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纪行(把):槟城(2a)

乔治城的老城区是槟城的灵魂所在,老城区的核心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周围还有一圈过渡区(buffer zone)。

这里有奇怪的似曾相识感,好像前世来过这里一样。确实,连绵的过街楼好像上海的金陵东路,但更像广东福建侨乡。在本质上,这些是东南沿海常见的沿街木楼用砖石建造后,加上一点西洋元素,但常常刷上鲜艳的颜色。

沿街的骑楼是鲜明的特色,也在多雨的热带非常实用。在槟城没有用上,但在新加坡的时候,遇到下雨,没带伞,沿着骑楼竟然一路回到酒店,只有过马路的时候有淋一点雨。这太有用了。

可惜的是,槟城大量老房子都失修了。只是看着破破烂烂的还算好,有些老房子没人住,从街上看过去,窗户早没玻璃了,屋顶开天窗了,估计楼梯、楼板也朽烂了,离危房甚至坍塌也只差一步了。

从拍照角度来说,破损美蛮有味道的。但从一个活着的城市角度来看,这是濒死了,很令人伤感。

据说97年金融危机对槟城的打击很大,旧城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把好事办成坏事。由于保护,建筑不准随意翻修,但这样的老房子其实住在里面非常不舒服,水电气话网都是问题,现代厨卫更是谈不上。在闷热的这里,连装空调挂机和家里放上洗衣机烘干机都不行。出路是改建为民宿,大投资才能带来大变化。但民宿只有那么多容量,也需要原始投资,剩下的邻里居民还要受到进进出出的旅客的干扰,更加没人愿住这里了。

500

500

这样的“南洋洋楼”在槟城很多

500

乔治饭店前的一个印度裔姑娘

500

南方五金有限公司,上面从右到左,下面从左到右,还挺和谐

500

槟城老城随处可见的骑楼,这里还好,其实大部分很低矮,不小心就会碰头,脚下还高低不平,走路不专心的话,还有点挑战呢

500

槟城老城随处可见的沿街楼

500

南京酒店,不知道住在里面是不是舒服

500

“新生活茶室”,想起来蒋经国搞“新生活运动”了,这房子大概历史也有那么长了

500

这地方排老长的队,一问几个小姐姐,原来是在排队买冰淇淋,说是小红书上说的,“真的好好吃哎”,嗯,你们排吧,我可没有这干劲,不就是冰淇淋嘛

500

是不是很有古早南洋味道?

500

三层的沿街楼不多见,当年这里可能是气派的去处

500

走进一个菜市场,时间晚了,都收摊了

500

外面是这个样子的

500

槟城遍地是摩托车,但这样的大马力摩托车很少见,算豪车了

500

又是一处在闽南粤北侨乡也可能常见的景象

500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花,同一棵树上有红白粉三种颜色的花,挺好看的

500

落在地上的花瓣

500

一个宗祠,非常南洋,台湾也见到过这样的,在九份

500

门外停着一辆三轮车

500

还有随处可见的忙着拍照打卡的小姐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