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他一爆红,内娱注定大变天

作者|   她姐

来源|   她刊

  最近,她姐接连看到几件有意思的事——

  台剧《想见你》的电影版正式立项,原班人马回归。

  网友都在喊“搞快点”。

500

  TVB台庆颁奖礼,基本毫无水花。

  最大的热度是钟嘉欣陪跑14次,引发观众不满,大骂“TVB离倒闭不远了”。

500

  在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全面叫停了偶像养成选秀、“耽改”剧。

  前几年批量生产顶流的“101”,转眼就成了“消失的404”。

500

  时隔六年,芒果TV首度开播一部新韩剧,主演是李英爱和宋承宪。

  有人说,这是限韩令放开的信号。

500

500

  这4件小事,就发生在2022开年的第一周。

  放在一起细品,再想想前些年的光景,她姐不由得有一种瞬息万变的魔幻感。

  傻白甜的台剧,改头换面复兴;

  星光熠熠的港圈,已然物是人非;

  离开几年的韩流,似要卷土重来;

  流量横行的内娱,一夜间被清朗。

  短短二十几年,港台风刮起,韩流来袭,内娱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

  回身一看,浸润着我们童年和青春的流行文化,原来不知不觉已经河东换了河西。

  现在的小朋友,已经不知道道明寺和江直树是谁,他们甚至会问:周杰伦很红吗?

500

500

  我们也越来越看不懂,现在出道就塌房的小爱豆,走红的逻辑在哪里。

  只能感叹:“那些刻进DNA里的金曲,爆剧里一代代的神颜,是真的回不来了。”

500

  韩流台风吹起的青春

  时钟回拨。

  那时我们书包里,装满了考卷和白日梦,梦里,免不了一些少女的幻想。

  因为电视台循环播放的韩剧中,男女主的恋爱,总是渲染着命中注定、阴差阳错。

  贵公子爱上贫穷女、大明星邂逅小作家、学渣收服学霸......

500

500

  吵闹又梦幻的电视剧里,承载着我们对爱情最初的朦胧想象。

  现在想来有点土傻,但当时是真的甜。

  二十出头的宋慧乔,明眸皓齿,满脸胶原蛋白。

  和单眼皮的Rain在《浪漫满屋》里,相爱相杀。

500

500

  这对耍宝的欢喜冤家,把一首叫《三只小熊》的韩国童谣,带到了中国。

  一夜之间,大家都学会唱“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500

500

  Rain说的“A-ZA A-ZA Fighting”,也一下子传开。

  虽然不明其意,但一点也不妨碍它传递韩式元气。

500

500

  那时,还不流行“剩女”的说法,29岁的loser金三顺,就这样突然杀过来。

  她不瘦也不够美,说话粗俗,举止粗鲁。

500

500

  但她爱得勇敢,活得放肆,给屏幕前的我们,启蒙了一种不梦幻的爱情。

  韩剧里不缺这样的野草式女生。

  她们普通平凡,但快意敞亮。

  从金三顺,到多年后爆火的双门洞成德善,这是一种韩式女主一脉相承的气质。

500

500

  浪漫又吵闹的韩剧,开启了我们对韩流的初步认识。

  而韩流升级,是因为韩庚的出现。


  他像一个业务员,在中国推广全新的偶像文化,把一代青春少女和爱豆紧紧锁在一起。

500

500

  最初,他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优秀的中国男孩,独自在异国默默打拼。

  被歧视、被限制,很艰难,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500

500

  这个故事被传回中国,加上俊秀的外表,韩庚一夜爆红。

  初代顶流拔地而起,几乎无人能与之相争。

  他去录制《快乐大本营》,竞相到来的记者,为了拍他踩坏了桌子。

500

500

  他粉丝有组织有纪律的观看礼仪、应援文化,第一次打开了内娱追星的世面。

500

  2008年,众星云集的《北京欢迎你》的MV里,留住了他“画意诗情带笑意”的颜值巅峰。

500

500

  直到2010年,他的名字依然是微博年度热词。

500

  韩庚爆火之后,开始了中国艺人在韩务工的新潮流。

  宋茜、鹿晗这些后辈,助推韩娱偶像文化,一步步到达顶峰。

  BIGBANG在中国的演唱会,门票瞬间售罄。

500

  宋茜带着F(x)在中国上综艺、跨年,稀松平常。

500

  那是一股席卷一切的洪流。

  是一种相隔万里、语言不通,都无法阻挡的狂热。

  而和韩流并行的,还有从海峡的另一边刮过来的风潮——台湾偶像剧。

  彼时的大S,还不是美容大王,顶着杉菜倔强的脸,翻着白眼,大骂F4。

500

500

  她用贫穷女孩的骄傲,向不公宣战,也拉开了台偶井喷的序幕。

500

500

  于是,形容雨很大的场景,除了依萍去陆家要钱,还有江直树表白的名场面。

500

500

  那时的台偶,梳着杀马特的发型,说着夸张的台词,演着高冷学霸爱上我。


500

500

  霸道总裁单均昊爱上我。

500

500

  花心渣男纪存希爱上我。

500

500

  张韶涵、杨丞琳、王心凌这些小天后,人手握着几部爆剧。

  阮经天、郑元畅、明道排列组合,搭遍了当时最热的小花。

  台偶带来更接近的华语流行文化,我们的mp3里,都是一响起脑内就自动播放画面的偶像剧OST。

  飞轮海横空出世,在韩国爱豆之外,杀出了一条男团的血路。

500

500

  而在夹缝里求生存的内娱,成了承载韩娱、台娱的分销市场。

  唯有超女快男可以勉强一战。

500

500

  就这样,百花齐放的韩国爱豆、台湾偶像、内娱秀人,拼凑出了我们青春的雏形。

  那阵风刮了好多好多年,直至今日,仍有缥缈的余响。

500

  内娱崛起的希望和泡沫

  时间来到2011年,一个神奇的年份。

  一部《我可能不会爱你》,让林依晨和陈柏霖双双拿到金钟,获封视后视帝。

  而这部剧,也成就了台偶最后一缕余晖。

500

500

  接下来的六七年里,台剧的浪头,在内娱几乎没有再掀起什么水花。

  随着《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相继开播。


  85花的流量之路,有两个已经就位。

500

500

500

  《甄嬛传》上线。

  开播前,陈建斌和郑晓龙还担心打不过隔壁剧组的《新还珠格格》。

  没想到,一把就成了宫斗剧的天花板。

500

500

  这时开始,大制作的长篇剧集开始流行,古偶、宫斗兴起。

  《花千骨》《琅琊榜》《楚乔传》......没个五六十集,根本收不住。

  以前身处食物链底端的内娱,开始反向输出。

  《延禧攻略》火遍东南亚,尔晴甚至还死在了越南。

  韩国翻拍了《步步惊心》。

500

500

  买版权的大制作综艺,也开始内卷。

  《爸爸去哪儿》的“佳偶天橙”看得我们嘴角上扬。

  王岳伦那时还没出轨,只是一个连女儿的头发都扎不好的笨拙爸爸。

500

500

  虽然每场《我是歌手》,都有哭得惨烈的加戏观众。

  但无法否认,它让一批蒙尘已久的好歌手,重新迎来了第二春。

500

500

  《奔跑吧兄弟》让Angelababy在嫩模身份之外,正式有了姓名。

  鹿晗从微博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红到了偏远地区的小学高中。

500

500

  一档综艺,可以让一个人从查无此人,到家喻户晓。

  一部大制作的剧,可以引来电影大花们纷纷下凡。

  投以亿为单位的大钱,做大综艺、大戏,资本涌入,行业热到发烫。

500

500

  “横店在线的艺人中五分之一都是港台艺人”,众人北上,加剧了港台本土娱乐的没落,大陆翻身成了一块福地。

  小S靠大陆两个节目的加持,就成为台湾主持界的吸金王。

  即便是在限薪令下,蔡康永在大陆的一集酬劳,也是《康熙》的30倍。

500

  那几年的内娱,不缺钱不缺人,鱼龙混杂,一部剧就能翻红几个顶流。

  归国四子,四大流量,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好像从来没这么热闹过。

  拍戏、上综艺、谈恋爱、霸占热搜,他们搅动了沉闷多年的一潭死水。

500

500

  在这种匆忙的呼啸里,人们越来越习惯本土的娱乐氛围,看国产剧,追国内爱豆。

  粉丝的声势日渐浩大,应援文化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打榜、控评、做数据,饭圈文化开始无孔不入,侵占普通人的冲浪空间。

  而我们对信号的感知,总是后知后觉。

  2014年春夏之交,音悦台办了一个颁奖礼。


  三个初中生组成的TFBOYS,手脚局促地上台,拿到了人气奖。

500

500

  出道不到一年的BTS(防弹少年团),拿到韩国最佳新人。

500

500

  那时,应该没人想到这两个纯纯新人男团,将来的发展,会指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前者经历几年黑红,成了近年内娱的男团天花板。

  后者在几年后,代表韩流冲击欧美市场。

  2016年,限韩令开始,韩流被挡在门外。一大波中韩合拍片,积满灰尘,至今未播。

500

  宋茜和Rain主演的《八月未央》播出无望       

  但台偶式微,韩流被限,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无关痛痒。

  因为此时,我们已经习惯了顶流横行的内娱。

  它野蛮生长,满是活力。

  一茬接一茬的新人涌出,很多人以为,这种混乱失序的热闹,会一直继续,不会散场。

  但说过了,我们的感知,总是后知后觉。

500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2018年,偶像元年的繁荣,和影视行业的寒冬,前后脚到来。

  两百多个男孩女孩,在台上大喊“我有不能放弃的舞台梦想,请为我投票”。

500

500

  于是,粉丝们一边骂资本操控规则,一边参与资本游戏,一次次为爱豆们贩卖的青春买单。

  但花钱打投送出道的爱豆,走下舞台,转身就走进了横店的片场。


500

500

  使得本就已经被侵蚀得面目全非的国产剧,越发雪上加霜。

  这几年,我们吐槽了太多业务拉垮的流量、日渐离谱的剧集,看腻了,骂累了。

  明星塌房的姿势也越来越千奇百怪,从私德败坏,到法制边缘。

  一轮轮“限薪令”后,热钱逐渐退烧,大制作的潮水退去,流量堆砌的盛世开始崩盘。

  于是,隔三岔五就有人感叹,“内娱完了”。

500

500

  是的,内娱崛起还没几年,就又要完了。

  你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红起来的,还是陪伴我们青春时期的那一群男男女女。

  04超女的张含韵、赴韩务工的孟佳、早年的台偶小花杨丞琳、《流星花园》的言承旭、《冲上云霄》的张智霖......

500

500

  一切像是一个循环,回到了好多年前。

  人们来了又去,浮光掠影中,最后留下来的,还是最初照亮我们的那一些故人。

  但这时,没有大制作底盘的台剧,反而做出了越来越多的精品。

  《荼靡》《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想见你》......

500

500

  贾静雯演完失去孩子的宋乔安,45岁翻盘,拿到了人生第一座视后奖杯。

  俗女陈嘉玲,会问自己:

  “几时忘记了这辈子很长,长到可以跌倒了再站起来,这辈子很短,短到没时间去讨厌自己。”

500

500

  曾经的无脑傻白甜,突然变成了跟你我相关的现实回响。

  而叩不开中国内地的门之后,韩娱转而在亚洲之外找到了新的生机。

  BTS在欧美拿奖拿到手软,《鱿鱼游戏》上线网飞,掀起全球的追剧热潮。

500

500

  内娱开始复古,台剧早已创新,韩流换了赛道,一切的此消彼长,就发生在这四五年间。

  一个月前,防弹少年团第三度拿到了全美音乐奖。


  前几天,偶像选秀正式被叫停,从偶像元年到末年,只经历了短短四年的时间。

  有人说,首尔的风吹不到北京了。因为它早已吹向了纽约。

  也总有人说,内娱完了,但我们都知道,它的魔幻剧情不会落幕。

  我们的少年时代里,曾住着同一群人。

  那时我们都以为,青春不会散场,喜欢的人不会变,星辰闪烁,大家都有抓在手里美好的未来。

  杉菜永远不服输,袁湘琴永远元气满满。

500

500

  但回看这一二十年,像一场魔术之后,已经换了几次人间。

  一夜走红的人,消失了;过气的人,翻红了。

  多年前流行的,回来了;最近兴起的,又被叫停了。

  在这种变化无常里,她姐会更怀念曾经那些简单赤诚的美好,仿佛还停留在拥挤无暇的青春期。

  有大街小巷传唱的同一首金曲,怎么听都不会厌。

  有和朋友一起彻夜追的好剧,最后一集舍不得看完。

  那是最好的时候,有很多此刻可以浪费,有更多未来可以期待。

感谢我们共同经历过的黄金年代。

  也感谢那些至今还留在青春里,不曾远走的故人。

  监制 - 她姐

  作者 - 粒粒安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她刊」阅读原文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