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们应当尽量多地“利用”“使用”老人,不要把他们当“老小孩”养

【本文来自《如何看待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前,冒着高温随着儿子前往某餐厅出席开业典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杨少华昨天上午还在参加剪彩活动,中午安详离世,没有痛苦。我看有人指责他的儿子们直到最后一刻还在用杨少华赚钱,那样的念头难免闪现,但还是不要发挥了吧。

我倒是觉得杨少华可能很愿意去给一家新开的餐厅剪彩,人活到最后一刻还能参与社会,帮助亲人,这是莫大的幸福,比蜷缩在家里“享清福”更有意思。

人到老了,亲情和故友之情最为珍贵,能对亲人和社会有用,而不完全是累赘,是莫大的心理安慰。杨少华在我看来是走得最安详、最幸福、也最自然的老人之一,他没有痛苦和恐惧,在与亲人的正常相处中轻轻推开一扇门,就像出差远行一般去了另一个世界,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西归。

老胡倒是觉得,子女们应当尽量多地“利用”“使用”老人,不要把他们当“老小孩”养。

社会也需要把“银发经济”不断扩充内容。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老人参与社会并且以各种方式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这应当成为新的倡导。他们不是要与年轻人抢资源,而是帮着给年轻人主导的世界减少负担,甚至增光添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