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艰难决策,到打出国威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整整70年前的10月19日,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出国作战去消灭恶霸、流氓和海盗们!

70年前,鸭绿江边战火纷飞,“三八线”上硝烟弥漫。

为了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到1951年6月,历时七个多月中,我志愿军即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许许多多的英雄包括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500

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

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是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遇到重大挑战时,人民军队没有退路,必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9月,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朝鲜半岛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

500

9月22日,美国军队轰炸中国城市安东,投掷12枚重磅炸弹,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请他通过印度总理尼赫鲁把中国政府的态度转告给美国,再次向美国当局发出了严正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朝鲜”的急电,美国国务院在华盛顿时间10月3日深夜就收到了。

然而,美国当局把周恩来的严正警告视为恫吓,是中国政府的虚张声势,是为挽救北朝鲜政权而进行的外交努力的一部分。

他们判定,中国在军事上不具备单独进行干涉的能力,不会冒险插手解决朝鲜问题,不敢同组织有序的美国三军进行较量。

500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认为,这都是外交辞令,外交上下的一盘棋,他根本不理睬,照样向鸭绿江前面挺进。

同样是在10月3日,毛泽东收到了一封由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写的求援信。

500

信中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尽管毛泽东对出兵朝鲜有思想准备,但是要使一个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美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略。

新中国历经百余年动荡不安,一穷二白,几十年的战争创伤还未平复。中国人民渴求和平的环境,集中精力恢复国家建设。

然而当战火烧到中国大门口,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也不得不根据局势的变化做出重大的战略抉择。

虽然毛泽东曾说,对朝鲜不能不帮,但真到了出兵决策的那一刻,仍然难以做出选择。

没有充分胜利的把握,出兵还是不出兵?

毛泽东思之再三,夜不能寐。

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讲过这个话,说是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毛主席有两件事是很难下决心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出兵朝鲜问题,另一件事就是1946年同国民党决裂的问题。

1950年10月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

彭老总到了会场,他就坐在高岗旁边,问高岗,说怎么大家还开会?不是抗美援朝已经定了,还讨论什么。

高岗就说有不同的意见。

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散会后,毛泽东对彭德怀说,明天上午请你到我这里来,我们俩单独交换一下意见。

下榻北京饭店后,彭德怀彻夜未眠。

在深沉的夜色中,毛泽东在会上最后讲的几句话反反复复浮现在彭德怀的脑海里,多年戎马生涯的直觉告诉他:美国侵占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

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

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战争已迫在眉睫。雄鸡唱白,艰难的一夜之后,彭德怀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支持毛泽东出兵援助朝鲜的一边。

10月5日上午,毛泽东派邓小平把彭德怀接到中南海,希望会前先听听他的个人意见。两个人边吃边谈,毛主席谈到朝鲜问题以后,彭老总只说了一句话“打”。

毛主席一听突然出现一个打字,他心里就有底了。

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

10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进行。

会上仍有人主张不出兵或晚出兵,甚至建议摆出出兵的架势,把美军吓退。

轮到彭德怀发言时,身经百战的他一语道破实质。

在这个会议上,彭老总首先说,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我们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

如果让美国占领了整个朝鲜,将来的问题更复杂。与其晚打不如早打,打烂了我们再建设。

后来,彭德怀在自述中记录下了那天的发言。

他形象地比喻说:“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经过充分讨论,权衡了利弊、分析研究了参战的困难和有利条件后,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500

1950年10月8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这份命令明确指出: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由第13兵团及所属之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组成。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切后方工作供应,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调度指挥。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德怀当时在中央的职务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

20多年南征北战,从反“围剿”到长征,到抗战期间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的横扫西北,立下赫赫战功!

毛泽东专门为他写下了传诵一时的诗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尽管这一次出征与以往不同,尽管对手是实力强劲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尽管这必将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战争,但52岁的彭德怀却抱定必胜的信念,无惧、无畏!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大军入朝。

然而,就在此时,彭德怀却突然收到了毛泽东的紧急电报。

电报中,毛泽东不仅要求大军按兵不动,还要求彭德怀和高岗紧急返京。出国作战的命令刚刚下达,紧要关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1950年10月13日,彭德怀、高岗紧急飞回北京,才弄清原委。

原来,被寄予厚望的苏军空中掩护落空了。

斯大林突然变卦,暂缓提供原先承诺的空中掩护,而只提供飞机、坦克、大炮等方面的装备援助。

如果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志愿军就会暴露在美国强大的空中火力之下。

这时候高岗和彭德怀都是已经在东北,又召回来,政治局再研究。

毛主席问彭德怀能不能打,彭德怀说也能打。

当天,毛泽东致电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并转告斯大林。

500

在分析了各方面利弊之后,电文中明确提出:“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就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下决心援朝作战并日夜筹备大军入朝之际,美国也在多方搜集中苏等各方面的情报,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中国或苏联会出兵朝鲜吗?

500

事实上,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国军事情报机关,都将中苏是否出兵朝鲜当成了头等大事。

为此,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亲自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会晤。其实杜鲁门就两件事,中国人到底会不会参战?

500

麦克阿瑟给他一个保证:第一,中国人不会参战;第二,中国按现在的军力即使参战了,我也能打赢。

会谈两天后,杜鲁门总统在旧金山发表广播演说:朝鲜共产党人有效的抵抗力量不久必将告终。美国政府低估了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的决心和力量。

此时此刻,鸭绿江北岸,2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连同他们的统帅,早已整装待发。

500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宣誓照片

10月15日深夜,第42军军长吴瑞林接到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一封加急电报:同意第42军先头部队16日夜渡过鸭绿江,迅速向长津湖地区集结。

500

吴瑞林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第42军刚集结于中朝边境时,吴瑞林就秘密带领作战处长、侦察处长,装扮成火车司机,到朝鲜境内侦察地形。

在疾驰的火车上,吴瑞林发现江面上居然有人涉水过江,这让他萌发了在鸭绿江辑安(今集安)口岸铺设水下桥的想法。

时任第42军政治部干事武际良回忆:

500

吴瑞林军长挽起裤子来,就到江里头去蹚,有一天在那里逛,他发现了大条石,青石头堆得像小山似的,就把所有的石头条子都拉到鸭绿江,铺了这个水面下桥。

经过工兵的反复试验,全长375米的水下桥顺利完工,吴瑞林亲自驾驶中型吉普车通过并成功验收。

水下桥的建成既能保证部队顺利过江,又能防止美军空袭。

10月16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先头部队在副师长肖剑飞的带领下,率先从辑安(今集安)秘密渡江,进入朝鲜。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及炮兵部队20多万大军,按照预定计划,从中朝边境的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及辑安渡口,开始跨过鸭绿江,秘密入朝。

500

为了保持入朝部队的隐蔽性,每天部队的渡江行动从18点30分开始,到第二天凌晨4点结束,5点前全部隐蔽完毕。

志愿军过江进入朝鲜后,一律采取夜间行军。大军跨江入境,掌握制空权的美军却罕有察觉,这还要得益于志愿军的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

由于行动隐蔽,伪装巧妙,直到入朝6天后,美军才侦察到有一支大约5万人的军队在向南开进。

而为会见朝鲜金日成首相,尽早掌握全局,上任仅仅12天的志愿军统帅彭德怀,先于大部队之前几个小时,便踏上了出国作战的征程。

1950年10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占领平壤。

随即兵分多路,继续向朝鲜北部边境快速推进,企图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

占领平壤后,麦克阿瑟狂妄地宣称:“平壤是敌人的首都,它的陷落象征着北朝鲜的彻底失败。”

500

然而,这个结论下得太早了。

一直误判战局的麦克阿瑟不会想到,他口中不敢贸然渡江的中国军队早已引弓待发,将矛头瞄准了贸然北进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随后即将发生的一系列战事,不仅会让他跌入人生谷底,还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朝鲜战争并没有结束,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帷幕正在拉开。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面对强大的作战对象、陌生的作战环境和严酷的作战条件,与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锤炼出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革命精神;

上下同心、坚守阵地、决不后退半步的上甘岭精神;

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绝不低头,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精神;

敢于亮剑、勇于胜利、无畏生死的“空中拼刺刀”精神;

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让对手百思不得其解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核。

在长津湖、龙源里、松骨峰、大同江、上甘岭……志愿军战士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浴血奋战,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面对敌人飞机的密集轰炸,志愿军坚守阵地,决不后退一步。

在朝鲜上空,志愿军空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中力量,两国空军作战实力悬殊。

一群年轻的共和国雄鹰,凭借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战法,不断在实战中书写传奇,取得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战绩,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前面所说到的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许多的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

正是这些人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世界头号强国击退,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格和必胜信念。

500

美军在回忆文章中写到:中国士兵是顽强的敌人,他们虽然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的粉……

但是,他们永远向前作战,奋不顾身……

战后,美军对志愿军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围歼机械化部队的军队,步兵战术堪称巅峰,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奇迹。

纪念战争是为了珍爱和平,纪念英雄是为了守护正义。

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一个敢于亮剑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世界上赢得尊严。

英雄们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正如矗立在民族复兴航程中的灯塔与坐标,召唤着中华儿女在逐梦路上奋勇前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词不长,却成为新中国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这首歌词是首批入朝官兵中的一名指导员写的出征诗。

500

时任炮1师第26团第5连指导员 麻扶摇(生前采访):在入朝前半个月,开誓师大会,我很受教育。一天晚上,拿笔就写:

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

打败美帝野心狼!

如今,上述歌词更加适用!

往期推荐

“勿谓言之不预”再现,台毒大恐慌

“大跃进的真相”(一)

初心、国庆节:导师一生的两件事

红色特工与九死一生的红军(一)

受降日、远征军和要不回来的外蒙古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