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饭菜变毒源,彩绘颜料进入身体,危害到底有多大?

文/陈根

谁能想到,孩子吃饭也能吃出重金属中毒?甘肃天水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的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

多名幼儿血铅超标,最后竟然查出是因为饭菜里加了彩绘颜料。也就是说,不是环境污染、玩具不合格或者水源问题,而是幼儿园竟然把本该用在纸张、画布、展板上的彩绘颜料稀释后,偷偷加进了孩子的饭菜里。

500

通报显示,早餐的三色红枣发糕、晚餐的玉米卷肠包,被检出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和1340毫克/千克,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0.5毫克/千克的食品安全限量。不是超了一点点,是超了两千多倍。这种结果已经不能用“失误”来解释,只能叫做故意投毒。

根据调查,这些颜料是园长和投资人指使后厨从网上购买的,包装上明确写着“不可食用”,但他们却稀释后加入到食品制作中。

调查结果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愤怒:彩绘颜料怎么能往饭菜里加?那么,彩绘颜料稀释放入食品制作,到底有多大危害?这种伤害可逆吗?

先来看看什么是“彩绘颜料”。简单来说,彩绘颜料就是一种专门用于绘画、装饰、展览、工艺品制作的材料。用来刷墙的、画手工的、做模型的、学生课外美术用的,那些颜色特别鲜艳、不容易掉色的颜料,基本上都属于彩绘颜料。

那么,彩绘颜料都由什么组成呢?一般来说,是由“色料”和“载体”两大部分组成。色料,也叫颜料粉,是给颜色定调的核心成分,而载体就是让这些颜色能够铺展、固定和粘附的液体,通常是树脂、胶水或其它合成材料。

甘肃天水幼儿铅中毒事件的问题就出在色料上,也就说幼儿园为了制作出来的食品看起来颜色更亮丽,并且成本又要低廉,这个时候颜料就是最好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颜料为了获得所需的颜色、光泽、稳定性和耐用性,就会添加重金属,重金属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不易褪色、变质,能够保证颜料在长时间使用中的颜色和质量。而且一些重金属化合物本身就是天然的色素,可以产生鲜艳、明亮的颜色,例如镉化合物可以产生红色、黄色、橙色等鲜艳色彩,铬化合物可以产生绿色,而铅化合物可以产生白色。它们的光泽和遮盖力也比其他颜料更好。

因此,为了让颜色更稳定、更艳丽、更有层次感,很多工业颜料中都会使用这类“无机色料”。而这些无机色料里最常见的,就是含重金属的化合物,比如铅、汞、镉、铬、铜等等。比如,想要一个非常亮的黄色,可能就会用到“铅铬黄”;想要橙色、红色,可能就用“镉红”“铅红”;而蓝色、绿色则可能含有铜或铬。

要知道,彩绘颜料本身不是为了“吃”而设计的,所以里面可能含有很多不适合人体摄入的成分,比如重金属铅、汞、镉等,用于增强颜色的饱和度、持久度和附着力。问题是,这些颜料原本就不属于食品级材料,也从未经过任何适用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安全检测。它们的毒性,在用于工业或画材时问题不大,但一旦被人吃进嘴里,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为什么?因为颜料不可能被胃酸完全分解,更别提里面的重金属成分,它们会被肠道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然后慢慢在体内累积,对大脑、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尤其是对儿童来说,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对铅的吸收率更高,排毒能力更差,毒性影响更持久、更严重。

可能会有人觉得,吃一点颜料也不会怎么样吧?但问题是,重金属没有“安全剂量”这一说。就拿铅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指出:在人体中,没有“安全的铅含量”。只要有铅,就有伤害。

而这次天水事件中,有孩子的血铅浓度超过了100微克/升,远远高出国家推荐的安全参考值。而实际上,就算只有50微克/升,也足以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注意力,甚至引起学习障碍、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这些影响,一旦形成,就几乎没办法完全恢复了。

而从技术上说,铅进入体内后也是非常难以排出的,即便通过“驱铅治疗”也只能减少体内存量,无法完全逆转损伤。这跟铅在人体中独特的代谢有关系,当铅进入人体后,有90-95%会被转化为难溶性的磷酸铅,然后沉积在骨骼中。这些沉积在骨骼中的铅,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代谢和降解,因此长期滞留在体内。并且,铅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大约为30天,这意味着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被清除出血液。整是由于铅的代谢和降解速度非常慢,导致其在体内停留时间长,难以排出。

那么停留在身体内无法及时被排除与代谢的铅,就会持续性的对身体代谢造成伤害,尤其是铅会干扰人体代谢,例如产生自由基,损伤DNA和细胞膜,影响DNA转录,抑制维生素D的合成等,这也正是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代谢被创伤,而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次事件中被检出血铅异常的孩子多达233人,占全园儿童总数的九成以上。这已经不是偶然中毒,而是集体性慢性铅暴露的严重事件。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次事件的真相是被“查出来”的,而不是防出来的。它有明确的采购、有主观上的知情、有把“不能吃”的东西“加进去”的决策过程。这不仅是管理混乱,更是责任缺失和道德沦丧的结果。受害的是谁?是那些年幼无知、只知道吃饭玩耍的小朋友,是那些信任学校、信任老师、辛苦挣钱送孩子上学的家长。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你是家长、老师还是普通消费者,如果你在市面上看到颜色过于鲜艳、不自然的食品,尤其是那种价格低、标识模糊、味道不明的食品,务必警惕。在吃进嘴里的那一口背后,可能藏着一整套看不见的利益链和风险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