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工农业的现代化之路

前几天写了一篇小文探讨包产到户的作用,争议很大,从中我也学到不少东西,整理一下成此文。

首先我想说一点,我们今天不断强调:改革永远在路上,这是有深刻哲学含义的。很多人固化认识,死抱书本概念,那就没法谈拢了。

 

集体化和包产到户

 

当我们回到解放初期,满目疮痍。外有美欧列强的恶意,身边是蒋帮的觊觎。老革命有哪些选择?

第一当然是保住得之不易的政权,第二是必须走工业化之路,富国强民。

大家都在谈156工程,而156工程的40%是军事项目。有些民用项目也包含军事部分,比如洛阳拖拉机厂,除了造拖拉机,也造坦克。如果不搞这些,中国国民会更快富裕,农业机械化可以很快完成,比方上世纪末。

然后呢?没有强大的军事保障,养肥了,很快就会被帝国主义割韭菜,签下一个个新的马关条约。

老革命不能容许这些情况再发生,因此即便拖慢国家富裕速度,打狗棍必须有,两弹一星必须先搞,勒紧裤腰带也要搞,现在人们理解了。

想搞工业化就能搞?没那么容易。工业化要资本支持,要极大的资本支持,我们不能侵略,只能靠内部积累。一个农业国怎么内部积累?只能最大限度榨取农业积累。

这个词很残酷,榨取,基本就是这个事。手段就是工农业剪刀差。

剪刀差,教科书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而已,实行可不容易。个体农民在面临需要与工业产品交换时,手中只有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买不起怎么办?那就加价卖粮呗,你没法榨取。

同时,个体农民顶不住天灾人祸,一二代人之后,又会出现土地兼并,革命就走向循环往复。

解决方案就是集体化。集体化两个主要功能,第一是消灭土地私有,第二是提供工业化初期积累。

所谓大田建设、方便机械化等等都只算副产品。

统购统销1954年实行,开始效果有限。农民嫌粮价低,可以不卖或少卖。农民少卖粮,就会减低工业化速度。因此集体化才能解决统购统销粮价低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榨取农业积累,最快速度实现工业化。

本来设想15年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党的八大的设想,很快发现跟不上形势,集体化就大规模进行了,到处都有各种抵制,杀牛卖马。但是在我党的强大威望影响下,农民选择相信党,还是接受了集体化。

所谓集体化容易解决农业机械化的解释,只是说服农民接受集体化。机械化一定要有集体化前提吗?现在看来未必。

集体化其实是国家工业化的配套,也是土地公有制的滥觞,这是大功,必须肯定。

但是事物都是:福祸相依,利弊相随。当集体化走过二十多年,弊病显现,那就是效率降低,农民出工不出力。

由于对农业的榨取,农民有饭吃,但是吃不饱。农民养鸡养鸭养猪,但是大部分舍不得吃,要卖了换现钱,去买那相对昂贵的工业品,比如衣服布料。

为什么现在提工业要反哺农业,因为以前工业榨取多了,农民苦了,反哺是道义,是责任,不是恩赐。

什么叫改革永远在路上,集体化的功业要认账,集体化的弊病要改革!

 

包产到户确实是倒退,但是退到小农经济了么?

 

小农经济的特征就是在土地私有、自然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当我们看到集体经济一大弊病时,采取了包产到户的办法。

这是最好的办法吗?未必。但是不可否认,这是绝大多数农民最容易接受的办法。搞政治的不能忽视民意。

包产到户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有多大?一般说第一年平均增产30%,但是第二年还是这个数,也就是自然生产条件下增产有个天花板。

但是包产到户又不是完全自然条件下的生产,国家不断提高化肥供应,不断提供新的良种,因此粮食产量的提高还是可持续的。

长期作用是化肥良种,这是工业化提供的,短期作用是包产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两者其实不可偏废。

包产到户会影响农民抵制化肥良种么?什么话?普及化肥良种,在集体化和包产到户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进行的,有必要用一件事否定另一件事么?

既然如此,当年包产到户为什么难推广?

一个抵制的是本本主义的理论家。搞了那么多年的社会主义,你这不是倒退么?我们吃多年的理论饭,今后怎么吃下去?这些人不接地气,我就不分析了。

第二个是农村基层干部。也是,过去指挥别人干活,你把村干部就不当干部?现在指挥不了了,还得自己汗珠摔八瓣的种包产田,心里不平衡是自然的。

结果是包产到户推行了六七年才落实,看每年的粮产统计难以体现当年的增产。更何况一旦包产,农民才不会告诉你他收了多少粮食,我交够公粮就完了,实际粮食产量不再来自公社统计报表,而来自从公粮的反推。

记住,交公粮的价格还是榨取农民的价格,农民其实不愿交。

农民是聪明的,当年包产合同一般五年,我报实际产量以后你加收公粮怎么办?于是包产到户落实后,紧接着统购统销就取消了,而是采用收购制,粮价一下子提高了,农民卖粮也就踊跃了,导致各地粮库紧张了,打白条收购就产生了。

当年我回城了,看到报载也就从字面理解了,还奇怪,你不付钱打白条,农民愿意卖粮?这次看到一个回帖解释了。粮食增产,粮价又提高了,农民愿卖粮了,粮库爆了,于是打个白条,证明你要卖这么多粮食,等我腾出库容就买你的粮食。实际是暂时借农民家当仓库了,白条是订单。这还不是大包干增产的案例么?计划经济条件下,今年能收多少粮食那是有计划的,还能缺粮库了?

所以包产到户提高了产量无需否认,也无法否认。当然也不走另一个极端,持续提高产量靠的是良种化肥。

所以包产不算倒退到小农经济,那是有工业化加持的。何况没有触动社会主义基础——土地公有——这可是今后大规模工业化和基础建设的前提。

 

改革开放要解决哪些问题?

 

当年总设计师其实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员的高度其他人很难达到。

一个例子,改开当年还想走老路搞工业化,典型例子是宝钢。结果世界形势变了,工业设备已经信息化了。信息化的设备价格翻番,靠榨取农业已经不可行了。宝钢最后是总设计师向日本代表致歉:宝钢要搞,钱要缓缓。

来说说当年面临的形势吧。

第一就是中国的安全形势大改观,总设计师做出今后和平和发展是主流的判断,这个形势是老革命争取来的,也是老一辈中国人勒紧裤腰带换来的。

唯一要解决的是周边形势,打了一场自卫反击战,解除了周边有一个小霸的威胁。

然后是大裁军,军队咬紧牙关过了十多年紧日子。为什么?缺钱!

很多项目下马了,因为用计划经济的路子很难搞下去,比如运10。

但是国际上在完成经济转型后(由能源化转向信息化),发达国家需要将落后的产业转移,资本觊觎中国大市场。谷牧代表中国政府访欧,一个西德的州长跟谷牧说:我们来握个手,我给你50亿马克!

过去对中国他们搞封锁,自卫反击战后他们对中国搞拉拢。

机会窗口呈现,转瞬即逝,中国政府抓住了!

那么工业化资金可以换个来源,不再榨取农民,转向对外开放!

当然资本家也不搞慈善,当年农民工又付出了血汗的代价,这是后话。

 

工业化的两条路对比

   

工业化一直存在两条道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有多大碗吃多少饭,一切都要计划好。在短缺经济当年,缺少工业积累的中国,处于外部封锁的中国,只能这么办,尽管很慢。

现在外部大门打开了,中国怎么办?还搞计划经济那一套,国际资本接受吗?搞市场经济转型,中国经济能承受吗?

总设计师的解决方案:内地扭住经济不放松,小步快跑,但要保持大盘稳定。另一方面设立特区,交代的任务是:解放思想,杀出一条血路!

特区的路确实就是一条血路!

三来一补,工人拿很低的工资(高于同类国有企业),对班倒,996算什么?他们是997,中间还不能休息,上厕所要小跑。

农民工为什么愿意干?因为农业收入太少,他们干两个月,顶老家一年收入。但是确实是血汗工资。

有人谴责,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他说这类企业国内挣5%,95%被外资挣跑了。那就怪了,别人挣那么多,你是怎么赶上去的?

有人给苹果手机算了个账,加工费确实5%,但是资本家不会不开发中国市场呀?开发市场要有广告费,要有物流费,要给终端留利润,最后还有国家税收。七七八八,苹果净赚只有35%。

卖到国外的苹果我们挣钱不多,卖到国内的苹果国家还是能挣大钱的,不过分布在各行各业。

三来一补开启了国家工业化之路。

我们想引资,也想引中高端工业化之资。但是资本不放心,中高端工业化都要三年栽花,十年结果,你变了政策怎么办?进来试水的,多半是低端产业和第三产业,特点都是投资有限,但是挣钱快。

唯一的二产是家电产业,是国际资本第一批放弃的产业,除了日本,欧美资本对如何打开中国市场还有疑虑,干脆把淘汰的生产线卖给你,中国一下进了数百条生产线。

开放就必然包括接受市场经济的竞争方式。那一段国内家电市场杀得血流成河,国家想控制都控制不了。

不过随后看出,这是一条成功的路,在中国市场上杀出来的企业,随后在世界上大杀四方!最后除了保护中国的核心产业,其他产业都开放了,包括现在饱受诟病的汽车产业。

看了好几年,国际中高端资本比较放心了,进来了,还要从香港搭个跳板。香港一下子就经济起飞了。

农业也能这样?乡镇企业经的住这种血流成河的拼杀?现在看得清楚,少数乡镇企业在得力领导人领导下留下来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偃旗息鼓。毕竟人才主要在城市,你不光要生产,还要会销售。

工业化也绝非早期的中国工业化,那时国内工业品奇缺,有了就好,还谈什么花色质量。当年的解放牌汽车,百公里油耗29升,有经验的老司机通过改进,都能降低油耗20%,国际同类产品只用一半不到的油耗。

这还没说质量。当年开解放车的那才叫老师傅,因为都得有一手修车的本领,那可不是现在你有家用车就可以自称司机的。红旗轿车为什么停产?耗油大不说,重大接待任务后面得有备份车,否则趴窝了怎么办?光卖情怀没用。

现在你有了好开的自主品牌车,那是市场经济下拼杀的结果。

当彻底解放生产力后,国内市场很快饱和,你必须到国际市场拼杀。中国经济也就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了。

都是工业化,两者一样吗?苏联工业产品在国际上以傻大黑粗著称,苏联解体,其产业失去国家保护,基本烟消云散,变身为大号沙特。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国际上与狼共舞,最后是狼惊恐的看着中国从小白兔变身为大老虎,现在列强要保护自己的工业了。

 

那工业化就不能在公社化前提下实现么

 

我说了,包产到户开始是个过渡措施,“无农不稳”,改革开放先要稳住农业。不仅如此,激发个体积极性应该也在中央的考虑之中,所以粮食问题解决后,并没有像1962年那样再回到公社体制,而是坚持下去。

农业现代化被工业化加持,迟早否定公社。

有人不同意,无农不稳,还有个无工不富呢,凭什么公社不能办企业致富?

我们一步步说。

一般公社50000亩地,在大田农业条件下,50个农户就办了,需要公社、大队、小队三级机构么。到过美国的人都知道,广袤田野,有几个农户?

当然中国不是美国,这只是参照。但是发达国家,农业人口都在10%以下,从农业角度,公社没有存在的必要。

那以色列的基布兹、莫沙夫呢?不也是农业集体劳动吗?还有中国的大邱庄、华西村呢?那也是集体致富的典型呀。

这是不同的。把农业单位投入到疯狂的工业竞争,个体也许成功,总体必然失败。但是农业如果受到工业反哺,选择一条结合自身特点的深度农业化之路,容易成功。

以色列的基布兹和莫沙夫基本就是如此,大家可以看资料,我不多说。

比如养猪,实话说,农户养猪没有经济价值,杀年猪而已,但是养猪场养猪就有利可图。个人种菜也可以挣钱,但是大棚种菜搞好了能发财。水库养鱼能挣钱,但是网箱养鱼才能发财。

这都要工业化加持。

现在谈大田农业。先看一张图片,法国农业一景。

500

法国作为世界第二的农产品出口国,有特点。地里是刚收的麦秆捆,这捆是联合收割机自动打捆的,还要喷发酵剂,然后晒个十天半月,运回仓库存储。开捆后很臭,可是牛喜欢,长膘。

法国农场和畜牧是联合的,这就提高了地的总产值。

农业产值是综合的,综合度高,一亩地可以有多种产出,如果配上观光农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有进一步的收益,这就可以参与竞争了。

有人说我不理解十九大提出的集体经济。呵呵,新的集体经济是不可能建立在老的计划型集体经济基础上的,而必然在竞争体制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其领导人,也摒弃原来的书记社长。

新的领导人,不靠伯乐相马,而靠万马奔腾中产生,他不是行政的指定,而是在政府支持下由农户推举。

正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党希望有知识的年轻人能被吸引回到乡村创业,他们不再是老书记、老村长,他们会逐步成为新一代农民。

他们懂得市场规律,他们必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会发掘综合农业效益而不是光种地,他们要会把乡村市场通过微商等手段扩展为全国市场。

你说,保留原体制好还是产生一个新体制好。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干部服从总的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干部要求会创造更高的收益。

只能说,此集体化不是彼集体化,除了名词相同,内容都变了。

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社,从领导到结构,都无法承担这个只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不是改进管理能解决的,要的是脱胎换骨。

集体化和集约化

 

跟我提这个问题的是一个网名“老兵”的网友,那就从军队谈起。

特种兵和普通军人一样吗?师团结构和旅营结构一样吗?那还搞军改干什么,不就换个编制吗?

和普通人想象的不一样,特种兵并不能以一敌十,一旦暴露,他的战斗力跟普通兵差不多。他们的作用体现在隐蔽接敌,发现敌人关键节点,传回情报或者呼叫己方远程火力。也就是说,他们得是智慧型士兵。

合成旅和合成营,其火力打击能力,比原有的师团结构强多了,其作战方式和指挥体系也是大变革,能混为一谈吗?合成营的营长,必须有海陆空天的知识,原来的团长有吗?

虽然都是军队。

还有人坚持公社体制的理由是现代化农业应该是集约农业。他们得重修语文。集体化和集约化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谓集约农业,可不是公社的千军万马,而是集中各类要素搞农业。看起来好像是多点化肥、多点良种。那不叫集约农业。

前面实际举过例子,好的集约农业除了种子化肥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类要素,比如秸秆利用。还要打通上下游环节,比如农产品半加工,如何利用各种平台搞宣传和销售。总之一个目的,千方百计提高农业附加值,而不是仅仅是产值

种地只是个开始。好的集约农业离不开信息化,田间地头都有传感器,温度、光照、湿度,随时都要采集数据,还要结合市场需求,选择耕种品种和采摘时段。

你告诉我这是计划体制下的公社书记玩得转的?

 

来点哲学吧

 

很多人的思维是静态的,而我们要讲辩证法的,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

二战后,工业化国家基本三十年要有一个大变化,跟不上这种变化的就要衰落。

从1945年结束二战,到1975年30年,工业强国纷纷转型,从能源消耗型转为信息发展型,几乎所有设备都装上了芯片,精度和效率提高了,能耗减少了。

本世纪初又有30年,比如2005年互联网大发展,美国点歪了科技树,他们看到互联网的强大的资金调动能力,走上金融立国道路,德国则在探索工业4.0。结果美国现在知道,金融立国走不通,急了。

苏联也符合这个规律。他没有完成信息化转型,70年代后一直落后于各强国,结果生活质量一路下降,失去民心,最终灭国。

中国开始30年走计划经济道路,有它当时的情景,这条路是对的。但是一代人过去,人们要求变了,更追求生活了,再勒紧裤腰带就缺乏说服力。

这时总设计师审时度势,开始转向开放和转向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目标改为效率优先,公平第二。

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坐二望一,成功与否无需评价。

新核心之前,大约30多年了,国家坚持改革不停步,现在往哪里改?

经济上,坚持混合经济之路,走向高端;分配上,开始公平优先。这个总结是否成立,见仁见智吧。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抱残守缺是没前途的。

改革永远在路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