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算力,人类智慧的核心

文|陈根

从部落社会的结绳计算到农业社会的算盘计算,再到工业时代的计算机计算,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计算力的进步。

计算机计算经历了从上世纪20年代的继电器式计算机,到40年代的电子管计算机,再到60年代的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的计算机其中,晶体管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次。集成电路的出现,令计算速度实现了80年代,几百万次几千万次,到现在的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次。

人体生物研究显示,人的大脑里面有六张脑皮,六张脑皮中神经联系形成了一个几何级数。人脑的神经突触是每秒跳动200次,而大脑神经跳动每秒达到14亿亿次,这也让14亿亿次成为计算机、人工智能超过人脑的拐点。可见,人类智慧的进步和人类创造的计算工具的速度有关。从这个意义来讲,算力是人类智慧的核心。

过去,算力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计算能力,而大数据时代,则赋予了算力新的内涵,包括大数据的技术能力,提供解决问题的指令,系统计算程序的能力。综合来看,算力可以理解为数据处理能力。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WillamD.NOrdhaus在《计算过程》一文中对算力进行定义:“算力是设备根据内部状态的改变,每秒可处理的信息数据量。”

算力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系统平台,用来存储和运算大数据;二是中枢系统,用来协调数据和业务系统,直接体现着治理能力:三是场景,用来协同跨部门合作的运用;四是数据驾驶舱,直接体现数据治理能力和运用能力。可见,算力作为大数据运算程序的能力,是多个功能运用所形成环世界的融合与累加。

500

当我们把这项能力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时,算力便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方式,增强了存在者的决策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与此同时,多元化的场景应用和不断迭代的新计算技术,推动计算和算力不再局限于数据中心,开始扩展到云、网、边、端全场景。计算开始超脱工具属性和物理属性,演进为一种泛在能力,实现新蜕变。

从作用层面上看,伴随人类对计算需求的不断升级,计算在单一的物理工具属性之上,逐渐形成了感知能力、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思考和判断能力。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网、光纤网、物联网、云平台、近地通信等一系列数字化软硬件基础设施,以技术、产品的形态,加速渗透进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小到智能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大到天气预报、便捷出行、医疗保障、清洁能源等民用领域拓展应用,都离不开计算的赋能支撑。计算已经实现从“旧”到“新”的彻底蜕变,成为人类能力的延伸。

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的序言中所言“计算,不再只是与计算机有关,它还决定了我们的生存”。算力正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