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恐男厌女?性别议题要对话不要对骂

来源:半月谈

2021-12-06 07:34

“恐男”“厌女”“你打拳”“你急了”……网络上,基于性别的骂战几乎每一天都在上演。针对性别议题施行言语“暴力”,真的会有益于性别议题的解决吗?

1

性别对立是个万能筐?

分享生活小妙招,无人问津;吐槽老公不干家务,点赞几万——近来,短视频创作者晶晶常常为此感到困惑:一方面为自己似乎掌握了“流量密码”感到窃喜;另一方面,评论区中“男人就是不行”“这样的老公不离婚留着过年吗”也让她格外惊心。

当下,性别议题已成各路博主的“财富密码”。西南财经大学反歧视法研究中心主任何霞坦言:“在网络当中,经常会看到以性别议题作为商业引流手段的账号,引导网民对此进行情绪化表达。”

除了有人刻意引导外,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与个人遭遇,也助推性别话题成了网络舆论场中的“顶流”。一系列社会案件,在加剧着女性社会生活不安全感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更多女性产生争取自身权益的意愿。从百度搜索指数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起至今,“女权”的百度搜索指数始终超过10年的平均值,而2020年,“女权”一词的指数又超过了2019年平均值的2倍。

29岁的上海白领叶子是一个200多人性别议题讨论群的群主,因在求职阶段被不平等对待,萌生了想要与更多女性交流互助的想法。据她观察发现:“虽然现在许多针对性别问题的讨论确实是存在偏激和不理性的成分,但事实是也确实存在太多因为‘隐形门槛’而被伤害的女性。尤其是在涉女性的恶性社会事件发生之后,大家都感到既愤怒又委屈,因此很容易将对无力改变现状的不满,转化成对男性群体的敌意。”

在种种因素叠加下,性别对立逐渐泛化,出现了一种“性别对立是个筐,啥都能够往里装”的独特现象。性别对立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成为部分人群的共识,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到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似乎都可以套用,而背后的社会结构性矛盾与冲突被忽视,以性别作为事件评判标准而非道德法律的趋势也有所抬头。

2

网络混战,议题失焦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吴帆认为,网络上性别议题的声浪持续高涨,首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积极意义。“性别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导致在性别议题当中出现探讨乃至争论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互联网为这种讨论提供了空间,不同性别的人在网络上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这对于性别议题的理性交流和深入沟通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网络空间“短平快”和匿名性特征,也让许多理性探讨的声音被淹没在了情绪化的发泄当中。“事实就是,在这种漫长而没有结果的骂战当中,双方都会感到委屈和愤怒,除了导致对立的再一次升级,也造成了对性别平等这一议题的污名化。”吴帆说。

今年4月,一档上线于2016年的纪录片《人间世》的主人公张丽君再度登上了热搜。这位母亲于怀孕5个月时被确诊癌症,为了平安生产,她拒绝引产后进行治疗,最终失去了生命。而在几年后,有“知情人”爆料称,张丽君的丈夫在妻子去世不到1年后再娶,孩子也被过继给亲戚抚养,一时间招致了来自全网的口诛笔伐。即便最终事件被辟谣,但与此并不相关的男性女性,统一被扣上了 “女人爱自我感动是病”“男人大多不长情”的帽子。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性别议题的过度解读和混战频发,部分年轻女性已经开始对结婚生子产生拒斥。对此,吴帆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不同性别之间的无脑站队、恶意攻击,对于三观尚未形成的未成年人来说,长期浏览此类内容,很可能会使其对性别议题的认知产生偏差,进而陷入混乱与极端。”

3

营造理性、健康的性别议题讨论生态

“在对性别议题的探讨中,我们不是要通过‘性别战争’来解决遇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而需要看到性别问题背后的社会资源供给不足、分配不均的结构性问题。”何霞说,“而就性别议题进行探讨后得出的结论,也绝不是对现有男女互动模式的颠倒,而是要创造出一种建立在平等、自由、沟通、理解基础上的相互关系。理想的性别关系不应存在控制和压迫,无论谁来担任控制者。”

“需要进行引导和纠偏的是基于性别议题热度的引流,和罔顾事实和理性进行偏激的情绪宣泄。”吴帆认为,一些网民在性别议题上的错误认知,不但造成了男女之间的严重割裂,也已经开始对同性别成员造成伤害。“就拿‘papi酱’来说,仅因为结婚生子且孩子起名时随了父姓,一些女性就认为她不再独立,甚至被蔑称为‘婚驴’。追求性别平等是没错的,但也要尊重他人主观的体验性,不要用自己的认知去评判他人的人生。”

专家指出,在对错误的性别观念纠偏的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在网络上对性别议题进行恶意引流、煽动的营销号和博主的处置机制。对于断章取义、虚构造谣的,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执行,营造理性、健康的性别议题讨论生态。

何霞说:“性别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彻底改变。我们不要因此把自己想象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而是做积极推动事情改变和解决的人,去做脚踏实地的建设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