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想起了黄侃“文白斗法” 中的侵犯名誉权

想起了黄侃“文白斗法” 中的侵犯名誉权

金新

500

     近日,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的一则公告引人注目,大意是:杭州地区电报服务全面停止。杭州电报业务停运后,北京将成为国内唯一保留发报业务的城市,颇有些电报“活化石”的意味。由此想起了电报方兴未艾之际黄侃“文白斗法” 中的所谓侵犯胡适名誉权。

500

     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曾作《古文死了》:”古文死了!古文死了!死了两千多年了!他的那些孝子贤孙不敢替他发丧,就不敢替他报告死的消息,现在我胡适之出来宣布:古文死了!古文死了!你们要庆祝就去庆祝吧!你们要痛哭就去痛哭吧!” 由于白话文是新生事物,当时社会上反对异常激烈,以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国学大师黄侃为最。其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大弟子,恃才傲物,狂妄与尖刻是出了名的。黄侃年轻时曾拜访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湘绮先生对黄侃的诗文激赏有加:“你年方弱冠就已文采斐然,我儿子与你年纪相当,却还一窍不通,真是钝犬啊。”黄侃听罢竟言:“你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况你的儿子。”如此狂狷之人,又是反对白话文的急先锋,黄侃对胡适进攻的火力之猛可想而知,一有机会便冷嘲热讽。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对此,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的适之先生该怎么办呢?

     先父金沛仁曾是民国时期的法律精英,30多岁便任西安法院院长,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讲,老夫天生就对法律感兴趣,尽管当了个语文老师,但每浏览文学史而想到黄侃与胡适“文白斗法”,就会想入非非:倘若胡适欲以“侵犯名誉权”将黄凯告上法庭会采用怎样的诉讼策略?

     “估计”胡适一定会在黄凯的“主观恶意”上做文章——

     被告黄侃特意在1914年秋加盟北大当老师,为的就是把“文白之争”带入1917年9月10日胡适加盟后的北大学生课堂,更有甚者带入原告胡适的学生课堂,杀气腾腾打到原告胡适的‘家里’来,挑衅性与攻击性非常强烈,特别恶劣。

     “估计”胡适一定会在黄凯的“歪曲事实”上做文章——

     被告黄侃一次在校园里调侃原告胡适并有证人章太炎的录音:“你口口声声说白话文好,未必是真心吧?如果你真心支持白话文,你的名字就不应该叫胡适,而应该叫‘到哪里去’才对。”

     “估计”胡适一定会在黄凯的“造成原告社会地位降低”上做文章——

     由于被告黄侃的胡搅蛮缠造成原告胡适社会地位降低,连一向遵守三从四德的妻子江冬秀都看不起原告胡适,后来竟然成了"泼辣女人",竟然挥刀保婚姻,原告胡适被众人调侃为"惧内协会"的主席。

     “估计”胡适一定会在黄凯的“造成原告精神损害”上做文章——

     由于被告黄侃的胡搅蛮缠造成原告胡适精神损害,虽有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革新思想,却鬼使神差在婚姻里困守旧道德:与曹诚英烟霞缠绵终败给江冬秀的菜刀……新文化领袖推着社会向前,原告胡适居然被礼教体面捆住手脚。

     呵呵,老夫之所以“估计”加引号,是因为“估计”毕竟是“个体基于已有信息、经验、认知模式等对未知事物或情境进行判断、推测的心理过程”,岂能随意“估计”?

     胡适毕竟是君子,绝不会为了点蝇头小事而耿耿于怀!

     其实,“蝇头小事”有时还真不一定是“小事”,《浙江学刊》尝有《由“蝇头小事”到“国民公敌”——晚清民国时期国人的蝇害认知与灭蝇运动》一文,说的是:“晚清至民国,在新的公共卫生话语中,苍蝇的形象由过去的‘渺然小物’‘蝇头小事’变成了‘社会大害’‘国民公敌’.这一认知转变与当时的卫生启蒙密不可分.清末,多数国人对微菌世界毫无感知,对苍蝇传疫不以为意.北京政府时期,苍蝇不断被宣传者放大,展示和描摹,以帮助民众理解细菌致病之原理,苍蝇传疫之危害,进而配合灭蝇运动的推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国家全面介入公共卫生活动,苍蝇不仅是个人健康之害,亦被视为整个民族之害,国人与苍蝇展开了一场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以灭蝇运动为代表的现代卫生启蒙从民间组织到政府主导,从针对知识群体到面向普罗大众,从公共空间到家庭空间,经历了一个渐次递进和不断深化的传播与认知过程.”

     其实,君子胡适深知与黄侃的“文白斗法”属于学术争辩,不是迅翁笔下的”战士“与”苍蝇“,应该具有“论争伦理”。而“论争伦理”的本质是对 “理性交流” 的捍卫,强调“论争”的目标是通过逻辑论证、证据支撑和批判性思考,推动双方对问题的理解,而非单纯追求胜负。这一“伦理”的存在,让“论争”成为思想进步的催化剂,而非分裂与对立的源头。

     且看胡适的“论争伦理”——

     胡适对黄看到反击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绝。也是在课堂上,胡适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时,席间有个黄凯的崇拜者以文言文电报省钱的论调来反驳道:“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同学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的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随后胡适解释道:“‘干不了’,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之意,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有‘恕不从命’而婉拒之义。”

     有学者认为——

     真正的论争不是角斗士伪造质证证据的“战场”,而是思想者展示智慧境界的“熔炉”。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当下,重申“论争伦理”的价值是破解对立困局而走向共识的关键一步,因为我们最终追求的,不是赢了论争作小人,而是接近真相当君子。

                                                                                                         匆匆于2025年7月5日18时56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