎样呢?在代表Netflix主流观众群体口碑的IMDB上,《爱,死亡和机器人》的总评分高达8.4分。根据每一季各个短片单独评分数据平均算下来的季得分相差却不算特别大:第一季平均分7.3,第二季平均分7分,第三季平均分7.4(第三季目前打分人数约为第一季的1/5)。显然,Netflix的主流用户已经建立起了对这个系列的观看标准。

Netflix今年用户增长不如预期,甚至还损失了20万付费用户,由此展开了一轮裁员,顺便砍掉了数个原创动画项目,不少人猜测Netflix在动画这块要改变之前的方向,而CEO里德·哈斯廷斯已经将“希望成为所有人爱看的节目中心”这句话改成了“我们想要制作观众们想看的作品”,这意味着Netflix在制作方面会更加谨慎,要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可能会更难。

在这个内容换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的流媒体时代,眼看着隔壁Disney+的各种IP剧集在维系用户黏度方面成效卓越,Netflix要开拓新的营收模式,比如带广告的订阅、开发游戏,同时也要将自有内容形成系列化、IP化。将短篇集、风格固定的《爱,死亡和机器人》继续做下去,显然是一个极佳选择。下一季《爱,死亡和机器人》如果还能有短片能在题材多元化、视觉表现和故事深度这几个方面有所突破,这个系列还将继续收获观众的正向口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