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最大的看点,藏在节目的争议里

《歌手2025》的看点,不只“又能怎”。

文|爱捞

编|园长

2024年,《歌手》IP重启后,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秀”。时间来到2025年,如何让新一季的《歌手》带来新震撼,是所有观众不约而同期待的。

《歌手2025》阵容刚公布时,观众的讨论十分热烈。一方面,有人认为阵容不比上一季,节目能否保持去年的热度和精彩,让每一个人都在心中打下了问号;另一方面,林志炫的淘汰、马嘉祺的踢馆,都带来不同的声音,到底是舞台流量化,还是节目年轻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但随着节目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疑虑被打消。在《歌手2025》的舞台上,观众看到单依纯天后级别的实力,看到马嘉祺作为偶像的另一面,第三期断眉的加入,也让节目的国际化水准上了一个台阶,再次将观众对于节目的期待值拉满,回头看数据,依然是期期有爆款热搜的程度。

六月中旬,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来到炎热的长沙,感受新一季《歌手》现场的氛围。GAI的现场是当晚最好的,也毫无疑问拿下了那场的第一名;尽管当晚有“难听”的词条登上热搜,但在刺猬公社看来,马嘉祺的现场却很稳重,体感不错。

《歌手》现场,无论是音乐团队还是音乐设备,就像是音综赛道的“金色大厅”一样,都是行业里“豪华级别”的存在,因此所呈现的音质也与节目中呈现的有所不同,这或许是争议存在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流量与口碑、音乐与话题、节目与真人秀等方面的争论在产生。

但换个角度看,《歌手2025》的争议,也是节目本身最大的看点。

500

实力的舞台,成长的舞台

《歌手2025》最大的争议在于“选人”。

从首发竞演名单公布后,网友就忍不住调侃,《歌手2025》的选人就像是“披哥对打国际歌手”,比起《歌手》本应该神仙打架的舞台,观众心里产生不小的落差。

但节目制片人张丹阳回应道:“在我这里没有落差,网上的每一版名单我们都邀请过,我觉得台上的8位歌手和未来会参加《歌手》舞台的歌手,是我们现在的乐坛中能请到的、能唱现场、够胆来的最好的阵容。”

作为一档直播竞演类节目,愿意承受直播压力在节目中竞演的歌手少之又少,去年为《歌手2024》贡献不少话题的汪苏泷,就在节目中婉拒返场邀请,可以想见在一场长达2小时的直播中被“围观”的强度,也就不难想象节目在请人方面的“无力感”。

但《歌手2025》的选人策略并没有止步在首次竞演舞台。

相较于《歌手2024》在开场热度与话题方面的惊艳,《歌手2025》的惊喜更多地来自“袭榜歌手”,尽管首发阵容无法像过往一样钓足观众的胃口,但袭榜歌手查理·普斯、麦可·布雷等,一定程度弥补了节目本身的国际性与演唱看点。

事实上,从播出到现在,《歌手2025》依然保证了IP本身应有的实力水准。

偶像歌手的加入,成为节目在选人方面的另一争议。

对于大众而言,和其它音乐综艺节目不同,《歌手》是顶级歌手实力比拼的殿堂级舞台,品质是节目吸引观众的第一张王牌,但偶像歌手的加入,无疑也加大了观众对节目口碑的质疑。

这样的质疑,不是《歌手》这一个IP的困境,也是很多老牌IP面临的问题。一边是音乐行业青黄不接,涌现出的实力唱将少之又少,一边是节目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化,作为一档节目,如何在满足固有观众的同时,也拥抱年轻的观众,成为节目组要思考和衡量的难题。

500

偶像歌手或许是最好的切入点,他们不仅可以为节目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呈现了《歌手》舞台的另一特性——不仅是打造质感的舞台,也是新一代音乐人成长的舞台。

这一点,从往季的《歌手》节目中便能看出来,《歌手·当打之年》中,华晨宇的出现也曾引发观众的讨论,但也是在《歌手》的舞台上,华晨宇的唱功实力被更多人看到。

年轻歌手与《歌手》这个舞台到底有多适配,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恰恰是《歌手》的邀请,让更多年轻音乐人被看到,也被认可。而过往遭遇的争议,随着时间的更迭,争议的问题都在变成清晰的答案。

就像是《歌手2025》监制洪啸在访谈中对“流量”与“口碑”平衡的回答,在选择嘉宾阵容时,节目音乐的专业性一定是节目组选择标准的首位,“在这里也是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有勇气参加了这么一场直播竞演的节目,他们的流量的确很突出,因此而产生了比较多的争论,甚至是争议。但是我觉得流量这个词不应该成为他们的原罪。”

《歌手》的舞台在继续,新一轮的观众和音乐人,也正跟着节目本身成长。“流量”的出现,只是《歌手2025》适应观众和市场变化的一步,但并不是全部。

500

这届《歌手》,另类出圈

提起《歌手2025》,难免要和《歌手2024》做对比,毕竟“五旬老太守国门”的梗传遍互联网的每个角落,模仿那英曾一时间成为各大自媒体的流量密码,在直播中抓取那英的表情包,对大众来说也是一件喜闻乐见的趣事。

“真实”是直播的魅力,也是直播带来的“综艺效应”,这样的特色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歌手2025》中。

单依纯的首发歌曲《珠玉》其实就达到了出圈的效果,不仅明星们模仿传唱,网友们也都搬出看家本领,向原唱本人讨得好评。在QQ音乐,这首歌已经被标记为“热度爆表”,在短视频平台,网友们的翻唱可以获得几十万的点赞,甚至衍生出了《珠郁》《猪欲》等各种网络桥段。

一首歌,以另类的方式迅速风靡,在《歌手》这样的舞台上并不少见。

节目在音乐性与多元化方面,其实也并没有减弱。关于选曲的争议,在林志炫《悟空》的舞台上得到体现,在单依纯翻唱《李白》时达到高潮,也有了定论。有观众对改编版的《悟空》接受无能,对改编版的《李白》眉头一皱,但也有观众持有林志炫不应该被淘汰的态度,在改编版《李白》中看到年轻一代歌手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与松弛。

500

这也是本季《歌手》给刺猬公社的第二大观感——人与音乐的表达融为一体,音乐不仅有唱功的比拼,还有各自的态度在其中,唱商的重要性浮出水面,单依纯“如何呢,又能怎”的传唱度可以说明这一点,GAI改编的《白鸽》夺得第一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歌手》不仅在挖掘实力唱将,也在直播与淘汰机制中,尽可能挖掘歌手的更多潜力,而不同歌手对待舞台的态度,都构成节目真人秀的看点。

对于洪啸来说,现在的“歌手”和曾经录播的“歌手”,已经成为两种节目,曾经大众听到的是像CD一样的作品,如今《歌手》一周一次的直播赛事,反而记录了歌手们真实的状态,以及没有那么完美的表现和细节。

也恰恰是这些不完美的小瑕疵,让现在的《歌手》更真实、也更动人。

刺猬公社曾在现场录制过《歌手2024》总决赛,也录制过《歌手2025》的第五期节目,从现场观感来看,《歌手2024》重新将大众的关注度拉回到歌手的实力比拼中,那英不仅出梗,与回春丹合唱的《鲜花》也十分有感染力;而《歌手2025》更像是带领观众发现歌手的另一面,单依纯、GAI都能在竞演中让观众更新对他们的印象。

“争论”的话题始终存在在《歌手》这档节目中,但也正是各类“争论”,让真相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

透过这档节目,大家看到,新的音乐人正在诞生,新的观众也都有各自的喜好,有争论没有什么不好,《歌手》这个IP也是在热议中,证明节目本身呈现的内容充满价值。

《歌手》这档节目,是内娱音综赛道中的品质保证,没有之一;《歌手》现场,依然是内娱音综中最好的现场,没有之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