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最亮的星!三款歼-20同时上阵,全球最强五代机家族现身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炮口风暴

还有大惊喜?“粗脖子”的歼-20A、双座型的歼-20S公开亮相!阅兵彩排中,这两位神秘嘉宾已经提前进入空中编队。有网络照片显示,空军进行九三大阅兵的空中彩排训练编队中,出现了歼-20A和歼-20S的身影。这两款最新的五代机的涂装已从最初的“黄皮机”状态,过渡至服役状态的低可视化涂装。

500

在一个五机编队中,领头的一架歼-20双座机和后面2架歼-20A采用了黑色为主基调的涂装颜色,与最后2架涂装颜色为银灰色的歼-20有所区分。(图源见水印)

综合现有信息来看,歼-20A是歼-20隐身战斗机的升级版,主要改进内容:一是航发系统,使用最新型的涡扇-15的发动机取代涡扇-10C发动机,提升了动力系统与热管理系统效能。二是气动布局,针对座舱背部脊线进行了优化处理。三是航电系统与机电系统,诸如光电瞄准系统、电子战系统、火控系统(机载雷达与火控计算机)等得到改进,技术性能释放会更加充分。

500

按照分步走的设计思想,歼-20战斗机早期采用了比较成熟的俄制三姨夫发动机,同时小幅改进型改用了国产“太行”涡扇-10C发动机,最终完善的航发系统重任落在了涡扇-15的身上。歼-20A在装备涡扇-15发动机以后,会显著提高该机的飞行与机动能力,会获得完整的超声速巡航能力,在遂行常态化警巡、制空拦截等任务时,响应能力更为迅捷。

500

动力与热管理系统是一种综合机电系统,对提升战斗机性能和降低成本起着关键作用,其将传统上分立的辅助动力系统、应急动力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的热管理功能综合为一个系统。与传统机电系统相比,这种系统中同一涡轮机械既用于辅助动力系统和应急动力系统发电,又用于环境控制系统冷却和热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系统质量和体积,还能提高可靠性与效率,此外又降低了成本。

歼-20A座舱背部脊线的变化,网友戏称为“粗脖子”,从气动力的角度来讲,通过对座舱背部脊线进行加高设计,同时对座舱构型开展优化,可有效降低其跨声速阻力,这个设计思路与沈阳所对歼-35战斗机的改进属于同一技术路径。在权威资料中强调,依靠上述方式,可让载机收获10%的减阻效益。

500

航电系统方面,歼-20A的光电瞄准系统与电子战系统经过了大幅度升级,火控系统与机载雷达,以及计算机与处理能力已经大幅增强,能够根据目标和载机的参数及武器的弹道参数,更快解算给出武器的瞄准信息,让歼-20A在“生死关键20秒”中占据先手。

机载雷达,这向来是一个热门话题,歼-20的机载雷达系统应该采用了最新型氮化镓,探测范围和作战性能有成倍增长。有源相控阵雷达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目前已发展出了4代。第一代以硅(Si)为代表。第二代由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构成。第三代则是以氮化镓、碳化硅(SiC)为主。第四代以氮化铝(AIN)、氧化镓(Ga203)、金刚石(Diamond)为代表。目前处于主流地位的是第三代氮化镓功率器件,其功率密度比砷化镓器件高十倍,直接结果就是雷达尺寸更小、输出功率更大、探测距离更远。

500

氮化镓收发组件(T/R)的效率可达84%左右,而砷化镓T/R组件的效率仅为30%左右。更高的模块效率,意味着消耗相同的能量下,氮化镓T/R模块产生的输出信号功率更强,热量更少。目前美军列装的F-22A和F-35系列机载雷达T/R组件均为砷化镓,因此自然要逊色于采用氮化镓收发组件的歼-20机载雷达。

500

歼-20A的整流罩有明显变化,已经采用了新一代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相较歼-20必然有着质的提升,保守估计也有500千米左右,确保能够引导远程空空导弹对敌开展打击。

历经一系列升级后,歼-20A已经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而歼-20S双座型的改变更大,歼-20S双座战斗机并不是战斗教练机,而是一款纯粹的双座战斗机。歼-20S与歼-20A的关系,似乎相当于歼-16和歼-11BG。

500

歼-20S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重型、双座、多用途隐身战斗机,具有优异的中远程制空作战能力和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配备有高度感知能力的各类先进传感器,具有突出的态势感知、电子干扰和战术指挥控制能力。具备空中指挥能力,具有与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能够控制多架无人机。

在战时,一个歼-20S作战单元,包括1架歼-20S双座战机和2~3架隐身无人机组成的作战编队。歼-20S隐身战机位于敌防空系统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作为指挥机。隐身无人机处于歼-20的监控空域,可深入敌防区,对敌地面纵深高价值目标,如防空预警雷达、敌指挥所、机场进行攻击。

500

在数据链支持下,歼-20S和无人机可以协同来完成信息获取、战术决策、指挥引导、武器发射和武器制导等作战过程,这是目前全球最强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家族。这意味着中国在发展隐身战斗机和未来空中作战模式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实现了对美俄等航空强国的碾压式超越。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