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这点好东西,都让东哥学去了

500

  作者|李春晖

  “清朗”之后饭圈不复往日荣光,但饭圈绝学却并非后继无人。值此内娱黑红俱灭之际,企业家们挺身而出,决定成为偶像。

  仅在最近一周,因小米汽车事故暂别社交媒体“长达”一个多月的雷军,又在微博晒出了健身日常;被网红“柴怼怼”气到退网的于东来,在三天后解除了抖音账号的私密状态;不在北京送外卖的刘强东,原来是去东京送外卖了。只见他身穿猪猪侠和二维码潇洒现身六本木街头,不出意外又诞生了一批新的偶遇物料。

  一个属于企业家的粉丝时代,正冉冉升起。

500

  这很难不让人想起上一个明星企业家时代。不论生意大小,仅就其大众知名度,这其中有为大切诺基代言的王石,为大众讲述成功学的马云,为自己代言的陈欧,乃至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

  但在2015年后,企业家圈其实沉默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大老板们忽然发现自己动辄得咎,不是“企业家”而是“资本家”了,他们不再热衷主动发言、也越来越少接受媒体采访。与此同时,娱乐圈的流量时代滚滚而来。这种此消彼长,也真令人玩味。

  而随着刘强东和雷军谁更会营销、东粉和米粉哪个更惹不起的对比讨论越来越多,我们知道:十年之期已到,一个新的企业家顶流时代降临了。

500

  这回的明星企业家热,与上个周期有着鲜明差异。别看人还是那些“老人”,打法和受众心理全变了。上一次企业家是大众明星,人们幻想成为他们。这一次企业家是饭圈偶像,粉丝盼望他们来“整顿内娱”——噢不,是整顿外卖、直播、汽车和卫生巾。

  尤其是高举高打进入外卖圈的刘强东,充分显示出男频爽文叙事对男性用户的致命吸引力。为不使一身本领因内娱无事而生疏,硬糖君试作分析:饭圈正统,其实在“送饭圈”。

  数据男工

  有媒体同行用数据女工来称呼网络上的东哥粉丝,但从账号信息和表达方式看,这明显是一批数据男工,是“东哥的兄弟”。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一群平时动辄批评粉丝脑残、流量赶客的纯爷们,但既做了粉丝,大家也便共享饭圈特质,就像吴亦凡的粉丝和刘强东的粉丝都相信哥哥是被“仙人跳”了。硬糖君愿称其为饭圈三境界:自己信了,别人信了,世界信了。

  自己信了,必须信得高屋建瓴、高山流水。咱普通消费者就是谁有券用谁,谁送得慢就弃用。可一旦成为粉丝,等一小时饭凉了又算什么,好赖都得支持,要为哥哥冲销量。

  这时就体现出做东哥粉丝的优势,道德制高点一下就站上去了。我那是叫外卖吗,我是在推动市场公平竞争,是一场捍卫劳工权益的超微型革命,是用行动支持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人。这是外卖也吃了、自我价值感、社会责任感也飙升了。

500

  虽然大旗扯得漂亮,我们老饭圈人一眼就能明白,东哥粉丝之关怀商家、骑手,就跟我们内娱粉丝忧心国剧前途差不多。真正的骑手和商家也很少会成为谁的粉丝,毕竟这是自己的营生。

  道德大旗之下,东粉其实是为东哥那完美的男频爽文叙事陶醉了——草根创业、当上董事长、迎娶白幼美、衣锦还乡、现在甚至还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了。

  看东哥粉丝最喜欢用的那句“没有半点对金钱的渴望,全是对名垂青史的野心”,你就知道其想象里偷偷添加了多少《三国》、《教父》、《庆余年》。那么其为东哥控评、拉横幅、印海报、充京东饭卡,便很好理解了。

500

  雷军营造了完美的女频男主,刘强东则是男频爽文圣体。这年头圈地自萌追点什么也不要紧,而饭圈之所以招人烦,往往因为他们非得追着要别人也信。

  换句话说,东粉已成新帮派。所谓的帮派文化,就是抱团一致对外。

  饭圈有个黑话叫空瓶,谐音“控制评论”,这也是饭圈最为人诟病的部分,如今,普通用户、商家对京东外卖稍有微词或哪怕只是建议,就难免被说“收了美团多少钱”“水军又来洗地了”。

  一些美团骑手的发声更是东粉反黑控评的前线,“跪久了觉得站着的人都是错的”“奴隶替地主说话”。这时候又不是劳工一家亲了?合着人家自己不知道在哪上班划算,就键盘侠站得高、看得远呗。

  而即便咱甘做互联网的沉默螺旋,也免不了被扫射。一种典型叙事是“东哥要是败了”文学。“刘强东要是败了,以后社会所有的苦果所有的委曲,所有的底层人都是活该”

  内娱粉丝顶多笑路人吃不了“细糠”,东哥粉丝直接说我活该吃苦。

  几句酸话咱也忍了,但粉丝还有第三重境界,就是全能自恋。世界也要围绕他这个逻辑转,让他自己的幻想,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一时间,硬糖君在各类话题下都看到了相似话术的一句疑似水军评论:

  “京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刘强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点开主页一看,美国的美女也来支持东哥了?看来东哥在美国的魅力还是在的。

500

  可谓是“这样的企业家不赢天理何在”。内娱粉丝会主动出击给偶像争取资源,东哥粉丝也无师自通。

  一边化身商家,“我是商家,京东外卖我都多加两块肉,从美团外卖里扣”;一边换装保安,“我是保安,京东可以骑车进,饿了么美团走路进”。

500

  清流降世

  那么,一支这样的粉丝队伍要怎样炼成呢?粉丝爱说自己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刘强东的企业家IP打造其实也遵循一个三步走:始于道德高地,陷于草根叙事,燃于勇斗对家。

  几乎所有偶像都是以“清流”形式登场,都要“整顿内娱”,京东更是老整顿者了。从电商一路打过来,东哥没少打“道德战”,常年站在道德高峰上,直到某次不小心失足。

500

  进军外卖,东哥一出手就放了“三把火”:要给骑手交五险一金、关心食品安全只做堂食店、0抽成让商家赚到钱。而且以上每项几乎都是亲自官宣、主动参与、持续跟进。

  但就像内娱的收官战报,这种清流叙事也是一种限定词极多的真实:

  ·只有少数全职骑手能获得五险一金,130万达达骑手嗷嗷待哺,大部分都是众包;

  ·纯外卖店甚至幽灵外卖同样存在,甚至惹得官方监管直接下场批评;

  ·商家也发现零成本都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补贴逐渐得商家掏一半,到手好像和其他两家平台没太大差别。

500

  但企业家的清流形象并不会因此塌房,只要用情绪的真实取代经营的真实,砸出海量不计现实的许诺,才能满足粉丝的过度期待。

  这些正主乱撒的工业糖精,足以让东粉信得死去活来。每天看一遍东哥亲自送外卖视频、东哥和骑手兄弟把酒言欢视频、美团饿了么骑手星夜投奔视频,一边读76个鸡蛋送我去读书故事、给村里老人每年每人一万块新闻……这是最标准的男频爽文叙事,一手虐粉、一手慕强,精准满足受众的情绪需求和自我代入。

  至此,人设和粉丝构建基本完成。但我们老内娱人都知道,一支真正的饭圈队伍必须经常拉练、要有人可斗,不然人心很快就散了、声量很快就降了。

  圈里圈外

  饭圈何以“泛化”,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迫不及待要“信”点什么?

  往远了说,大概是“青天大老爷”思想遗留,向雷军许愿、为东哥冲锋,相信他们会荡涤市场、再造清明;往近了说,也是普遍的焦虑心理作祟,现代生活充满不确定,人们时刻要在集体中找到认同。

500

  而一旦成为粉丝,就有两个最自然不过的心理需求:一是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正确,二是要证明自己的群体强大。两项都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难以容忍轻微的立场不同,这也是东粉逐渐帮派化的原因。

  在饭圈内,要经常进行内部清洗,排除那些不够铁粉的。

  比如有些京东品牌粉、或是东哥事业粉,有时发现了纯外卖店、或是业务刚起步难免有所疏失,便指出目前业务存在的问题并好心提醒“东哥又被下面的人骗了”,但他们十有八九要被铁血粉打为“反装忠”“黑子”。

  最近,刘强东因为给骑手上社保的壮举,又重新强调了一遍“兄弟论”,哪怕东哥朋友圈、京东黑板报里把骑手称为“底层”,兄弟们还是大呼救世主来了,又原谅京东了。

  但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饭圈内是重新凝聚共识了,那圈外呢?兄弟们安心了,姐妹们怎么办

  去年号召奋斗的全员信中,呼唤了19次兄弟。2019年在“地板闹钟的故事”的小作文里,深情怀念和兄弟们一起奋斗的日子。最近,东哥把酒言欢的火锅讲话,短短千字,喊了17次兄弟、小哥。从现场画面看,女外卖员的身影屈指可数。

  有女外卖员在评论区直言,“和我无关,毕竟京东骑手只承认外卖兄弟,没有一个女外卖员。”

  今天的企业家越来越倾向于打造鲜明甚至极端人设。然而这个形象越清晰、越准确,越有可能迎合了一小部分受众,同时疏远了其他人。你很难想象淘宝或拼多多会因为找杨笠代言而引起激烈抗议,但在“兄弟”的京东,这种事就会发生。

  只有当情绪浓度在一定界限内,理性的探讨才能进行。打造企业家IP、追星企业家,本质都是拨动情绪的游戏。情绪一经上头,战力一经验证,一旦搞成个人崇拜,没人刹得住车。

  这就造成饭圈之外,路人观感的不断下降。有时讨厌一个人、一个品牌,只是因为讨厌其手伸得太长的粉丝。

500

  比如说给美团用户吃鸡屁股、鸡腿都给京东,居然还有1.1万人点赞。硬糖君知道这顶多是粉丝吓唬人,真正的商家不会这么做生意。但那句老话怎么说的,不咬人、膈应人。

500

  最近一年,老板流量确实让一批公司扎扎实实吃到了红利。然而当企业家、企业经营也进入粉粉黑黑的缠斗,其影响或许比娱乐圈的流量时代更糟。

  毕竟乌烟瘴气的八卦和平庸的影视剧可以不看,大企业产品却是生活日用。消费中常遇到的小bug,吐槽建议两句,也是对企业的建议乃至监督,现在却也要担心粉丝控评。

  雷军、于东来近来在舆论场的浮沉,其实已经为企业家饭圈化初敲警钟。话题流量确实让人上瘾,但饭圈的力量,从来没有人能完全控制。什么叫做“一粉顶十黑”,最后也建议“东哥们”好好管管东粉们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