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联合国传来“噩耗”,美以惨败?关键时刻还得靠东大翻盘...
作者 | 尧风
01 12国联手弃权,和美、以等产生分歧
日前,据联合国网站消息,第79届联大以116票赞成、12票弃权、2票反对通过了一份关于阿富汗局势的决议草案。其中,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等12国投了弃权票,以色列和美国投了反对票。
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发言中指出,决议草案仍有一定改进空间,一些重要意见未能得到采纳和体现,敦促国际社会全面客观看待阿富汗局势。
这次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表决,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等国家难得默契了一次,选择同时弃权。这次的心照不宣,哪是什么巧合?分明是新兴国家第一次形成集体意志,反对西方利用民主化和人权标准,对阿富汗的内政进行军事干预。在全球治理的牌桌上,向西方主导的地缘规则发起挑战。这一次,游戏也该改改玩法了!
而美国和以色列投反对票,则是对这种失控的局面的恐慌。自从美军在塔利班的反攻中仓皇撤离后,如今又想依靠安理会决议,继续用“人权高于主权”的老把戏,对阿富汗进行政治操控。可惜自从见识到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后,现在没多少人买账了!
同时,在资源分配领域,新兴国家集团和西方也存在分歧。阿富汗有1400万吨铜矿石、3.6亿吨铁矿和丰富的稀土资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前能源投资因战争烂尾,而新兴国家则选择和阿富汗进行能源合作。俄罗斯率先进行技术合作和投资,印度也重启了赫尔曼德省的铁矿勘探计划,中国计划修建从阿富汗阿姆河气田至新疆的输气管道,这些动作和西方形成鲜明对比,瞬间高下立判。
还有,物流通道的博弈也同样激烈。阿富汗地处中亚、南亚、西亚交汇处,是连接"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关键节点。中国修建喀布尔-白沙瓦铁路,把中巴经济走廊往阿富汗边境延伸。俄罗斯则推动"南北走廊"计划,意图打破能源依赖。这些布局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撞车,而那张弃权票,就是新兴国家拒绝为旧秩序背书的明确表态。
此外,反恐策略也不同。中俄等新兴国家更注重区域合作和对话,将反恐视为阿富汗稳定的重点,反对西方将反恐问题地缘政治化;西方国家则是为了地缘控制而反恐,美国撤军时遗留价值850亿美元武器,西方将塔利班视为恐怖组织,忽视其近年和极端势力的切割的表现。
02 从枪杆子到钱袋子,权力进行重构
喀布尔机场的爆炸声早已消散,但中、俄等国和美国在阿富汗的较量从未停止,只是战场从军事基地,转移到外交谈判桌。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溃败,说明单极霸权时代开始终结,而中、俄等国的策略,正勾勒出多极化世界的雏形。
俄罗斯的抢滩登陆策略玩得可溜了,效果非常显著。去年9月,随着塔利班重新掌权,俄罗斯宣布准备建立外交关系。紧接着,俄罗斯和阿富汗进行能源合作,签署油气勘探备忘录,计划开发阿富汗的天然气资源。更关键的是,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已和塔利班达成协议,把阿富汗拉进区域物流网。这种以承认换资源的务实打法,让俄罗斯在美军撤走后的权力真空期,抢占了先机。
中国的区域整合方案,更像下一盘大棋。今年3月,中国外交部推动召开阿富汗邻国外长会,促成伊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六国签署《喀布尔经济合作宣言》,把阿富汗问题的主导权还给地区国家,实行"去中心化"的治理思路。按照协定,中国将投资5亿美元修复喀布尔至坎大哈的公路。这些举措看似是经济合作,实则是悄悄改规矩,重塑区域秩序。
美国的“影子战争”策略,则有些黔驴技穷。美军撤走后,代理人战争越来越不管用。去年12月,美国支持的反塔武装想抢萨尔普勒省的锂矿,结果被当地部落武装和塔利班联合围剿,最后灰溜溜撤走。更打脸的是,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给阿富汗提供特别提款权,冻结其海外资产,却拦不住中国搞人道主义援助,也挡不住俄罗斯跟塔利班进行贸易,美元霸权正在加速瓦解。
03 结语
这场投票背后的深层意义,是旧的权力符号在褪色,新的秩序阵痛中缓慢成形。当西方还在纠沿用制裁-施压-政权更迭的老套路时,中、俄、印等新兴国家已走出了一条对话-合作-共同发展的新路径。中、俄、印、伊投下的弃权票,不是中立的逃避,而是对旧秩序的否定、对新未来的期许。
当坎大哈的商人能将葡萄干运往上海,当阿富汗的孩子们能走进重建的学校,那时世界将会看到,真正的大国影响力,是和各国人民共建美好未来。历史的车轮终将朝着符合多数国家利益的方向前进,这才是这场无声博弈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