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登上带货榜第一,71岁董明珠,割舍不了网红经济

500

文|唐果

编辑|王亚琪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520新情人节”官宣和好后的第三天,董明珠和她曾经批评过“连一个文都写不出来”的前秘书孟羽童,一同出现在格力明珠精选抖音直播间。在5月23日晚上7时正式开播时,就引来2万观众在线观看,在开播30分钟后,带货成绩登上“大家电榜”第1名。

500

「电商在线」记者注意到,对比今日12时“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仅有50多人在线观看,已有两年未开播的孟羽童,无疑为格力直播间带来了翻倍的流量,最高峰时有3万观众在线。对于孟羽童此次“回归”,董明珠在直播时透露,孟羽童在出国深造读书一年后,还是有可能重回格力的。

作为“明星企业家”,董明珠一直都是热搜榜上的常客,她和孟羽童之间犹如过山车般的恩怨故事,公众并不陌生——从2021年初见时的欣赏和肯定,甚至公开表示要将孟羽童培养成未来“第二个董明珠”,到两年后的嫌弃与不满,称孟羽童只想依靠格力当网红。

2023年5月,孟羽童从格力正式离职后,便开始专职做自媒体博主,目前在小红书平台粉丝量已达146.9万,抖音粉丝量已达217.8万。据财联社报道,孟羽童的抖音账号1-20秒视频预估报价为18万,21-60秒视频预估报价为23万,60秒以上的视频预估报价为28万。今年5月初,孟羽童还在小红书评论区透露,自己正在筹备明年出国留学的相关事宜。

500

在董明珠这边,培养接班人、推进格力渠道改革是她这两年来的工作重点,今年4月,现年71岁的董明珠以全票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不过,因“饭店没装格力空调扭头就走”、“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等言论,董明珠不仅备受争议,也引发不少年轻消费者的不满。

如今,两人的再度牵手就像是个“破镜重圆”的剧本,自然能够引起大众的好奇心,为双方都带来更多流量。

而孟羽童身上“百万粉丝网红”“浙大毕业生”以及“未来海外留学生”的身份标签,对于董明珠或格力而言,同样也有助于改善大众对于格力用人策略的看法,还可以吸引以孟羽童粉丝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

不过,面对格力近年来营收增长停滞的困境,两人的合体直播能带来多少效果还未可知。短期内,或许能实现不错的带货效应,但在流量造势之外,一面要和美的、海尔两个老对手继续“扳手腕”,一面还要抵御来势汹汹的“新贵”小米空调,格力的未来要靠什么支撑?

500

71岁的董明珠,需要更多“第二个董明珠”

“我希望她能在我身边,把她培养成未来‘第二个董明珠’。”

在2021年10月的中国制造业领袖峰会上,董明珠挽着孟羽童,高调介绍了她的身份。此话一出,彼时仅有22岁的孟羽童,被迅速地贴上了“董明珠接班人”“第二个董明珠”的标签,其个人抖音账号在一周内新增了100万粉丝。

500

孟羽童迅速出圈,格力的流量变现接踵而至。2021年11月3日,孟羽童在格力电器官方直播间进行了直播带货首秀。这场直播进行了4个小时,共上架24件商品,总观看人数超11.3万人,单场销售额约62万元。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GMV成绩,都远高于日常销售。

这个成绩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可能并不算高,但对比彼时直播首秀销售额不足20万元的李国庆、仅有11.3万元的俞敏洪,孟羽童的首秀成绩还算亮眼。

不过,好景不长的是,在首秀之后,孟羽童的个人带货成绩并未有更明显的突破。2022年8月,格力专为孟羽童打造的“明珠羽童精选”账号头像从董孟合照换成董明珠一人照片,账号名也变更为“格力明珠精选”,孟羽童与董明珠、格力之间的嫌隙被公之于众,最终孟羽童于2023年年初离开格力。

在孟羽童离开后的这几年,董明珠没有停下找“第二个董明珠”的步伐。

被外界冠以“铁娘子”之名的董明珠,一直是格力最为核心的操盘手,但“强势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也让格力的战略、资源、组织高度依附于她的判断力、决策节奏和话语控制。另一方面,从格力近年来的业绩增速来看,转型迫在眉睫——2024年全年营收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为四年来首次负增长;海外市场疲软、非空调业务全面掉队。

今年2月,董明珠与俞敏洪在节目《酌见》对话中透露已找到格力接班人,有三四个预备人选。4月22日,董明珠卸任格力电器总裁职务,正式结束她自2001年以来连续24年的“总裁任期”,并将总裁一职交给1999年入职格力的张伟。不过,现年71岁的董明珠继续连任格力董事长,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这一职务交接,被业内认为,格力电器正式开启了交接班,但董明珠也表示“三年任期不等于你能干满三年,不行还是要下去”。

500

除了在格力管理层内部寻找接班人外,在对外的品牌形象上,董明珠同样需要“第二个董明珠”前来接班。

今年4月,她提出的“绝不用海归,因为海归里有间谍”言论引发公众不满,遭到不少年轻群体反感,而其个人IP与格力强绑定的属性,也让这一言论影响到了公司的公信力和专业形象。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曾被她个人“钦点”为“第二个董明珠”的孟羽童无疑是能熄灭这场舆情风暴最好的“救火队长”—— 孟羽童拥有百万年轻粉丝、计划明年前往海外留学。而两人“破镜重圆”的和好场面,也有助于格力重塑“重视和尊重人才”的品牌形象。

500

从线上到线下,董明珠带领格力求变

回顾孟羽童和董明珠初相识的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不难发现,主动提出在现场给董明珠跳中国舞来展现优势的孟羽童,和董明珠一样,有野心、有能力、不怯场。

500

(《初入职场的我们》剧照 )

正是因为这样的相似之处,让孟羽童赢得了董明珠的青睐,而孟羽童在节目中善于表达、勇于表现自我的个性,正符合董明珠彼时重点发力线上直播时想要找个“好主播”的需求。从入职就为其打造“明珠羽童精选”账号也可以看出,董明珠希望孟羽童能够挑起直播带货的大梁。

早在2020年,董明珠就试图通过线上发力直播带货进行渠道改革,并打出“亲自带你逛格力科技展厅,亲自为你介绍展厅特色电器,你还能在直播中get董总同款”的口号,甚至2021年还在全国多地都发起了格力全国巡回直播。董明珠曾表示,“直播带货是一种体验,也是格力的第二次革命”。

除了孟羽童外,董明珠当时还与ZEALER创始人、科技评测达人王自如进行了深度合作。

2020年5月至6月期间,董明珠开始频繁与王自如一起进行线上直播带货,2021年,王自如正式入职格力电器并担任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据CNMO科技报道称,王自如推动的“云网批”模式(即用线上订货取代传统批发模式,由格力总部统筹发货,经销商不用从格力各地的销售公司或下级代理商拿货)直接冲击了传统经销商利益,被指“得罪不少人”,而他在访谈中声称“从未看过格力工资条”“只求离董明珠近些”等言论,更引发对其职场定位的质疑。

500

在2023年5月孟羽童离职、2024年王自如离开格力的同时,格力也为渠道改革付出了代价。

银河证券分析指出,2019年开始,格力经受渠道改革阵痛,期间渠道大力去库存,2018—2023年公司营收基本无增长,核心的空调业务2018年实现收入1557亿元,2023年收入1512亿元,也未增长,期间还因去库存导致空调营收下滑。

今年2月,格力正式启动“董明珠健康家”战略,开启了新一轮的渠道变革。

董明珠健康家将线下专卖店改造升级为场景化体验中心,融合直播带货与线下体验,并借助董明珠个人IP为店铺引流。3月13日,董明珠健康家北京首店正式开业,董明珠称,未来董明珠健康家将达到1万家。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曾公开表示,终端渠道升级改造成“董明珠健康家”,也是为了让更多年轻消费者走进格力的线下门店。“我们需要增进更多跟年轻消费者的交流,通过好看的线下店场景,让年轻人愿意进来看一看。”未来,“董明珠健康家”还会像星巴克那样开辟出“第四空间”,让门店周边的年轻人可以进来办公。

500

除了渠道升级外,格力也希望通过“董明珠健康家”进一步往家电全品类发力。朱磊称,“董明珠健康家”代表全屋智能家电,有助于打破“格力就是空调”这样的认知。但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格力经销商们的积极性并不高。他们觉得总部给出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因此进行专卖店焕新的意愿并不强烈。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对于这轮新升级,市场并不买单。

在格力门店更名后,格力电器的股价甚至遭遇了五连跌。不仅资本市场不看好格力过度使用董明珠个人IP的做法,消费者侧也有网友调侃称,此举好比微信改名马化腾聊天室,抖音叫张一鸣放映厅,小米之家叫雷军妙妙屋。

500

这个618,想要“大干一场”的不只有董明珠

想要扭转营收增长困境的格力,自然不会错过这次618——董明珠与孟羽童“和好”并选择5月23日直播的时间点,剑指618大促的意图不言而喻。

对于整个家电行业而言,今年618也是必争的“黄金窗口期”。奥维云网预计,随着新一轮国补政策落地、618等促销旺季到来,行业大盘同比高点或将在Q2出现,打赢6月促销战将成为渠道企业抬升业绩的关键节点。

事实上,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国补既是一次市场需求的集中爆发,但也是对市场需求的提前透支,只有抢到足够多的订单,才有资本撑过下一个需求低迷的周期。

为了抢占更多蛋糕,家电行业不得不“卷”,这种卷自然也体现到了对流量的争夺之上。

被称为是“社恐总裁”的海尔CEO周云杰,在3月初走红之后,20天登上了20次热搜;一向低调的美的集团掌门人方洪波也出来发声,让事业部总裁、副总裁积极拥抱个人IP打造;追觅扫地机器人总裁孟佳、云米董事长陈小平、美博董事长余方文等,也开通了视频号。

500

(海尔总裁周云杰走红)

今年618,海尔一改以往请明星助阵的惯例,由公司高管层直接上阵、出镜引流。周云杰表示,他会把在社交媒体看到的用户意见转给研发、制造、服务部门,倒逼公司内部创新。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以及海尔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厨电、空调、彩电业务共6位负责人于5月20日集体入驻微博。

除了行业“老炮”们之外,作为后起之秀的小米,在家电市场上“攻城略地”的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今年一季度,小米旗下米家空调、冰箱、洗衣机的销量稳居全国第四,销售额同比增幅均在100%以上,其中洗衣机销售额增幅高达184.4%。

在5月19日晚点LatePost发布的一篇专访中,美的董事长方洪波透露:“小米总裁卢伟冰去年来过一趟美的,给我们演示了一个 PPT,他们有宏大的愿景,大致是三年时间手机销量要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十年内要成为世界前五;大家电是三年之内成为中国头部(前三)。我当时差一点就想问,美的、格力、海尔,你想把哪一家挤下去?”

卢伟冰近期也直接表示,“小米空调2024年是中国市场第四名,今年目标坐稳第三名,最近提出2030年目标,在中国市场空调要做到数一数二。虽然目标蛮难,但我认为小米机会很大。”

500

很明显,随着行业竞争的愈发白热化,各大品牌在流量争夺、产品变革等方面的“战役”打得越来越激烈。对于2024年年度营收下滑的格力而言,在通过“明珠羽童”再度合体争夺流量之后,更需要在技术创新与经营效率上争取更多突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