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话语中的关键“提法”,为何常常令翻译无力?

500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特别重视“提法(formulation)”,是中国时政话语或者说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我们的政治文化下,一个“提法”的微调、弃用或者重提,往往传递政策调整的信号。

比如,80年代初,官方曾发文通知,不再提“劳动致富(Achieving wealth through labor)”,改提“勤劳致富(Achieving wealth through diligence)”。

这两个“提法”在日常交流中并无明确界限,但在官方话语中,一字之差代表了经济政策的进步。“劳动”二字侧重体力劳动,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提法”的微调意味着,致富途径从“体力劳动”扩展到“脑力劳动”,某些阶层不再受到排斥。

读者若是关注时政话语,应该会注意到,今天的官方媒体基本不提“劳动致富”,而是说“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瑞典汉学家沈迈克(Michael Schoenhals)注意到中国时政话语里“提法”的标志性特点——形式固定,轻易变不得。

A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rmulation is its fixed form.

比如,“一带一路”倡议这个提法里的“倡议”二字不能随便变更。外国专家学者有时候说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但中国官方平台不敢擅自变更。

中文提法的“固定性”会反映到英文翻译实践中,中国译者有时不得不戴上一副“紧箍咒”。

曾有学者问,某些词的英文译法何不灵活点?其实,在很多关键词的英译方面,灵活性一直是努力的方向,但有时候也只能尴尬地一笑了之。很多关键“提法”,往往高度浓缩,内涵庞杂甚至模糊,灵活过了头不免有“挂一漏万”的忧虑。

有些提法,自诞生以来,其实面向特定的受众,而一旦“昭告天下”,翻译便无从发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韬光养晦”一词。

美国汉学家Perry Link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 :

This was a phrase that others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needed to hear; it did not need mass consumption.

从历史上看,“韬光养晦”这个词一开始不是讲给广大群众听的,更不是要大张旗鼓面向海外的。

不管最后译成“keep a low profile”还是按照外媒习惯译法“hide (your strength) and bide (your time)”,对译法的争论已经超出翻译本身的范畴,变成了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解读。就好比,一本小说一旦问世,读者如何解读,原作者也无法“一锤定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今天,在中国时政话语英译实践中,我们恐怕还会时不时地尝一尝以上两种“无力感”的滋味。时政话语英译既不能脱离中国政治文化,但同时要努力兼顾英文话语表达习惯,在“固定性”与“灵活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