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钊荣膺大紫荆,顺德容奇镇办厂成“香港裤王”,乐为佛教大护法
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政府刊宪公布授勋名单,其中,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与《香港经济日报》创办人冯绍波、香港大学退休教授梁智仁三人荣膺大紫荆星章。
特区政府表扬杨钊长期促进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合作,作为虔诚的佛教徒,他积极推动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杨钊昆仲早于1978年就率先在顺德容奇镇成立全国第一家参与“三来一补”的工厂,成就“香港裤王”之名。
杨钊荣膺大紫荆星章,乐为佛教大护法
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
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香港特区政府于7月1日刊宪公布授勋名单,冯绍波、杨钊、梁智仁3人获颁大紫荆星章,林定国等20人获颁金紫荆星章,何佩珊等29人获颁银紫荆星章,共有427人获颁勋衔或奖状。
特首李家超祝贺所有得奖者,并感谢他们为香港作出重大贡献,希望他们继续为其范畴尽展所长、服务社会。
其中,3人荣膺大紫荆星章的分别是:《香港经济日报》集团主席、创办人冯绍波,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暨创办人杨钊,以及香港大学退休教授、骨外科专家梁智仁。
特区政府表扬杨钊长期促进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合作,致力凝聚商界力量,为拓展内地市场提供宝贵经验,对香港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虔诚的佛教徒,杨钊积极推动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支持佛教教育,通过佛教理念倡导社会和谐与包容,对促进香港社会稳定和文化多元化,建树尤深。他多年来竭诚服务社会,热心公益事务,关爱社群,堪作楷模。
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杨燕芝
杨钊也是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晚年虔诚向佛的他,目前也是香港佛教联合会副会长。
旭日集团成了迄今已51年,由杨钊、杨勋几个兄弟于1974年创立。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旭日集团早于1978年6月23日就与当时的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广东分公司签约,率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奇镇成了全国第一家参与“三来一补”的合资工厂——广东顺德容奇制衣厂。
在当时,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一种具有变革性质的尝试性合作贸易模式,开改革开放之先河。工厂运行8个月后,就展现出来料加工制造业务是大有可为的,也变为此后可复制、可推广的开发模式之一。
从最初的牛仔裤加工厂,到今天成为多元化业务的国际性企业,旭日集团经历了四次转型,每一次都把握时代脉搏;如杨钊侄女、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杨燕芝所指出:“可以说,我们是深度参与改革开放的一份子,亦是贡献的一份子,更是受惠的一份子。”
杨钊(左1)与宽运法师等
为善最乐!如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星章所提及杨钊对香港佛教的贡献,事实上,从杨钊的父母开始,到杨钊兄弟姐妹,再到其后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杨钊共有兄弟姐妹共10人,其中兄弟共有5个。比杨钊大一岁、五兄弟排行老三的杨洪,出生于1946年,早年曾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曾到广东惠阳的平潭镇红光村插队,后来与杨钊、杨勋、妹妹杨玉怀等陆续到香港。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与杨钊一起创业的杨洪,曾担任旭日集团总裁。1985年,他将家族的服装业务推向美国,后于1994年跨界房地产,收购纽约曼哈顿黄金地段的物业大楼,曾被《美国文摘》称为“华商地产巨子”。
也许受父母的影响与熏陶,杨洪一边创业,一边学佛,于2000年成立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并亲任会长,从事慈善公益。众善奉行,助人为乐,杨洪主张“花小钱,办大事”,除了香港,从内地的西藏到塞北,均有他们行善的足迹。
杨钊(中)
与已故的三哥杨洪一样,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与副董事长杨勋还有兄弟杨浩在发愿行善方面,兄弟同愿同行,均为香港佛教界知名人士。目前,杨钊也是旭日慈善基金会主席,该基金会创立于2005年,除了推广佛教与佛学研究,也从事慈善公益。
虔诚礼佛的杨钊,除了担任香港佛教联合会副会长,也是香港中华佛教文化院会长,积极开展与中国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佛教文化交流与合作。
杨钊兄弟与妹妹杨玉怀等家族成员,除了拼搏创业,也是慈善家、佛教大护法。曾有人问杨钊,为何对佛教如此热心,杨钊回道:“这是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旭日集团每年会从企业利润中抽出30%,用于教育、扶贫救灾、文化事业、以及佛学研究等,多年来捐出数十亿元。
2016年,杨钊曾获得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再到今年获颁大紫荆星章,其兄弟姐妹的善举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杨钊曾说:“我受了儒家、佛教、众生、社会、国家的恩,现在做的善事是秉持一种报恩心。”
《一波说》认为,富好行其善,福因慈善生!运因善良起,福因布施至。企业家虔诚信仰,行善积德,回馈社会,将为家族后代种下福因,心有善,自辉煌!古人不是有句话,即是此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白手起家,砥砺拼搏,杨钊家族是港商投资内地“排头兵”
旭日集团董事长、共同创办人杨钊
荣膺大紫荆星章,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表示,今次的殊荣是对他的肯定。作为狮子山下典型的香港成功商人,杨钊出生在内地,中学毕业后就在香港谋生,适逢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他与兄弟及家人抓住机遇,白手起家,获得了成功。作为一家企业家,他除了专注事业,更抽出更多时间参与社会公益,善行致远。
对于年轻一代,杨钊谦逊地表示自己的期待,他说自己从未刻意追求荣誉,而是希望用实际行动,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事事以香港和国家大局为重;“除了搞好自己的事业,也要抽出时间回馈社会,这样才能在人生的总结时,感到不枉此生!”
杨钊表示: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能够利用这个时代的机会,成就事业,是一份恩典。
杨钊,原名杨振鑫,1947年出生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围龙村,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在六。年少时,由于家庭人口多,杨钊一家日子过得清寒,常是吃不饱。1967年,离开家乡的杨钊来到香港,在一家制衣厂打工,最初每天仅有6港元的微薄工资,凭着聪明能干,他后来被提拔为厂长,直到1974年,杨钊与先到香港的哥哥杨洪、还有杨勋等兄弟及朋友一起,白手起家,创办一家生产牛仔裤的旭日制衣厂,后于第二年创立旭日集团。
旭日集团公益组总监杨玉怀
旭日集团是典型的家族抱团创业,除了杨洪、杨钊、杨勋、杨浩四兄弟,还有妹妹杨玉怀等家族成员参与。
杨钊回忆创业初期的艰辛,曾透露,工厂成立当年年底,就面临“无米之炊”停产的困境。由于旭日是家新公司,在争夺订单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时,有家美国服装商来香港寻找代工厂,生产美洲流行的方格牛仔裤,由于需要工人用手工在厚重的面料上打满4英寸的格子,可说是费时费力,难倒了香港制衣界。尽管订单金额不小,绝大多数香港制衣厂“望而却步”;即便有愿意接单的,也向美国人开出了每打550港元的代工天价。
因“订单荒”面临停产困境,杨钊昆仲决定放手一搏,最后以每打299港元承接此桩“苦差事”。要知道,这份订单金额是旭日全年营业额的33倍,成败在此一举。为了提升效率,节约成本,杨钊他们研发了专门生产格子牛仔裤的机器,到1970年代中期,当格子牛仔裤风靡全球时,短短两年内,旭日就从一家仅百余人的小厂变为数千人规模的大厂,20多岁的杨钊也一跃变为“香港牛仔裤大王”。
旭日集团副董事长杨勋
光阴如梭,今天的旭日集团,家族第二代已迈上事业舞台,比如杨钊的侄女杨燕芝,目前是广东省政协委员,此前在家乡惠州历任政协委员、政协常委等职。回顾旭日集团的成功,她分享企业文化核心“十二字真言”:人无我有,人有我忧,人忧我转。即时刻保持敏锐,率先抢占市场空白点,优化自身质素,发掘新发展增长点。
如今的旭日集团,除了制衣,也开拓房地产、投资、教育等多元产业。与之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比如与惠州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透过“内培外引”策略,为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提供博士研究生进修平台、访问学者机会与专业培训,培养高素质专才。
传承父辈精神,杨燕芝也积极行善,参与社团工作,她是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兼青年委员会专责会长、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常务副主席,她也是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的执行主席。此外,她还是东华三院第五副主席、香港义工联盟常务副主席。
慈行善举,大爱无疆。杨钊家族用拼搏与进取,描绘了一幅“香港裤王”辉煌画卷,也谱写了一曲“为善最乐”奉献之歌。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