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也急躁,因为急于摆脱落后面貌,整个四川都是着急的

【本文由“西方朔”推荐,来自《我是央视纪录片《李井泉》的撰稿,李井泉当时要入党,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考察的》评论区,标题为西方朔添加】

  • 色苷酸
  • 井泉同志三年期间的表现能谈一谈吗?后来四个儿子被斗死,但没什么人提起,四川人民认为他还不够惨。

没啥不能谈,他的错误肯定是存在的,基建计划定的比较大,实际上很难实现。比如说,他觉得农村的妇女负担重,要依靠政府和集体的力量建托儿所幼儿园,一下子建了八九万所,今天四川加重庆可能也有两万左右,这用心肯定是好的,按照今天的力量就可以实现,但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条件,所以办起来就有困难。三年自然灾害,四川肯定是最严重的。后来,四川省委组织调查力量,看看因为缺粮,到底出现了多少孤儿,能不能设法救助他们。这个数据是有的。

另外,四川五六十年代的基建比较落后,有的县有粮,但路不好,要靠小背篓,运不出来,同时,缺粮的地方要调粮,路不好也耽误事,这些也都造成了损失,所以三五和四五期间,四川全面开展了公路和铁路体系的建设。到今天,四川也是比较注重基建的一个省。

当然,基层干部也急躁,因为急于摆脱落后面貌,整个四川都是着急的。从省委、到各地委、县委都有责任。

四川粮食不够,但别的省也缺粮,中央需要粮食,他最后还是交了,最后靠自己勒紧裤腰带,结果就是四川多死了人,别的省少死了人。

大三线建设的时候,中央对四川的投资力度是最大的,李井泉主张先在四川多建化肥厂,说建设大军来了这么多,粮食很可能又不够了,后来证明,这个决策现在看来是正确的,说明他吸收了三年的教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