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分伪造是个很大问题
【本文由“吴敬中WJZ”推荐,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评论区,标题为吴敬中WJZ添加】
- guan_15586802981490
16学分系伪造是怎样伪造的?
的确,这个学分伪造是个很大问题。难道协和没有申请前或者录取后入学前让对方提供纸质/电子官方成绩单?
如果没有,那协和档案处和招生办有很大失职;如果有,卫健委是和巴纳德和MHC核实之后确定系伪造?
无论电子还是纸质巴纳德 和 HMC 都是通过 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向第三方送电子/纸质成绩单。
https://barnard.edu/transcripts
https://www.mtholyoke.edu/directory/departments-offices-centers/registrar/transcript-requests
不过MHC这些年是有些奇怪,他们好像这2年只能提供纸质成绩单,不能提供电子成绩单:
“All official transcripts are printed, paper copies. Electronic transcripts are not available at this time.”
但是这个可能影响不大,因为无论纸质/电子都是通过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 下单。
可能的确有几个问题,
1.很多学校允许转学分,如果一些在香港、台湾或者韩国上的暑课,甚至UC校系的某些网课 是可以转学分到母校的,那么那边的学校有问题存在可能,不过按道理来说转学分课程也是需要原机构提供成绩单,不过协和可能没要,但是这个操作需要有人为董某提供内应获得这个消息。
2. AP课程转学分:更具通告内容是物理、有机、和无机化学,这几门课看编号可能是初级课程,那有可能是AP换的学分,但是美国医学院那边,AP转学分在有些学校因为不带实验课有学校是不认的,但是也有很多化学物理是可以用AP换的,成绩单上有体现就行。协和是否这里把AP换学分equivalent 课程当作了课程?或者没有相关细则?
3. 从“提供的大学物理AI、大学物理AⅡ、有机化学B、无机化学B等4门课程”来看,如果这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课程名称,那么对应不上巴纳德和MHC的课程命名习惯:
http://catalog.mtholyoke.edu/courses/chem/
https://catalog.barnard.edu/barnard-college/courses-instruction/chemistry/
物理A I 和 A II 有机B 无机B 这种写法更像是 国内大学的写法,而且可能是网课的。那就很有意思了,难道是那段期间国内MOOC网课漏洞转过来的?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绕开有机需要lab课的要求。
4. 黑客入侵,10多年前就有一个传说,有的大学数据库安全系统老旧,其实很容易入侵修改。但是那时候也就是一个暗网传说。
5. 学校串通造假,那就更有意思了,如果是学校从源头就伪造了,那么卫健委去核实也没有用。
6. 留学中介造假,存在可能。 市场上不乏有人完全不懂MD申请,打包票打招呼,结果发现学生其实不符合前置要求,然后给制作假成绩单去提交申请的(市场上一直都有人收购各种国内外学校成绩单)。国外学校普遍态度是,你要申请期间造假也行,我可能是抽查或者重点筛查,如果你造假了我以后取消你学位就是。但是这点也很容易识别,要求入学时候通过NSC 或者 学校送加密电子成绩单就可以。 但是确实还听说过一种,类似于伪造电话号码一样,伪造邮箱和邮箱服务器,发送“官方”成绩单。但是其实接收方主动去找学校核实也很容易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