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元的冰块,山姆卖的究竟是“高端工艺”还是“智商税”?

500

近日,山姆会员商店一款售价22.8元的2公斤装“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引发热议。

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冻制2公斤冰块大约需要4瓶500毫升的农夫山泉瓶装水,按市价计算成本仅8元左右,而山姆的定价却高出数倍。

面对质疑,山姆客服回应称,该产品采用“24至32小时超低速冻结工艺”,冰晶结构更致密,融化速度比普通冰块慢20%,适合户外露营或调酒等场景。

然而,消费者似乎并不完全买账,争议的焦点在于:这样的工艺提升,是否值得近4倍的溢价?  

事实上,市场上普通食用冰的成本大约在0.5元/公斤,而山姆的这款冰块单价高达11.4元/公斤,溢价超过20倍。有业内人士指出,超低速冻结工艺虽然能提升冰块品质,但实际融化速度的差异可能远低于宣传的20%。此外,该产品由农夫山泉专供山姆,属于渠道定制商品,消费者几乎没有替代选择,这也让部分人质疑山姆是否利用会员制优势抬高价格。  

支持者则认为,这款冰块解决了家庭自制冰易碎、融化快的问题,尤其适合追求便捷的高收入人群。山姆的会员中,63%家庭月收入超过3万元,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更看重品质和体验。有消费者反馈,这款冰确实比自制的更耐用,尤其在制作冰咖啡或调酒时效果更好。但反对者反驳称,类似的不规则冰块完全可以用硅胶模具低成本复刻,而所谓的“慢融”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明显。  

这场争议背后,也反映出零售行业企业越来越喜欢用“技术叙事”为商品赋予溢价空间。然而,当工艺升级的实际效果难以被普通消费者感知时,高价是否合理就成了一个问题。山姆或许可以辩解其定位高端,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更透明的成本公示和第三方验证,而非模糊的营销话术。毕竟,在信息越来越对称的时代,仅靠“精致生活”的故事,恐怕很难长久说服精明的消费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