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电动车之争:是时代变了,还是 “懒” 了?
【本文来自《学生宿舍没装空调就是“没苦硬吃”?不觉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时代在变化。
我20年前刚读大学的时候,两轮电动车还没像现在这么普及,学校里骑电动车的学生和教职工很少,大部分人要么走路,要么骑自行车。而现在,大学校园里到处都是电动车,应该还达不到每人一辆,但估计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是自己买了电动车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指定在校内运营,只有学生和教职工能使用的共享电动车。上个月一些同学把本科时班主任请来聚会,班主任老师在席间说起这个问题,还很气愤,说把学生都搞懒了,如果他是校长就会下行政命令绝对禁止电动车进学校云云。大家听了也都只是笑笑,嘴巴上附和一下,其实谁心里都不认同。
很简单,如果是全新建的校区,且校区和教职工的住房、住宿区完全分离,那你作为校长下这个行政命令还有可执行性;而现在学校里有大量教职工的宿舍、房改房,且因为历史和布局原因,这些宿舍、房改房是不可能被分割到校园外的,在校内住宿生活的教职工以及校外人员(租住)数量非常大,你能一刀切把电动车都禁掉吗?再说学生,学生会说,你们讲师教授能在学校里开汽车,那我们学生连骑两轮电动车都不让?老师的汽车也都是私家车而不是学校按所谓“级别”给配的公车吧?
过去是空调很昂贵,各地的电力供应也跟不上,学校经费也紧张,宿舍供电功率上限低,是客观条件限制,必须吃苦。我上小学的时候,武汉夏季为了保生产,经常分区分时拉闸停电,一停电就是好几个小时。每次停电的时候,左邻右舍都带着凉席蚊香和水到学校操场上打地铺纳凉,这都是没办法的事。那时家用空调还不是很常见,一些收入中等水平的家庭觉得夏天酷热受不了,是会攒一段时间的钱买一台,安装的时候,还要给电力部门交一笔数目不小的扩容费。自2000年之后,就渐渐不再有拉闸停电的事了,装家用空调也不用再交扩容费了。现在的条件明显比过去改善了,还强调“过去也没中暑,不必要装空调”——那您家装空调没?您夏天开空调没?您在家里是不是没空调、不开空调就一定会中暑?武汉八九十年代是全国闻名的火炉城市,那个时期少有家庭装空调的,也都过来了,那现在谁家装空调,您如果是地方主政者,就跑去说“八九十年代那么热也都过来了,现在为啥非要装空调,你装空调就是生活享受,要交扩容费。”您觉得像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