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美国精英“夸”中国贬美国,是二元对立在作怪

  弗里德曼又夸中国了。

  7月3日,这位说“世界是平的”专栏作家在《纽约时报》发文:《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将如何让中国再次伟大》(“How Trump’s ‘Big, Beautiful Bill’ Will Make China Great Again”)。

  他开门见山地说,“你听到从东方传来的巨响吗?那是14亿中国人嘲笑我们的声音。中国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在耗电的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美国总统和他的政党堪称能想象到的最严重的战略自残了。“

  弗里德曼认为,相比之下,中国正大力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电力产业,特朗普的法案反而会助力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占据未来主导地位。

  美国《前景》杂志去年发表的文章更直白,称特朗普放弃发展新能源的计划,是"送给中国的大礼",暗指共和党人成了中国的“帮凶”。

  这些美国精英想说的是,美国已经在新能源技术方面落后于中国,而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计划将加剧这一差距,会拱手把新能源技术的主导权让给中国。

  话说得有些道理,但仔细一听,还是老一套,借捧中国来批特朗普。

  这样的观点在美国主流舆论和政策圈屡见不鲜,几乎已成一种集体无意识。

  这就是美国精英对待中美关系的惯用手法,他们总是摆脱不掉二元对立思维。本质上就是无法接受世界舞台可以多元共存;更无法认同中国崛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并非就是美国的必然衰落。

  这种把中美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竞争看作是你输我赢,是零和思维集大成的体现。其潜台词就是:“中国强了,美国就必然输。”这种归因简单粗暴,却极具煽动性,在把中美关系引入一个你死我活的“输赢盘”。

  新能源革命本来就不是像战争中拼坦克战机,低碳转型更不是太空竞赛。你强我弱、此消彼长的故事根本站不住脚。

  中国推动光伏、风能等绿色技术供应链发展,最大受益者其实是全球,也包括美国。

  中国从来没有为了打败美国去发展新能源。中国更多是在通过巨大的规模和政策推动,让绿色潮水尽快漫向世界。

  英国《卫报》多年前的一篇评论说,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

  未来谁能真正引领绿色革命,不在于谁绊倒对方,而是谁用技术、规模和效率让人类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应对气候威胁。

  今天的中国正在尝试引领世界更多地使用绿色能源,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人类文明本来就是接力而行,本来就是谁能符合时代潮流,谁就能贡献新的动力。

  因此,真正的实力不是赢得零和博弈的能力,而是创造共赢的智慧。

  作为二战后长期占据全球霸主地位的国家,美国精英习惯于"我们主导,你们跟随"的国际秩序。中国的和平崛起挑战了这一心理预设,引发美国精英本能的不安全感。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世界舞台中心只能容下一个主角。

  中国没有想当领导,但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引导世界的发展呢?为什么中国引领世界的发展就必然是美国的失败呢?

  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正在将美国引向一条危险的道路,它会一步一步地让美国在对华关系上深陷战略困境而难以自拔。

500

  the end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