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裔或者说中国人的种族歧视与发展水平差距成正比

有一个概念我觉得需要说一下,就是国外对亚裔的歧视,觉得亚裔就是数学好,矮小瘦弱,没有风趣幽默之类的个人魅力,缺乏性吸引力这些刻板印象,并不是国外都这样,而是主要存在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语文化圈,其他国家只不过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歧视文化输出的影响,总之对亚裔的态度是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的。

如果在一个国家普遍存在对亚裔的歧视,歧视就是从心底不认为亚裔种族和我是平等的人,那会不自觉的把被歧视的种族形象刻板化,资源化。亚裔种族并不是平等的人,而只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亚裔女适合作为性和婚姻资源,可以谈恋爱和结婚,而亚裔男适合作为劳动力资源,既然是劳动力资源,那就在形象上就只是个无趣的劳动工具人,肯定不适合恋爱和结婚了,所以对亚裔歧视越严重的地方,亚裔男子或者说华裔男子找当地女朋友和老婆越是困难。

这种歧视总体来说,我的个人观点,对亚裔的歧视程度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歧视的程度是分等级的。

歧视亚裔的现象在盎格鲁-撒克逊系国家最为严重,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这些国家可以认为是歧视的第一等级;

中国人向这些国家移民很多,但是却极少看到有中国男子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当地女孩,我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都有同学,没有任何人有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当地女朋友,有的甚至现在还单身,当然这可能是样本量比较小,但是总体确实很困难。

第二等级是类似北欧国家,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这样的国家,我认识的人里面,有一个就交过法国女朋友,还有一个人的儿子在奥地利,女朋友也是奥地利人。大家总体感觉,在恋爱结婚方面,欧洲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度要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地方低一些。

另外欧洲人里面,北欧国家似乎对中国人歧视度还要高一点,有点朝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看齐的意思,这个是个人体会,北欧国家在政治上也的确更反华,我觉得也是有民意基础的,就看大家更多的观点了。

第三等级是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东欧国家;

在歧视程度排第三等级的国家,对亚裔的歧视其实就轻的多了,中国男人找个俄罗斯,乌克兰,塞尔维亚,白俄罗斯,波兰之类国家的女朋友,并不会说就特别意外或者罕见,他们对亚裔或者说对华裔的歧视相对就轻很多,我国东北地区去俄罗斯远东种地的农民都有娶当地俄罗斯老婆的,应该说东欧国家,俄罗斯人,在看待中国人的态度上相对更倾向于平等。

第四等级是拉美国家,中东国家(伊朗,沙特,埃及等),非洲国家,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

这些国家相比第三等级的国家就更难说歧视亚裔了,像拉美是人种大杂烩,黑人,白人,土著各种混血,很多国家的人口带有大量的印第安人血统,巴西还有一百多万日裔,实际上也大量混血了。华人男子和拉美女孩,不管是墨西哥,委内瑞拉还是巴西的女孩子结婚生子,都是正常的事情,至于中东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南亚国家,中国人在当地还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在婚恋方面谈不上歧视。

最后第五等级是同一人种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由于都是黄种人,也就谈不上人种间的歧视。

因此在全球范围来看,越是国力强,越是白人,越是盎格鲁-撒克逊的国家越是歧视亚裔和华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华人男子在这些国家找女朋友越是困难。

像英语圈国家就是全球歧视亚裔程度的顶峰,此种现象我觉得

一是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方面领先我国最多,加拿大,美国,澳洲都是华人的主要移民目的国家,这个是硬实力的差距。

二是跟英语国家的文化环境里面,丑化和歧视亚裔的文化作品最多,影响力最大有关系,而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极大的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作品的影响,而我国在软实力传播方面还影响不到全球,中国的娱乐明星,电影作品和运动员全球影响力还不够,无法对冲其思想影响。

眯眯眼的歧视性手势,傅满洲,ching-chong的古怪发音,乃至于美国的《排华法案》,都是来自于英语文化圈,实际上加拿大也出台过《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The Chinese Immigration Act, 1923) 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针对特定人种入境的法案,事实上也可以看成是排华法案。傅满洲这个角色是来自英国作家的小说,后来美国的漫威进一步改编成了漫画。

而这些来自英语文化圈的歧视亚裔文化,也会随着其强大的软实力传播和外溢,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总的来说,全球各地对亚裔的态度具备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这是一个事实。

总之,不要接受亚裔在个人魅力方面没有吸引力的种族歧视设定,这跟硬实力和软实力有很大关系,中国继续发展下去,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扭转和改变的。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