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9月份通胀新鲜出炉,和我们9月份货币数据做一个详细分析

500

美国9月份通胀新鲜出炉,和我们9月份货币数据做一个详细分析

星话大白   来源 知乎

今天我们9月份的货币数据,还有美国的通胀数据都出来了。

本文会做一个详细分析。

先来说说我们的货币数据情况。

(1)9月货币

我在8月11日的文章里跟大家提出关于接下来半年可能会处于“宽货币紧信用”的货币状态。

9月份的货币数据,整体仍然延续宽货币紧信用的状态。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9月M2同比增长8.3%,市场预估8.1%,前值8.2%。

9月新增贷款1.66万亿元,市场预估1.85万亿元。

9月社融2.9万亿元,市场预估3.1万亿元。

从这组数据看,货币端最主要观察指标M2数据,仍然维持小幅增长的状态,但信用端主要观察指标社融数据,则仍然不如预期。

在7月份社融数据出现断崖式下跌后,紧信用的状态就越来越明显。

关于货币端和信用端,这里我稍微再介绍一下。

货币是指: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的口径。信用是指:商业银行放贷给社会的口径。“宽货币、紧信用”,就是指,央行放水给银行的力度宽松,但银行放贷给社会的力度收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货币端是由央行直接控制,但信用端则主要由银行自身决定。

所以,通常会认为,信用端收紧与否,并不是由央行直接决定,而是由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不过,实际上我们很多信贷政策是受宏观调控影响。

过去这半年,我们社融大幅度下降,有很重要原因是我们在收紧房贷的额度。

我们的贷款里,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房贷。

房贷收紧,自然会导致社融数据下降。

而房贷收紧与否,显然是受我们宏观调控影响。

所以,我们仍然也是可以直接影响到信用端是宽松还是收紧。

再来说说货币端。

9月M2数据同比增长8.3%是略高于市场预估的8.1%。

但整体来说,8%左右的M2同比增长,并不是很多人所预期的大放水。

去年一季度,为了应对疫情,我们有过一波短暂的大放水,所以去年3月份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份,有一年的时间,我们的M2数据是维持在两位数增长。

所以,大家判断有没有大放水,很重要一个观察就是看M2数据。

8%左右的M2增长属于一个常态化增长,是维持5%经济增速的一个基本放水量。

如果M2同比增长超过10%,那么基本就是处于大放水状态。

500

今年3月份开始,M2增速就开始下滑,到5月份就基本回落至8.3%的常态化增速区间。

这属于我们货币正常化的一个体现。

大家可以注意一个细节。

8月份的M2增速同比增长8.2%,9月份M2增速8.3%。

这两个月的增速,都是建立在7月份央行全面降准的基础上。

7月份央行全面降准,释放了1万亿的中长期资金。

虽然这部分资金主要是用来置换MLF债务,在降准当天就直接通过MLF资金净回笼了3000亿,实际放水是只有7000亿。

不过,降准本来就是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对M2数据会有立竿见影的影响。

去年3月份M2增长会一口气达到两位数,也跟我们当时连续降准有关。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本次降准后,M2数据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维持在8.3%左右的常态化增速区间。

这意味着,央行在一边降准释放中长期资金的同时,一边在悄然小幅收水,进行这种债务置换的优化,所以保持整体货币增速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央行在降准的时候再三强调,降准不意味着全面大放水,这只是常态化货币操作的一部分。

今天,又有一些外媒引用所谓消息人士的报道称,我们可能在后天再一次降准。

像这类捕风捉影的消息,过去两个月也出现过很多次了,这一次是否会应验一次,我并不清楚,狼来了的可能性也仍然存在。

不过现阶段,我们降准的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

正如我8月11日的文章里分析过的那样,我们当前是采用“宽货币紧信用”的组合。

而降准也属于宽货币的一个环节。

同时,正如7月份降准后,M2数据整体变化不大,这说明我们降准只是一个常态化的货币操作,大家也并不需要过度去解读。

很多大V基于自身利益需要,往往一点点消息都会无限放大解读成我们要大放水。

因为大放水最直接利好房市和股市,而这两个市场有太多利益群体,很容易基于自身利益,而过度解读一些日常的货币操作行为。

比如,在国庆长假前,央行为了稳定长假出现连续多日的千亿逆回购,投放了数千亿的短期资金。

当时也有很多大V直接高喊大放水时代到来。

不过实际上,稍微了解货币知识的人应该知道,逆回购的周期大都是7天左右,属于短期货币操作。

也就是央行在国庆节前投放了数千亿,借给银行用7天来安稳过节。

等7天后,这数千亿基本就要收回去的。

这只是正常节前的货币操作而已。

本周,央行就持续多日都回到了100亿的节制日常货币操作状态,单单本周一就单日资金净回笼了1900亿元。

那些高喊大放水的大V,这下子就都完全不吱声了。

包括接下来央行如果实行降准,我个人估计舆论肯定又会沸腾,无数大V会跟7月份一样继续高呼要大放水。

不过我个人认为,7月份降准后的这两个多月的货币市场表现,已经说明,降准并不代表央行要全面大放水。

央行已经说过很多次,不搞大水漫灌,顶多就是精准滴灌,扶持中小微企业。

至于房地产市场,更加是不可能重新回到宽松状态,顶多稍微不那么收紧而已。

我们既要看央行怎么说,也要看央行怎么做。

我个人认为,当前我们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适度降准,来进行银行债务置换,是可以理解的货币操作行为。

这种情况下,降准释放的资金,主要只是帮银行进行债务置换,所以对M2数据影响不会太大。

在当前全球通胀失控加剧,原材料价格暴涨、能源价格暴涨,我们面临严重的输入性通胀。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太可能去全面大放水,这一点,我建议大家不要抱有太不切实际的幻想。

(2)美国9月通胀高于预期

再来说说美国的通胀问题。

500

今天晚上8点半,美国公布了最新的9月份CPI数据,是同比增长5.4%,高于市场预期的5.3%,比上个月小幅增长。

美国9月份CPI数据保持增长态势,是超出很多人预期。

因为9月份虽然能源价格暴涨,但这还不会直接反映在9月份CPI数据,而是要反应在10月份CPI数据。

500

美国从今年3月份通胀率首次突破2%以来,已经连续5个月通胀率高于5%。

这已经戳破美联储关于“通胀是暂时”的谎言。

但十分可笑的是,美国财长耶伦,今天还特意站出来给“通胀暂时论”加一层遮羞布。

500

耶伦说“美国的高通胀是暂时的,同时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商品短缺的问题”。

我们正常人看到这句话,都会觉得是前后矛盾。

但耶伦和美联储这些人,就是能理直气壮的说出来。

因为我们理解的“暂时”跟他们所理解的“暂时”是不一样的。

美联储鲍威尔在今年初说通胀是暂时的时候,对暂时的定义还是只有几个月,认为几个月后通胀就会回落。

但在通胀持续大半年后,鲍威尔就改口了,把通胀是暂时的这个暂时,定义为1-2年内也是暂时的。

也就是通胀即使持续个1-2年,后面回落了,那么这个通胀也是暂时的。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完全就是废话。

谁不知道通胀早晚会回落。

哪怕上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一般也是持续2-3年,会回落1-2年,再持续个2-3年,前后也就持续个10年。

按照美联储对暂时的定义,上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也一样是暂时的。

但这种暂时,除了给美国当遮羞布,有任何意义吗?

美联储现在这些人,在说到通胀问题是,都把通胀原因归咎于疫情、供应链紊乱、经济复苏导致需求增加等等。

但唯独美联储没有一个人敢承认,美联储过去18个月的疯狂大印钞跟当前全球通胀之间的关联,甚至还不断否认这种观念。

这种把头埋进沙子里当鸵鸟的行为,是完全自欺欺人的。

美国一边通过疯狂印钞,对全世界大水漫灌,疯狂把通胀输出到全世界。

美国还一边贼喊捉贼,污蔑我们输出通胀,还污蔑俄罗斯故意提高能源价格,导致能源危机出现。

但实际上,我们面对当前原材料价格暴涨、电力资源紧张、能源价格暴涨的局面,只是市场经济很自然的把通胀挡回美国。

当前我们处于历史高位的PPI,并没有传导到我们国内的CPI,是得益于我们坚持没有跟随美联储大放水。

从而把美国对我们输入的通胀,挡回美国。

这就是我去年底说过的对美国反向输入性通胀。

我们没有故意对美国输入通胀,这只是美国自己疯狂大印钞之后,我们把通胀挡回美国而已。

全球能源危机也是同理,美国是世界前三的石油出口国和天然气出口国,再加上美国有金融霸权,华尔街资本在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是呼风唤雨,对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全球能源危机的形成因素是非常多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叠加导致的一个罕见结果,我在过去半个月已经跟大家分析过很多。

包括欧洲今年普遍缺风、今年1月份欧美经历的世纪寒冬、欧洲过于激进的能源转型,导致新能源发电大幅度下降的时候,不得不紧急大幅度增加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导致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从而让能源价格暴涨。

但很显然,美联储过去18个月的疯狂印钞,让华尔街资本手握着泛滥的美元,在借助这一系列因素,疯狂炒作能源价格、炒作大宗商品价格。

所以,美国的疯狂印钞,是当前全球通胀失控,能源危机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直接的推手。

美国通过疯狂大印钞,把通胀输出到全世界。

世界所有国家,都有权利把通胀挡回美国。

当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这个能力把通胀挡回美国,这使得现在很多国家都在遭受高通胀的反噬,严重阻碍其经济发展,迫使这些国家不得不提前加息。

今年已经有13个国家进行加息。

除了俄罗斯、巴西、墨西哥这些新兴市场国家。

还包括韩国、波兰、新西兰、挪威这些发达国家。

美国不负责任的大印钞,叠加疫情这个百年大变数,直接让从2018年就开始有滞胀隐患的世界经济,加速进入到这样的滞胀危机之中。

面对这样的滞胀危机,很多人都想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大滞胀。

二者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从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已经隐约有一些传导到世界经济危机的迹象,关于这中间的传导过程,我有时间会专门来单独分析一下。

大家需要提高警惕,在当前这个多事之秋,面对这样一个滞胀隐患,还是要多一些风险意识,不能太过于盲目激进。

(3)美国今冬通胀将失控

晚上我刚看到一个新闻。

500

要是国际油价飙升突破100美元,当前世界各国的通胀都得爆炸。

这里不得不说,普京还真是能下得一手好棋的人。

当然,普京肯定要把导致能源危机的这口黑锅从身上甩下去。

因为美国才是导致这场全球能源危机的元凶。

所以普京一直强调没有把能源作为武器,不会限制石油产量推升油价暴涨。

但是呢,在美联储疯狂印钞,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之后,普京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有没有去因势利导,把这样的局面引导到对俄罗斯有利的结果。

这个我认为普京有进行因势利导的推波助澜行为,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至于普京主观上有没有更加超前的想法,就属于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且这个也没办法证伪,现在英美等国指责俄罗斯故意导致能源危机,纯属诛心言论,并没有任何证据,所以意义并不大。

重要的是当前这样一个局面,可能产生的后果,很可能是世界各国所无法承受的。

美国当前正在经历最严重的港口堵塞。

这是因为,美国圣诞采购潮,大量集装箱船蜂拥到美国港口。

500

在往常正常年份这都不算什么事。

但今年美国供应链紊乱,严重依赖于进口,再加上持续数月的港口堵塞,让这一波美国圣诞商品采购,陷入大拥堵状态。

当前美国各大零售巨头,都发出涨价警告和缺货警告。

就连耶伦今天也不得不承认未来数周美国可能出现商品短缺。

一旦商品短缺,这价格还不涨到天上去。

叠加美国今年很可能会继续面临一个世纪寒冬,以当前欧美的天然气库存,到时候天然气价格岂不是还得继续狂飙突进?

能源价格暴涨,商品短缺,这些问题,都会持续到圣诞节。

所以,美国当前徘徊在5%左右的通胀率,恐怕从下个月开始就会狂飙突进,所以今年冬天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出现一波暴涨,突破1.8%,甚至突破2%都不奇怪,这意味着而美国国债市场将出现一波价格暴跌,出现比较壮观的抛售潮。

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金融资产定价之锚。

一旦美国国债市场出现这种恐慌式抛售,会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这恐怕才是美国如此着急找我们见面的主要原因。

说白了,就是想找个大金主,来替换美联储的无限QE,让美联储能够缩减QE喘口气。

美国既不想让国债市场崩盘,还想让美联储缩减QE来维持美元信用,又想提高债务上限,来让美国政府大幅度发债维持经济运行。

就美国现在这种“好事占尽、坏事做绝”的心理和行为。

想找人接盘?让他们去做春秋大梦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