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医学院冲刺更名“医科大学”
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川北医学院有望加快推进“医科大学”更名计划。
撰文 | 郭雪梅
责编丨汪 航
川北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一事迎来最新进展。
7月1日,南充市政府副市长、川北医学院更名大学工作专班校区建设组组长欧阳梅在川北医学院项目指挥部主持召开“川北医学院更名大学工作专班校区建设组第十二次会议”。
会议指出,新校区建设历经近一年三个月圆满收官,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接下来要锚定医科大学升格目标,全面补齐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等短板,并做好搬迁预案等。
早在2018年,川北医学院就曾提出学校发展的三大核心任务:更名大学、创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拓展办学空间。如今,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川北医学院更名“川北医科大学”也开始进入冲刺阶段。
新校区即将启用,投资40亿元!
根据官网信息,川北医学院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前身是1951年创办的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1965年升格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1985年升格为本科,定名为川北医学院。
学校在临床医学领域有长期积累。该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始创于1951年,2017年在四川省被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同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此外,川北医学院目前还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附属医院体系合计开放床位超8000张。
根据“医学界”发布的2025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川北医学院排名第85名。
川北医学院/图源医院官微
近年来,国内医学院争相更名为医科大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更名为医科大学后,学校将获得更广泛的无形资源,这将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已有桂林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等多所老牌医学院实现了更名,而川北医学院早在2018年就曾提出“更名大学”的目标,至今暂未真正实现。
当年,川北医学院在第七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了学校发展的“365总体布局”,包括“更名医科大学”“创建博士学位授予点”和“拓展办学空间”。
其中,更名医科大学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规定,想要更名为大学,需要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条件。
目前该校拥有顺庆和高坪两个校区,有医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门类,建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2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
2018年,川北医学院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学校高层次人才比较欠缺,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师资占比相对较低,师生比及校舍面积与更名医科大学的要求尚有差距。
该负责人还指出,川北医学院接下来将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为各种人才提供更为优厚的待遇,并联合其他国内高校,共同培养博士人才。学校还将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制定拓展学校办学空间计划,并按计划逐步落实。
冲刺“医科大学”
布局规划5年之后,川北医学院在推进“更名大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3年,川北医学院获批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优先培育”类高校,并在当年7月宣布新校区的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已基本形成。
据规划,川北医学院将整体迁入南充市顺庆区新规划的大学城,项目总投资为40亿元,按可容纳2万人全日制学生进行规划建设。2023年9月,川北医学院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
2024年,川北医学院更名大学的进程进一步加速。当年3月,南充市人民政府与川北医学院签订了共建高水平医科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川北医学院整体迁建协议;10月,南充市委书记张冬云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支持川北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
去年以来,南充市还召开了多次川北医学院更名大学工作专班工作推进会,对项目推进进行规划部署。
如果不出意外,川北医学院更名后或将以“川北医科大学”对外亮相。针对这一校名,此前有当地民众提出不同意见并引发讨论。
2023年11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川北医学院将升格为医科大学,之前也咨询过,得到的回复是向省教育厅暂申报的是“川北医科大学”,但明显“川北医科大学”区域格局偏小,不利于学校每年高考招生,会严重影响学校长远发展。
该网友还建议,川北医学院可以积极申报西华医科大学、天府医科大学等名称,与东华、南华、北华、西华相呼应,且与川内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呼应。
针对网友的建言,川北医学院回复称,学校2021年向四川省教育厅上报的《川北医学院关于将更名医科大学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请示中的暂定校名为“川北医科大学”,是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广泛征求了校内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的。
2023年,川北医学院对“关于川北医学院改名医科大学事宜”的回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8月印发的《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我国对高校命名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例如,高校名称原则上不得使用“中华”“中国”等字样,同样不得使用“华北”“华东”“西南”等大区名称及其变体。
另外,原则上还不得冠以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省级政府举办的学校可使用省域命名,但须明确学校所在地;高等学校名称中使用学科或行业字段,在省域范围内应具有区分度。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高耀在2020年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的文章中指出,高校的名称不仅是其品牌和特色的象征,而且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无形资产。
因此,高校名称的选择和使用,应充分考虑其对学校发展、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长远影响。
四川再诞生两所“医科大学”?
就川北医学院所在的四川省而言,省内医学院校在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显著的竞争力。
在“医学界”出品的2025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四川省位居前列的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第9位)、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第51位),以及2015年更名成功的西南医科大学(第53位),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第82位)。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省目前还有两所医学院尚未更名为大学,分别是川北医学院和成都医学院,他们分别位于上述榜单的第85位和94位,总体差距并不大。
与川北医学院的情况类似,成都医学院的更名工作也已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
学校官网显示,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创建于1947年,在军队办学57年,2004年转隶地方,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
目前该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拥有9所直属及共建附属医院。
2024年12月,该校举行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意见交流会。会上,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强调,学校将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安排,统筹“升大”与“申博”,奋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目前,川北医学院和成都医学院的更名计划均已被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中,这标志着两校在提升办学层次和实现更名目标方面获得了省级层面的支持和认可。
但谁能更快升格为医科大学,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规范高校命名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
https://www.ictdedu.cn/news/jrgz/jydt/n20200904_727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