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次一睹 YFQ-42 “战斗无人机”协同作战飞机真容

​来源:战区

500

如今,我们首次见到了通用原子能公司(General

Atomics)的“YFQ-42A‘战斗无人机’”原型机实机。YFQ-42A以及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的YFQ-44A,均在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简称CCA)计划的第一阶段(即增量1阶段)下进行研发,且预计这两款设计都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首次试飞。

美国空军参谋长大卫·阿尔文(David Allvin)上将今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本文开篇所示的YFQ-42A照片。5月1日,美国空军宣布开始对增量1阶段的这两款CCA设计进行地面测试,当时也首次公布了安杜里尔公司YFQ-44A的首批图片。

“全球首见我们的新型YFQ-42A!”阿尔文在X平台(原推特)的配文中写道。“在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Pete
Hegseth)的领导下,美国国防部正致力于将威胁与能力相匹配,协同作战飞机不仅将证明其成本效益,更将展现出真正的致命性……毫无疑问,这些无人战斗机将让我们的对手感受到压力!”

“YFQ-42A是我们公司令人振奋的下一步发展,”通用原子能航空系统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 Inc.)总裁大卫·亚历山大(David
Alexander)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它体现了我们与美国空军多年来在推进美国及其全球盟友无人作战航空领域合作的成果,我们很兴奋能开始地面测试,并迈向首次试飞。”

从我们目前获得的YFQ-42A正面视图来看,其设计与通用原子能公司过去展示的渲染图和实物模型大体一致。该设计具备一些低可探测性(隐身)特征,且与该公司过去的Avenger等设计存在一些广泛的相似之处。值得注意的是,与安杜里尔公司的YFQ-44A相比,YFQ-42A的机身不那么纤细,这可能带来优势与劣势。

500

通用原子能公司此前曾发布过YFQ-42A的设计图片。通用原子能公司

通用原子能公司还曾确认,其CCA设计源自原本为空军一度保密的“离板传感站”(Off-Board Sensing
Station,简称OBSS)计划而开发的实验性XQ-67A无人机。OBSS计划的核心是所谓的“属/种”概念,即基于一套核心“属”组件,可以开发出多种不同配置的无人机“种”。空军方面表示,这一概念的教训正被广泛纳入CCA计划中。通用原子能公司还通过其Gambit系列无人机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概念,该系列无人机均采用了一个包含起落架以及关键任务和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通用“底盘”。XQ-67A无人机已经飞行了一年多,为通用原子能公司的CCA工作提供了宝贵的风险降低资源。

500

XQ-67A无人机(下)与通用原子能公司的隐身Avenger无人机(上)的图片。该公司还一直使用MQ-20无人机来支持CCA及其他先进无人机项目的开发。通用原子能公司

尽管被飞行测试数据探头部分遮挡,但在机头前部下方有一个颜色明显不同的区域,上面似乎有一个格栅以及一个位于其上方的额外部件,其用途目前尚不清楚。通用原子能公司过去发布的CCA设计渲染图中,在相同的大致位置展示了一个梯形窗口,这一特征通常与前向光电和/或红外传感器系统相关联。

500

YFQ-42A原型机机头(左)与通用原子能公司过去发布的CCA设计渲染图中机头(右)的对比图。美国空军/通用原子能公司

正如《战区》(The War
Zone)网站过去所指出的,机头下方的这个位置很可能是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传感器的安装位置。IRST传感器能够探测隐身目标并提供其他优势,这与预计至少在初期将作为增量1阶段CCA主要焦点的空对空作战角色相契合。通用原子能公司还一直在使用其隐身Avenger无人机来演示潜在的空对空作战能力,包括在装备吊舱式IRST系统的情况下进行演示。

安杜里尔公司的YFQ-44A也明显在机头顶部安装了一个似乎是前向摄像头系统的装置,该装置至少可以在初始测试期间为控制和额外的态势感知提供视觉输入。通用原子能公司的YFQ-42A原型机可能也在其机头安装了一个类似的系统。

500

YFQ-42A的腹部弹舱舱门也可能清晰可见,同时还能看到该无人机的三轮起落架。另一张经过裁剪的YFQ-42A原型机图片,聚焦于其起落架以及可能打开的腹部弹舱舱门。美国空军

“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CCA实际上可以充当一种机动飞机,”通用原子能航空系统公司高级项目副总裁迈克·阿特伍德(Mike
Atwood)在3月份举行的美国空军与太空部队协会(Air & Space Forces
Association,简称AFA)2025年战争研讨会上的一次小组讨论中表示。“通用原子能公司选择采用内部武器舱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不仅能够携带导弹和动能武器,还能进行后勤运输。”

“我们抵达了这些二战遗留下来的机场。我们很快意识到,这些机场的状况非常糟糕,非常糟糕,于是我们开始真正重视跑道距离问题,”阿特伍德在AFA年度战争研讨会上还表示。“很难让一架高速飞行的飞机使用更短的跑道。因此,我们意识到需要采用一种拖曳臂式起落架。”

拖曳臂式起落架布局有助于减轻着陆时的冲击力,进而减少磨损,这对于在短跑道且可能状况不佳的机场进行操作尤其有利。它同样有助于在状况不佳的机场进行起飞。美国空军表示,增量1阶段的CCA是首款从一开始就按照其“敏捷作战运用”(Agile
Combat
Employment,简称ACE)作战概念进行设计的飞机,无论是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ACE概念高度强调在短时间内进行部署,以及其他非常规部署方式,包括前往基础设施有限的偏远地区。你可以在此处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空军CCA愿景如何与ACE概念相契合的信息。

就目前而言,美国空军仍计划在多个迭代开发周期中采购1000架甚至更多的CCA。军方官员此前曾表示,可能会采购100至150架增量1阶段的CCA,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支机队将全部由YFQ-42A组成、全部由YFQ-44A组成,还是由两者混合组成。

“预计在2026财年(从2025年10月1日开始)做出关于增量1阶段CCA的竞争性生产决策,”美国空军在本月初宣布开始地面测试时表示。

500

安杜里尔公司的YFQ-44A原型机。图片由美国空军提供

美国空军目前正在敲定CCA增量2阶段的要求,这些要求预计将与增量1阶段存在显著差异。3月份,美国空军少将约瑟夫·D·昆克尔(Joseph
D. Kunkel)——力量设计、集成与兵棋推演主任兼空军未来局副参谋长——表示,该计划的第二阶段可能会要求设计更简单、成本更低。

随着YFQ-42A和YFQ-44A通过地面测试迈向首次试飞,关于增量1阶段CCA设计的更多细节以及其他计划细节可能会持续涌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