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爆炸理论“破产”,如何评价资源紧张程度?

自古以来,担忧人口过多的大有人在。200年前当时世界人口只有10亿人,那时候马尔萨斯就认为人口的增长会快于粮食的增长,所以人口如果继续迅猛增长的话,将会导致饥荒和战争发生的风险增加。

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跟当年相比,全球人口目前是80亿,是原来的这种七八倍,但是我们的衣食住行比过去都要好,我们的人均寿命更长,科学技术更发达。而这些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跟我们人口的增长其实是密切相关的。因为随着人口数量增加,需求上升催生着技术进步。

我们生活在了历史上最富裕、技术水平最发达的一个时期,可以这么说,马尔萨斯当年的预计现如今完全破产掉了。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一想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那么人口如果继续像20世纪以来高速的增长下去,会不会出现资源短缺的问题呢?

首先,就我们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来看,世界人口的生育率已经大幅下降,已接近更替水平,未来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其总和生育率降到2.1以下并不是没有可能。其次,担心自然资源枯竭而认为人口过剩的观念在1970 年代曾盛行全球。如果没有新的储量发现,按当前开采速度,石油会在54年后枯竭。

但这个数字在 1980 年是32年。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石油开采量不断增加,但探明储量的增加速度总体上却快于开采速度。总的看来,资源在短期内还未稀缺到严重影响生活方式的程度。现在世界人口翻了一番,类似的言论却渐行渐远。

所以说担忧人口持续高速增长和资源将会枯竭本就是杞人忧天。另外,“资源”它是一个动态的在不断改变的概念。5000年以前人类使用木材作为能源,3600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煤炭,19世纪中叶,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作为能源的工业化应用。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这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到核能时代。

进入到新世纪,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兴未艾,未来新的“资源”等待着人类的发现。

那么我们怎么去衡量这个资源呢?一个比较好的判断就是说看我们花出去的钱到底有多少去买自然资源?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比如说我花5000元买一部手机,那可以算一下手机里面的铜铁等自然资源多少钱?还有像北京上海的房子假如两千万,那这套房子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比如钢筋水泥又值几个钱呢?其实花在这方面上的钱的比例是很低的。

那为何北京上海的房子会那么贵呢?这并不是因为本身这块土地值多少钱,而是因为人聚集在此地使得这块土地很值钱。

还有一种就是服务。比如我去听音乐会,去上学,去旅游,这个过程中耗费多少自然资源?这个占比基本都可以算出来,相信和之前所述一样,在资源方面的花费占比是很少的。

所以归根结底人的价值是要远远大于资源价值。如果宏观计算一下,其实一个便捷的办法就看我们的整个GDP有多少是来自于自然资源的增加值。因为自然资源增加值已经自然反映了资源的紧张程度。

那么这个比例是多少呢?从全世界来看这个比例大概就是不到5%。而且这个趋势在未来还可能继续降低。

也就是说过去几十年来并没有因为人口的增长使得自然资源对商品总价值的占比变高。所以这个是一个更可靠的一个指标,它充分反映了你的这种资源的紧张程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