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就剩一会儿了,你又开始焦虑了吗?

周日只剩最后一小会儿了。

周一要来了。

开始焦虑了?

好像大家都这样。

话说,人的行为模式,似乎和剩余休息时间相关?

比如,知道只有六七个小时休息时间了,就会一边知道该休息该健康饮食,一边拼命摄入不健康但能取得短暂刺激的食物,一边拼命刷网络获得短期快乐——然后在疲惫之中麻木地继续恶性循环。

比如,同样是第二天早上有事,得睡觉;如果是头一天晚上八点多睡,就相对睡得着;如果是午夜睡,反而焦虑起来了:

“我得睡啊,不然明早没精神啊!”越是如此,越睡不着。

如果这时候来一条短信通知,说第二天早上那事推迟一天——呼,立刻就放松了,睡得着了。

相对的,比如人如果知道有一两天休息时间,就会稍微淡定一些。

比如我小时候,周末单休的时候,极焦虑。周六惯例晚睡一下,周日一路睡到中午,日头高照,落在自己盖的被子上;伸个懒腰,翻个身,继续眯着:这时已经睡足了,不会再睡着了;但懒洋洋地感受被窝的温度,最快乐不过了。

但也开始焦虑了:

因为周日太短了,睡掉了一个上午,就只剩下午了。下午得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这好不容易等来的日子呢?倏忽之间日头西斜,周日怎么过那么快?黄昏了。

想到周日即将过去,心头焦虑起来。

还好,那会儿电视台每周日六点半,会播《猫和老鼠》——两集Tom与Jerry,一集杜皮狗斗大灰狼。那会儿,我会蹲在沙发上,让自己躺舒服了,一丝不苟地享受那半个小时的时光。看完了,才觉得“嗯,周日完成了。”这个周日,连赖床带娱乐,物尽其用地,被我榨干了。

周末有双休时,心情悠然自得多了。周五心情最愉快:从容不迫,悠游自在:没事,有周六呢。

周六也不赖床了:玩!出门打球!逛书店!放风筝!跟朋友一起骑车去!探亲!访友!怎么都行,因为知道周六再怎么折腾,还有个周日呢。

周日一早,还是一如往日:安泰的阳光,平和的上午。因为前一天玩过了,下午也就能舒舒服服地过了。只是到了周日下午,会稍微焦虑起来——但如果之前过得充实,就似乎没什么遗憾的。

更长一点呢?

比如,知道有一周休息时间,许多人就会倾向离开现有环境,哪怕新环境未必比现有环境有趣许多。

这是为什么呢?

2012年,杰西卡·德·布鲁姆为首的几位,做了个研究。发现相对长的假期之中,人会比平时更多运动、更多社交,但健康状况和心情却也更好——一个很关键的是,受试者平时日均6.7小时睡眠,假期中却有7.4小时。

明明更欢腾了,但因为进入了另一种生活节奏,少压力、玩够了、睡足了,于是健康状态也好了。

哪位说了:假期嘛,本来就少,可遇而不可求……

但对待假期的心态,却另有说头。

前年,科林·韦斯特先生和他的团队搞了个小测试。

同样一个周末,吩咐两组人,用不同心态应对。

一组人:这就是个周末,您该干啥干啥。

另一组人:这周末是一段假期,您当假期过。

有意思的来了。

普通过周末的人,还是忙些日常事务,该焦虑的焦虑,该迁延的迁延,更多时候在原地焦虑,琐碎地消磨时间。

将周末当做假期的人,心情愉快多了,更在意当下,活动积极性也强得多了;周末结束后,心态快乐地重返工作。

大概,同样是那么几天,周末是工作生活的延续,假期却是另一种生活节奏——前一种不免将日常生活中的焦虑带到了周末,后一种却完全过另一种生活,于是更健康。

说一个我自己的体验。

我日常上午做完活、做饭吃饭后,下午一般有点时间,按说可以做整块的事;但想起来总觉得,“还有点事该干干”,但又不太想做,总是在细碎中拖延切割掉了。事后一想,那么多时间似乎在做事,但啥也没干。

前段儿因为某些原因,身体不舒服了两天,下午确实没法干活了,躺着吧,百无聊赖,把平时想看没拿起来看的大部头拿起来,两天下午,看完了。

——其实平时也能干的事,为什么生病了反而效率更高?

——大概因为,人只要觉得时间是碎片化的,就会焦虑,就会下意识追求各类短期的勾当,以及大量拖延,来对抗焦虑。

也会更安于现状,更多选择原地不动,如此重复。

反过来,如果觉得时间足够充实,焦虑减少,拖延反而会减少,自主行动力也会更积极些,甚至尝试过另一种节奏的生活。

所以许多控制休息时间的人们,也不敢放出太多休息时间。

假期能不给就不给,周末也要切割得细细碎碎,不让人过安生了。

哪怕没事也要找点事折腾着,够人睡个不足的觉、消费点不健康食品就好。

因为得让人保持焦虑,保持原地转圈嘛。

毕竟,吃健康了睡足了脑子清楚了,也见识过另一种节奏的生活了,不那么容易焦虑时,人很容易就会开始想:

先前这种原地转圈的焦虑的生活方式,到底是图的啥?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