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极限拉扯,中美关税战彻底转向了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2日上午9点,中美经贸高层共同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告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声明的内容,几乎远超了所有人的预期。
简而言之,就是关税数字基本被一键重置回了4月2日美国“解放日”,但国际形势已经被搅和得天翻地覆。美国百年积淀出来的国家信用,差点让特朗普挥霍一空,建国同志堪称美利坚合众国历史第一败家子。
40天前,美国一拳揍到了全世界所有人的鼻子上,还挥舞着手里的大棒颐指气使地说,可都不准还手啊,谁还手我揍得更狠。结果没想到中国喊着什么公平啊正义啊自由啊就冲过来了……
40天后,美国顶着焦头烂额的局势,突然发现欧洲要搞什么反制,已经把手伸向了波音;特朗普说never say never,结果被加拿大总理卡尼连怼了五个never never never never never;定睛一看,连日本石破茂都在试探之后敢叫板了,居然大喊让美国取消所有单边关税。
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激烈博弈中,中国以坚定的立场和精准的反制措施,不仅捍卫了自身利益,也为全球其他国家争取了战略腾挪的空间。
中国一直在说,要战,奉陪到底,要谈,大门敞开。如今,战已经战出了风骨,谈也要谈出诚意,这份联合声明就是中国的诚意,它更像是一份“休战协议”,而这场谈判博弈到最后,或许将会推动一个全球贸易新体系的诞生。
关税数字一键重置但美国的信用回不去了
简单解读这份联合声明,其实只说了两件实质性的措施。
一是对等调整关税数字:
第一轮,美国第14257号行政令,向中国征收10%+24%对等关税;中国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跟了一个34%。
现在美国保留10%,并暂缓24%的部分90天。中国也跟了一个10%保留,24%暂缓。
第二轮,因为中国的反抗,美国用第14259号行政令和第14266号行政令,共计给中国商品加征了91%的惩罚性关税。中国随之用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也跟进了91%,到了125%。
现在美国把这部分全部取消。中国也对等取消了这部分加征的关税。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都是10%+24%暂缓的整体关税,其余普遍性的商品关税被取消了。但其中不包括特殊的关税项目。比如美国方面以芬太尼为名加征的20%关税,和中国方面针对美国农产品的一系列关税,都不在此次声明所涉及的范畴以内。
二是非关税反制措施相关:
中国将会对2025年4月2日以后出台的非关税反制措施进行暂停或取消,但没有说哪个暂停,哪个取消。比如最典型的稀土禁运,暂停和取消对市场的实际影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中国偏偏没做明确,只说原则上可以取消也可以暂缓,总之没确认就是还在谈,没谈拢。
从对等关系上看,中美这次联合声明基本上是严丝合缝的对应。你减我就减,你延我就延。你没确定芬太尼为名的20%怎么处理,那我也不去确定对应这份关税的非关税反制措施怎么处理。农产品该不买继续不买,波音该制裁继续制裁,稀土该禁运继续禁运,货船要是还不往美国发,那就是市场没有安全感,哥们儿也没办法。
从性质上看,这份声明显然只是一个“休战协议”,绝非最终解决方案。中方的说法也非常严谨,所有官方口径都是“联合声明意味着双方就建立贸易磋商机制达成了共识”,意思是行吧,哥们现在至少愿意听你说什么了。
但美国官方的态度却又是有一分说十分,已经在到处渲染“解决方案的诞生”了。
贝森特在美国媒体上到处宣扬,声称已经和中国达成了多项具体协议,而且表示这些协议“一定会帮助美国减少庞大的贸易赤字”。说得好像美国赤字跟你的存款一样容易减少。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也在周日对媒体称,美国正在制定“大约24项贸易协议”,并表示中国人“非常非常渴望合作”,简直是“迫不及待想要达成协议”。
急急国王已经急得在媒体上大喊“中国人才急”了,属实非常特朗普。
美国官方仿佛在渲染一种“一切都回到了正轨”上的气氛,然而在美国对全世界大打出手40天之后,有些事显然已经回不去了。
比如美股,美债,还有美元,它们统一反映出了一件事:全世界对美国的信任,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崩塌。
桥水基金的Ray Dalio早些天在社交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就是《It's Too Late:The Changes Are Coming》(为时已晚,变化已至)。全篇都在讲述,"去美国化"会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达利欧还只是在文章里说去美国化,但包括芬兰、丹麦等在内的欧洲几个大型的退休金基金,却已经开始卖出美元资产。亚洲一些顶级富豪的家族办公室也在做出同样的举动,甚至连巴菲特也在身体力行地从美元资产中跑路。
要知道,哪怕是二战,古巴导弹危机,911,还有几次全球金融危机,都不曾让巴菲特对美元资产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在2025年5月4日之前,巴菲特最有名的明言之一,是“永远不要做空美国”。我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在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上,听到他说美元正在“go to hell(下地狱)”。
而根据德银的数据,美国信用违约互换(CDS)息差上个月跃升了15个基点,达到2023年债务上限担忧和穆迪降级以来的最高水平,已经接近破产过的希腊了。
这种恐慌固然有一定偏差,却在事实上反应出了全世界对美国的不信任情绪。曾经避险属性拉满的美元,现在反而在沦为系统性风险的源头。
关税数字可以一键重置,但美国的信用回不去了。
全球组合拳中国引领的反击潮
联合声明远超绝大多数人的预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还是普遍低估了美国所面临的压力。而如今美方的让步,是中国带着全球一起“打出来”的。
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之后,中国极其强硬地进行了严丝合缝地“对等贸易反制”。你加我就加,34%对34%,84%对84%,最后125%对125%,直接从事实上切断了中美之间绝大部分的贸易链条。
而且中国说断就断,农产品订单迅速转移到了巴西和阿根廷,而且对原产地来自美国的大豆完全没有“姑息”之意,当场退回了从阿根廷运来的30万吨“美国大豆”,无论是政策下达,还是实际执行,都毫不手软。
而强硬的反制,让众多处在风波之中的中国外贸老板们纷纷开始“放弃幻想”,开始迅速把精力转向打开其他国家贸易通道,战略性放弃美国市场。美国民间开始面对巨大的缺货压力。
美国加州第一大货柜港洛杉矶港的董事塞罗卡说,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下降了50%以上。位于长滩的第二大货柜港长堤港的执行长柯戴洛表示,到5月10日,从中国出发前往长堤港的货轮,在过去12个小时内是0。而根据CNN的报道,归零的不止长堤港。5月9日上午,中国大陆到美国加州港口的货轮数量均已归零。
零售商说数周之内货架就会被清空,冲击甚至远大于新冠疫情时的供应链危机。美国零售协会预计2025年下半年,美国进口量将减少20%。摩根大通报告预计,美国从中国进口量将下降75%到80%。
而为了囤货,第一季度美国的贸易逆差甚至还创下了历史新高。哈雷摩托车的销量却同比下降了24%,一大批美国上市公司因关税推迟了业绩预告,糖果巨头Hershey表示,如果现行政策不变,该公司将会面临至少30%的利润下滑。
而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也最显性的后果之一。中国的强硬反制,把其他国家的腰杆也给打直了。
一贯亲美的冯德莱恩开始公开宣言,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并与世界各国达成贸易协议,以减少对美依赖。欧盟委员会也在这几天拿出了一份价值950亿欧元的进口产品反制清单,剑指波音飞机、肯塔基威士忌这些美国"命门"产品。清单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手术刀般精准:既要让美国企业痛到喊停,又要避开欧盟自身供应链的致命伤。
而冯德莱恩本人发言的态度,也从早期的“当务之急是要跟美国谈起来”,变成了“在欧美能够进行具体的贸易谈判之前,不会前往华盛顿会见特朗普。”
她不去美国,但美国人来了欧洲。
5月12日至5月16日,何立峰副总理本来是要去法国与法方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的。而5月9日到5月12日则是“应邀去瑞士访问”,所以中美这次谈判的消息,是瑞士政府出面宣布的,而贝森特是跟这中国谈判代表的行程跑到到欧洲来谈判的。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国的态度可一直都是“谁想谈,谁来华盛顿Kiss my ass”。
被美国当成软柿子的日本,原本是特朗普“内定”要第一个开刀的国家,美国一直想通过和日本谈出一个足够不平等的协议,给全世界立威。结果一个月不到,一开始还在宣扬进入第一波谈判名单的日本,已经开始强硬发言,要求美国取消所有单边关税条款了。
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和中石化签订首单人民币结算长期协议,美元指数应声暴跌1.2%,离岸人民币汇率涨了400个基点。这个协议中国已经谈了很多年,而由于特朗普的助攻,全球对美元资产出现信任危机,曾经作为“石油美元”体系基石的沙特也反水了。
而且协议规定,沙特可将人民币直接兑换黄金,这意味着如有必要,中国和沙特之间的交易,可以彻底绕过美元结算体系。某华尔街交易员在社交媒体上惊呼,这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元霸权遇到的最大挑战。
可以说特朗普面临的是全球全方位的组合拳压力。在联合声明发布之前,很多人对于结果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比如大西洋理事会智库主席利普斯基就公开表示,大家应该降低期待值,上一次贸易大战是从2018-2020,中美几乎谈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在2020年1月达成初步协议。如今只在瑞士谈了两天,很难有决定性的成果。
但他忽略了,目前美国所面临的全面压力,实际上已经不允许他们再进行长期谈判了。这一次瑞士之行,必须要达成成果,哪怕没达成,编也要编出一些足够漂亮的成果出来。
对等关税破产博弈才刚刚开始
和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
所谓的 “对等关税” ,基石就是美国的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中美联合声明的发表,让几天之前的英国显得格外滑稽。要知道美国对英国可是有贸易顺差的,结果英国谈了半天,还是谈了个10%的关税。中国打了一个月,却把关税从125%打成了10%。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说,美国正在制定“大约24项贸易协议”,而且表示,这些协议和跟英国的协议很像……
谁能想到呢,有一天在美国眼里,一贯的敌人突然就跟一贯的盟友待遇差不多了。
当中国和英国的待遇开始逐渐拉平的时候,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论调,就已经宣告了事实上的破产。而这恰恰就是中国愿意开始谈判的基础,中美关税战在联合声明发布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彻底的转向,从打,变成了和。
周一,受中美经贸会谈利好消息提振,美股开盘全线大涨。截至美股最新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均大幅收涨,纳指涨4.35%,标普500指数涨3.26%,均创3月3日以来收盘新高;道指涨1160.72点,涨幅2.81%,创3月27日以来收盘新高。而亚太股市也在早些时候迎来全面上涨。
而此次声明,还只是谈判的序幕。未来谈判将聚焦农业、科技、供应链等具体领域,而中国的核心优势——完整的产业链、稳定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继续成为博弈的关键筹码。
而这场围绕着贸易开始的全面博弈远未结束,但中国的策略已清晰可见:以实力争取空间,以时间换取主动。该打就打,该谈就谈。无论是人民币结算石油,还是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国正在塑造一个“后美元霸权时代”的贸易新秩序。
对美国而言,信用一旦透支,修复绝非易事;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关税数字,更是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新定义。
未来的谈判桌上,胜负或许就在新秩序的诞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