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爆火,内地拍不出这么好的扶贫纪录片?

  最近,香港电视台TVB又登上了热搜。

  这一次,引起如此广泛探讨的,不是TVB一贯广为人知的经典警匪剧集,而是一部好评无数的12集扶贫纪录片《无穷之路》

500

  首播即拿下豆瓣9.5分,《无穷之路》通过主持人陈贝儿的亲历走访,向香港人民展示了中国政府长久以来、艰苦卓绝的扶贫工作,以及最终取得的辉煌成果。

  节目收到的反响同样热烈,不少观众感叹于内地扶贫工作的艰辛伟大,为国自豪之余,纷纷洒下热泪。如潮好评更是将其誉为“本年度国内纪录片黑马”,称赞它为近年国内扶贫题材影视剧的标杆

500

  TVB镜头下的港人视角,一开始便为节目添了几分新意。曾经的香港主持一姐陈贝儿带领拍摄团队,由香港出发进入内地,一路向北,记录着中华大地上绽放的扶贫奇迹。

  节目尤以情感朴素真挚、故事性强为特点。正如简介中写道:“节目通过今昔对比,回顾以往生活条件恶劣的同时,呈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无穷之路》其名,一语双关,不仅是指扶贫过程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更寄托着我国社会乃至人类世界“消除贫困”的终极理想。

  为了探寻成果,四人行的摄制组就这样出发,走访了10个深度贫困地区案例,拉近观众和贫困地区人民的距离。

  其中一集,拍摄组来到了位于黄土高原的西海固,这里1972年就被联合国粮食署评为地球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曾经的西海固,十年久旱、颗粒无收,农民为求生存盲目开垦,令本就恶劣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陷入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500

  《山海情》中的“吊庄移民”的主题故事就在此处上演,而《无穷之路》节目组的造访,则是为大家讲述了这些故事中更为细微、具体的后续。

  西海固红河村居民王占林,一辈子未曾离开过村庄,他告诉贝儿姐,自己几十年来一直靠种玉米为生,温饱都保不住,日子从未好过。

500

  自从国家大力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福建省一直对口支援宁夏,大量农业专家组成调研团义务来到西海固,帮助当地农民实现脱贫。

  节目中采访的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张教授就是专家组的一员,他每年都来西海固好几趟,他讲道:过去黄土高原环境人口聚集,生态环境被破坏殆尽。政府为解决生态问题,先后在西海固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移民工程,等到农民离开后,便通过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又组织留下的人植草造林,如今的西海固的环境已经天翻地覆。

500

  那么像王占林这些留下来的村民该如何脱贫呢?专家团会为西海固的每户村民量身定制种植方案。比如生态环境改善之前,王占林从未想过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竟能种下苹果树。

  如今降雨量大大增加,张教授信心十足地告诉贝儿姐:“很多树种及品种我们都可以扎根下来了。水源一到,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除了改种苹果树,贝儿姐还发现,苹果树林的土壤里,还种下了大豆。对此,张教授向她解释,这恰恰是关键之处,因为大豆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土壤的肥料,同时又形成一个小气候,果园内的湿度会因此增加。

500

  这些专业知识,是王大叔这些普通农民不具备的。得益于专家的帮扶,他们的种植技能、生活情况正在不断改善:如今整个西海固重拾生气,红河镇七万亩农田已经遍布红苹果,当地农民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此外,贝儿姐还发现村民们多种植板蓝根。这来自于专家们为当地农民算的一笔贴心账:种草药比先前种土豆的经济价值高多了,农民种一亩药材,能有一千五百块钱左右的收入,减去成本,一亩地最少能赚三四百块钱。

  这一集的末尾,张教授与陈贝儿漫步在美丽的乡间,向她点出了国家扶贫工作在西海固地区的根本策略:生态扶贫。现在不仅解决了贫困问题,而且将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500

  俗话说,治贫先重教。在另外一集中,拍摄组则把镜头聚焦在教育问题上,来到了云南怒江州一所辍学青少年职业培训学校

  这所学校已开办两年,学生们都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的根本没上过学,有的是读了一小会便放弃,转而回去耕田或打工。面对这些难缠的学生,任教老师的处境颇为尴尬。节目组更是直言不讳:无论老师如何用心,换来的多数是挫败感。

  贝儿姐采访了不少学生是否想过逃学,他们都表示,因为不习惯于管束,产生那种想法是一定的。在这里,翻墙逃课、制造麻烦差不多是每位顽皮学生的“基本功”。

  然而贝儿姐更有感于老师对这群孩子的视如己出。

500

  当任教老师胡丽梅被问起,是否有过“怎么说了那么多次你都听不懂”这样的感受,胡老师摇摇头,转而讲起了这些小孩子天真的一面:他们有个性、有脾气、不简单。

  胡丽梅老师看得很开,她语重心长地表示:自己早已把留守在校任教当做是自己的职责。

  “我们就是边疆的人,我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如果我们不去做,谁还去做?”

500

  她从未因学生的顽劣而失望,相反,一旦他们发生了改变,那对于她来说,那种通过教书育人产生的骄傲溢于言表。

  比如镜头下有些内向的福记华,他在贝儿姐的热情问候下,承认自己不喜欢读书、爱顶嘴、很捣乱,对一旁的老师充满歉意。老师却丝毫没有责怪之意,反而是对他近段时间的改变尤其上心,夸奖他这段时间用心了,知道想要什么了。

  每个学生从入学到如今的变化,对胡丽梅老师而言是如数家珍,比如曾经是翻墙高手的福平林,现在居然有着一手好茶艺。

500

  这所学校对于女孩的意义则更为重大。胡老师介绍道,在她与刚入学的女生交流的时候,问及毕业之后的打算,绝大多数的女孩只有嫁人这个唯一的答案。

  所幸的是,这样的回答在她们的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胡丽梅老师最疼爱的学生,傈僳族的阿恰达,爱上了学校开设的烹饪班。如今她已成为学校食堂不可或缺的一名炒菜能手。每被旁人称赞做饭好吃,她就显得十分高兴。

  当被贝儿姐问及“你长大后有什么计划”之时,阿恰达的回答再也不是嫁人。小女孩天真烂漫的脸上,流露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于是她答道:

  “我现在就喜欢做菜。长大了想当一名厨师,然后就自己开个饭店。”

500

  最后,深受触动的贝儿姐,向胡丽梅老师灵魂发问道,对你来说,这个不止是一份工作吧?胡丽梅老师郑重地点了点头,她说她再也不希望,这群孩子的孩子,再经历如他们一样的失学、辍学了。

  现实是严峻的,如果不接受教育,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将失去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如果接受教育后,怀抱着更强的上进心,未来便会愈发光明。

500

  《无穷之路》同以往同类题材的纪录片相比,确实有很大不同。它从村民的真实生活切入,通过聊天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扶贫前后生活的变化。

  同满是数字的报道相比,更能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扶贫成果,打消质疑者的顾虑。

  优美的风景、亲和的主持风格、流畅的剪辑和轻松的音乐,以及朴实的村民和扶贫的成果,都是《无穷之路》这部纪录片的精彩之处,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再加上没有刻意煽情,从香港的角度而言,叙述呈现更加客观,让不少观众称赞,感受到了制作的诚意满满。

500

  可是,在翻看《无穷之路》的评论区时,却发现有不少人夸完后,马上触发反思技能,踩几脚内地的拍摄水平。

500

  有的说大陆电视台都被吊打了,经费应该全都拨给TVB。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观众更加偏爱这种亲和力强的纪录片,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然而,还有的人说内地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扶贫纪录片会让香港捷足先登;有的感慨内地为什么拍不出这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纪录片;有的还夸赞起了主持人吃苦耐劳,因为很少有人登上悬崖天梯……

  先不说内地拍了多少扶贫相关纪录片,涵盖各大类型,没有“捷足先登”一说,强有力的纪录片其实比比皆是;就是登上天梯这件事,央视不少记者,只要采访,就一定上去过。

500

  《无穷之路》和内地的纪录片相比,其实是各有千秋:

  《无穷之路》更偏亲和力和感染力,还原度高,更加真实,但制作有些粗糙,展示的内容相对来说都比较浅显,对那些比较了解扶贫的观众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启迪意义,但因为其访谈性质的风格,整体来说更令人感动

  而内地的一些扶贫纪录片在叙事上比较宏大,注重前因后果,对于扶贫的手段和成果描绘更加直观,更具有系统性,选取的例子都很具有代表性,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重复,更能给观众启发、教育意义。

  去年人民日报社出品了三集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这部片子只有3集,分别是《减贫之路》《扶贫智慧》《志启未来》。每集只有40分钟,但却选取了11个省21个扶贫案例,需要很强的叙事功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突出主题。

500

  纪录片选取了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作为开篇,这是整个扶贫开发的起点,是蝴蝶翅膀的那一下扇动。

  赤溪,是福建省宁德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由于位置偏远,处于大山深处,村里的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生活。

  许多人的家,都“挂”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腰上,进出村子唯一的路,是盘踞在山间的一条羊肠小道。一旦有人得了急病,根本来不及救治。

  40多年前的一个深夜里,一位村民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妻子因为难产来不及送医而去世。

500

  1984年,时任福鼎市委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走进了赤溪村,发现这里贫困的景象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一户人家里,没能有一只像样的碗;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连件像样的遮体的衣服都没有;狭窄的山路别说过车,就连人走上去都颤颤巍巍……

  这些触目惊心的场面,令王绍据无法入睡,他连夜写了一封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稿件,描述了这里的贫困状况:

  “他们祖祖辈辈吃番薯度日,偶尔到外地买几斤大米,只能在春节吃两顿,或供妇女‘坐月子’吃几天。

  他们的身上穿的破破烂烂,有的人买不起鞋子而光着脚板,他们的文化水平更低……”

500

  稿件写好后,有人给他泼冷水,说他是给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抹黑。

  但王绍据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把稿件投给了《人民日报》。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1984年6月24日,这封信被刊登在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上,并且还配发了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号召全国人民关注贫困群众。

  “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要求我们同时看到另一方面,这就是农村尚有局部地区和少数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领导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00

  文章发出后,立刻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王绍据收到了来自24个省区市的数千封来信,有要求代转粮票、布票、油票和现金的,甚至还有想来赤溪村落户,参与当地建设的。

  当时,全国各地扶贫举措基本一致,那就是送钱、送物。福鼎县各个部门开始筹集资金,为村民们平均每户送上3只羊,以及一些树苗、鸡苗。

  然而这种救济式扶贫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枯死的树,煮熟的鸡,有钱就花,没钱就躺……

  “输血”不治本,“穷根”依然在。贫穷带来的不光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更有难以摆脱的精神痛苦。

  于是,198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一场以转变思想观念为突破口的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500

  在历经了10年“输血”就地扶贫,10年“换血”搬迁扶贫,和10年的“造血”产业扶贫,赤溪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事业,终于有了巨大的转变和收获:

  赤溪村人均纯收入从1984年的166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18305元;人均住房面积从8.4平方米的茅草屋升级为42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房”;

  村内生活配套、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一应俱全;而村财收入也从1984年的负债10多万元,到2018年实现了村财收入100万元。

  赤溪村的成功,引发了一场跨世纪的“挪穷窝”、“拔穷根”的脱贫行动。而赤溪村的改变,也改写了扶贫开发的历史。

500

  从赤溪村成功的案例,可以总结出几个要点:

  一是要实事求是,正视贫困,对扶贫工作进行高度肯定;

  二是“挪穷窝、移穷根”,不光要进行搬迁,还要进行思想上的改变,因此一定要重视教育;

  三是除了“输血”,还要“造血”,扶贫的重点,是要让贫困人民有能够自力更生的产业;

  四是树立典范,扩大范围,传授经验,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五是将扶贫工作同当今具有时代感的问题相结合,比如环保、人文关怀等等,与时俱进。

500

  在讲完赤溪村后,《中国扶贫在路上》的内容,都是从各个角度,通过不同的例子来阐述论证这些要点:

  比如湘西的十八洞村,因为土地匮乏,发展农业是很大的难题。扶贫工作组经过调查,发现其附近经济发达的一些农村,田地因为不少人外出务工所以荒废了。所以设计了一出“借鸡生蛋”,租用别人的土地,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很快就取得了成功,被称为“飞地经济”

  再比如贵州省丹寨县排莫村,这里的男人大多数外出务工,只留下女人在家。2016年起,电商改变了这些留守妇女的生活。当地大力发展蜡染这门传统手艺,很快随着销路打开,这些女人成了排莫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

  稻城亚丁的村民,靠着旅游扶贫发家致富;新疆的牧民靠着种植甘草,供给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好日子,并且改造、绿化沙漠……

  多种多样的扶贫方式,各式各样的展现角度,为观众描绘了宏大而又细微的扶贫事业。

500

  同《中国扶贫在路上》相比,《无穷之路》其实是讨论了其中的一部分。《无穷之路》中展现了脱贫前后的变化,而《中国扶贫在路上》则更多展现了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除了《中国扶贫在路上》这种汇集性质的纪录片外,内地还有各式各样风格的纪录片:

  比如湖南卫视出品的《扶贫村里的年轻人》,以90后村官为视角,展现了扶贫的生活和村官的努力,通过年轻化的人物和综艺化的后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注扶贫攻坚;

  比如CCTV-7播出的《扶贫周记》,摄制组三人连续几年来到广西省田东县,每次蹲点半年,和当地的村民同吃同住,展现村民在脱贫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扶贫给当地带来的变化,不少人还把它当成了连续剧,关注着村民的生活后续;

  还有专攻地方的《我的扶贫年》,以东北地区为视角,《同饮一江水》,以两广地区为视角的片子,贴合各地观众,展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500

  内地并非没有好的纪录片,扶贫作品更是琳琅满目。而《无穷之路》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除了其独特的风格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是由香港方面制作的。

  在国安法实施后,TVB派出的团队,对内地扶贫工作进行深入报道,是消除香港民众对内地误解偏见的重要举措。

  与其说我们在看《无穷之路》中的扶贫现状,不如说是在看香港人看待、讲述内地扶贫的态度。

  这部《无穷之路》,虽然有诸多瑕疵,但却没有进行抹黑,也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实事求是,与过去几年乌烟瘴气的外媒报道对比强烈。其接地气、不煽情、不凝重,让观众们既能感受到扶贫的艰难,也能感受到未来的光明。

  不少香港观众看完了以后,也都赞叹着扶贫工作的伟大与艰辛。

  这就是《无穷之路》这部片子,最大的价值与分量。

500

  参考资料:

  纪录片《无穷之路》

  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