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柴火气出圈的乡村面包店,还能火多久?
继村咖之后,一批开在村里的窑烤面包店,也成了新晋网红餐饮。
近日,一批乡村窑烤面包店在社交平台上走红。据了解,这些窑烤面包店产品主打欧包,并搭配售卖咖啡饮品等产品,人均消费30-50元不等。除了寻常的面包、咖啡饮品销售,这批乡村窑烤面包店还不定时地开设烘焙课堂、举办研学活动。
凭借着窑烤的柴火气,这样的乡村面包店吸引的大多是在城里待腻了的“城市牛马”,不少人甚至不惜驱车几个小时前往打卡。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这一批开在乡村的面包店就开始在全国多地冒头。
比如位于湖南郴州毗邻高椅岭、瓦窑坪等热门景点的龙湾村,就有这么一家名为河边边窑烤面包屋,这家开业仅半年的店铺,经常面包一出炉,就被抢购一空。
据其主理人周骆(化名)向红餐网透露,生意火爆时,可容纳上百人的门店座无虚席,晚到的顾客甚至只能拿着面包,到店外的江边享用。
△河边边窑烤面包屋;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实际上,河边边窑烤面包店的火爆并非个例。
据红星新闻消息,开在彭州桂花镇的友人森林面包店,400平方米的庭院采用清新日式风格,宛如宫崎骏电影场景,2024年接待消费者超万人次;极目新闻报道,襄阳白云村的窑·远乡村柴窑面包房,集面包、咖啡、围炉煮茶于一体,还提供小程序下单配送服务,客户回购率达50%,日均营业额近万元;据钱江晚报消息,仙居的“伊知·溪畔窑烤面包”店,日均销量达300个左右,其公司的城区店、社区店均成为乡村店的自提点
……
为什么全国多地的乡村都出现了窑烤面包店的身影?有业内人士分析,乡村窑烤面包店这种餐饮业态的走红,在于其贩卖的不仅是面包,更是一种氛围,尤其是近来年城市周边游的火爆,一定层度上催热了乡村面包以及村咖这样的餐饮业态。
红餐网观察发现,大多数的乡村面包店,基本都开在了依山傍水的乡村风景区,门店的装修以田园风为主,这些都为窑烤面包叠加了另一层情绪价值。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比如九瀑窑烤面包店就开在了热门旅游地安吉县的山间,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在门店设计上,主打乡村田园风情,瓦片式屋顶搭配木门、木窗;店外还带有摆放桌椅的庭院,让消费者能更深度亲近自然。其主理人黄希向红餐网表示,许多上班族都在周末来他们店里,吹着乡间微风,看着一排排老房子,十分惬意,只为感受周末难得的放松。
当然,在门店选址以及装修环境上做文章,也只是乡村面包店火爆的原因之一。黄希表示:“要想获得消费者认可,还得在产品上有过硬的实力”。
红餐网了解到,窑烤面包的土窑柴火通常以四五百度高温快速烘制面包,形成了区别于电烤面包外皮焦香硬脆,内部蓬松柔软的独特口感,更重要的是,这样烤的面包还自带柴火气,因此受到不少消费者好评。
除此以外,窑烤面包主打“现制”“纯天然”“无添加”的健康标签,也是消费者前往打卡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黄希向红餐网强调,他们店的产品在原料的选择上会更加注重健康,而窑烤的方式,更大程度保留了面包的本味,避免了一些增香剂、添加剂的使用,这也是其他一些面包店跟他们不能相比的。
九瀑窑烤面包的面包产品;△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实际上,在这批乡村面包走红的同时,这样的餐饮业态还面临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性价比问题。尽管不少消费者愿意为乡村面包店的环境买单,但在普遍高于普通面包的客单价面前,部分面包店仍然在性价比问题上备受争议。
比如在大众点评上,就有不少消费者在一些窑烤面包店下留言:“面包口味不怎么样,价格却非常贵,4个面包100多”“说是窑烤,看起来像预制的,面包都是30以上,性价比很低”“性价比确实不高,如果专门开车过去消费有点不值得”……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另外,由于窑烤面包店的可复制性较强,随着这一业态的走红,盯上这一赛道的入局者正在日渐增多。大众点评上,有不少窑烤面包店都显示“新鲜入驻”。
以安吉县为例,黄希就表示,在店铺筹备阶段,该区域仅有一家同类型门店,而在自家门店开业的一个月内,又有几家窑烤面包店相继开业。目前安吉县已有四家乡村窑烤面包店,黄希明显感受到市场已经开始有些饱和。
对于刚开业的新店而言,往往能凭借新鲜感吸引大量客流,而开业时间更久的门店,则逐渐暴露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据周骆介绍,开业半年的河边边窑烤面包店,虽然整体上生意稳定,但他感觉到这股乡村面包店的热度已经有所减退。随着新鲜感下降,乡村面包这一餐饮业态正在面临考验。
周骆表示:“在郊区农村开店,消费者在路上就要花很多时间,当新鲜感褪去,乡村面包店需要更多东西能够留住消费者”。在他看来,城市消费者的“旅游式消费”未必能形成长期粘性,而如何丰富“乡村面包店”这一户外休闲小景点的“生态”,目前还是他们尚在探索的问题。
小结
在乡村开面包店,必须具备持续更新的能力。如何用持续的产品迭代和场景创新,将昙花一现的"网红经济"转化为扎根乡村的"长红模式”,将决定这一业态的未来走向。对于乡村面包这一餐饮业态后期表现如何,红餐网将保持关注。
作者:红餐网郑颖;编辑: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