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号:2025年7月2日海外安全风险日报
一、中国留学生安全
1、7月2日消息,近期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自2026年起,政府资助的博士生生活费补助将仅限日本国籍学生,中国等外国留学生不再享受该福利。此前,日本“SPRING”项目每年向博士生提供最高290万日元(约14.5万元人民币)资助,包括生活费和科研经费,无国籍限制。2023年,超1万人受益,其中4125人为留学生,中国籍学生占2904人(约70%)。新政策保留研究经费补助,但取消留学生生活补贴,理由是该计划初衷是支持本国学生。支持者认为应优先本国纳税人,反对者则担忧人才流失及学术竞争力下降。此举引发在日留学生群体强烈关注,尤其对中国博士生影响显著。
2、7月2日消息,韩国各高校暑期将至,为进一步提高在韩留学人员假期安全防范意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特提醒如下:1.假期出行务必注意交通及人身安全。如赴第三国出游,不前往高风险国家或地区。注意远离游行示威与政治集会,不参与、不逗留、不观望,不公开发表或转发不当政治言论。2.假期打工要遵守驻在国法律。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规定,外国留学生兼职应选择正规营业场所,从事符合留学生身份的行业,按规定办理打工证。3.依法依规换汇。根据韩国《外汇管理法》,通过银行或正规换钱所换汇,切勿贪图便宜省事通过私人渠道换汇,避免钱财损失或成为犯罪分子实施金融诈骗、非法洗钱的工具。4.警惕电信诈骗。5.拍照拍摄务必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谨慎使用无人机及使用无人机拍摄。
二、中国公民海外旅游安全
1、7月1日消息,美国加州一位妈妈带孩子在皮斯莫海滩捡拾“贝壳”,因误捕72只蛤蜊被罚88993美元(约合63.7万元人民币)。当地规定,挖蛤需持捕鱼许可证,且蛤蜊直径须达4.5英寸,每人每天限挖10只。该妈妈解释情况后,法官将罚款降至500美元(约合3583元人民币)。去年该海滩共开出58张类似罚单。在此提醒前往美国加州旅游的中国游客,留意官方提醒,切勿随意捡拾海滩生物。
2、7月2日消息,近日柬埔寨西港赌场爆发中国籍赌客暴力冲突事件。据悉,事发地点为西港第3区一家名为“Hong Guangxing”的赌场内,据目击者称,事发时,多名中国籍赌客持械斗殴,现场血迹斑斑,场面混乱。警方接报后迅速出动,全副武装冲入赌场控制局面,并联合急救人员将伤者紧急送医。据初步调查,冲突疑因赌博纠纷引发,目前警方正在追查涉案主谋,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3、7月2日消息,一名36岁加拿大华人女性近日披露,她在三个月内被网名"温特"的男子以投资虚拟币为由诈骗16万美元(约合114万元人民币)。对方通过社交平台接近她,先建立感情信任后诱导投资,初期让受害人尝到500美元(约合3581元人民币)返利甜头,随后诱使其投入全部积蓄及借款。今年4月平台突然关闭,骗子失联。目前受害人已报警并联合其他受害者展开追查。受害女子呼吁海外华人提高警惕,谨防以情感为幌子的投资诈骗。
三、中国公民出国务工及中资企业海外安全
1、7月1日消息,津巴布韦6名被解雇员工暴力讨薪,袭击中国籍经理被捕。据津巴布韦哈拉雷警方通报,6名被解雇员工因索要欠薪未果,上周在哈拉雷南部工业区Ryagri公司内袭击中国籍经理倪某,并抢走1万美元(约合71626元人民币)现金后逃离现场。案发后警方迅速逮捕全部嫌疑人,追回3775美元(约合27037元人民币)赃款。警方称,涉案人员拒绝联系驻博茨瓦纳的原中国籍主管,情绪失控后实施暴力抢劫,目前6人已进入司法程序。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2、7月2日消息,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8大道一家华人超市近日遭两名男子入室盗窃,损失约2000美元(约合14332元人民币)现金及一台收银机。警方公布嫌疑人影像,呼吁民众提供线索。案发当日凌晨4时15分,两名嫌犯撬开该超市店门,一人入内盗走收银机及现金后,与同伙沿8大道向西逃离。两人均为浅肤色、瘦削男性,作案时穿T恤、戴帽子,其中一人携带斜挎包。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警方呼吁知情者拨打止罪热线或登录止罪网站举报。
3、7月2日消息,美国纽约市消防局近日在东威廉斯堡一仓库查获价值25万美元(约合179万元人民币)的非法烟花,华裔男子潘利申(Lisen Pan,音译)被捕。警方称其经营的"Everbright Trading Co."涉嫌非法批发销售违禁烟花,且仓库未取得任何合法存储许可。执法部门经卧底调查后,于6月24日突击搜查,查获包括"罗马蜡烛"、"49发连环炮"等高危烟花。潘利申被控非法持有武器、鲁莽危害他人安全、非法贩售及存储烟火等罪名,并收到多张刑事传票和消防罚单。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四、中国外交部安全提醒及预警
1、7月1日消息,近期,驻马尔代夫使馆接到在马中国公民反映,称遭遇旅游和投资类诈骗。诈骗分子以“导游”“第三方旅游公司”等身份为掩护,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主动接触受害人,在诱导当事人付款后以各种借口拒绝退款,导致受害人遭受经济损失。驻马尔代夫使馆提醒在马中国公民务必增强防范意识,警惕各类诈骗行为。一、请勿轻信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所谓“第三方服务商”。二、请警惕防范投资和招工类诈骗。三、请勿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请及时关注外交部领事司官方微信“领事直通车”和驻马使领馆等发布的反诈提醒,增强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不幸遭遇诈骗,及时向马尔代夫警方报案。如款项系通过国内银行转账,可同时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2、7月2日消息,近期,驻米兰总领馆接到领区中国公民反映,有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将来电显示伪装成使领馆或国内公安部门号码,谎称当事人涉嫌国内违法犯罪,需赴使领馆领取文件或包裹,并对受骗者实施“虚拟绑架”,诱导资金转账。驻米兰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使领馆不会电话通知任何人涉嫌违法犯罪并要求其赴馆领取相关文件或包裹,不会通过社交聊天或视频会议软件对任何人进行“线上执法”。请务必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切勿轻信,不要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