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概率的真相

作者:芋头微波;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2日;

论自污的水平:

1.刘邦征讨英布时,萧何在大后方并不直接掌握军权,刘邦惧怕的也不是什么民心所向,而是全权管理行政和后勤、拥有征兵权的萧何具有封锁关中自立为王的能力和可能。

萧何的自污,选择贱买民田,能让刘邦安心,并非所谓萧何得不得民心,而是关中官僚系统难以铁板一块了。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萧何能力出众且谨慎自律,其必然对下属也如类似要求,其盟友、朋友、党羽必然大多数相似。

如萧何自污选择官僚,刘邦必然怀疑演双簧,疑心更重,出手必然更快更狠。

但萧何自污选择民众,而且影响很坏(数千人),必然让其下属、盟友、朋友、党羽里面相当一部分人不满,与萧何保持距离,甚至私下举报、暗中各种抵制、监视萧何。

关中官僚系统不统一,对萧何猜疑、暗中抵制,这才是刘邦放心所在。

刘邦并不是不知道萧何的为人,怎么会贪这种小利,贪就贪关中啊。他顾忌的,是统一官僚系统的黄袍加身,顾忌萧何被人架上谋反的位置。

萧何的表演,刘邦是知道的,所以才没有处理他,而且很高兴。

但面对数千民众的举报,萧何竟然没一点事,萧何不踏实啊,于是找了个机会加了把火,让自己下狱,彻底让刘邦放心。

至于后面刘邦阴阳怪气萧何打压萧何则是另外的故事了。

2.唐伯虎知道了宁王要谋反,知道秘密的他为求自保,自污为精神病而逃离,免于后来宁王失败后被诛杀。

500

————————————————————————————————————

【文献原文】

1.《史记·萧相国世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本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尚复孳孳得民和。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槀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

 

2.诗赠宁王

明·唐寅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

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

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4.《明史·文苑传》:“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

5.明·冯梦龙《智囊全集》: “六如(唐伯虎)住半年,见其所为不法,知其后必反,遂佯狂以处。宸濠遣人馈物,则倮形箕踞,以手弄其人道,讥呵使者;使者反命,宸濠曰:‘孰谓唐生贤,一狂士耳。’遂放归。”

 

6.明·《蕉窗杂录》:“裸形箕踞,或歌或哭,饮溲啖秽”

7.明·《风流逸响》记载唐伯虎的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黑婆娘。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