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的战略与战术
原文发布于知乎
关于打孩子,我的主要观点是下面几条。
1 尽量不打孩子。
2 在思想上不能放弃打孩子的准备,因为极端情况总是有可能出现的。不要说孩子,哪怕两个成年人相处,你也不能绝对放弃使用武力的可能。再怎么说还有正当防卫这一层呢。
3 打孩子要有预案。预案可能还要有多种类型,少则五六种典型类型,多则十几种。
4 要事先与配偶沟通交流。避免二人之间的误会,也利于调动配偶参与你的预案。
下面我举个打孩子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假设孩子不注意交通安全,不止一次乱穿马路差点被车撞到,司机不得不急刹车,伴随破口大骂。第一次出现我会认真教育,第二次我厉声呵斥,结果他又搞出了第三次,那这个时候就非打不可了。打了可能会有心理阴影乃至仇恨,但不打可能就没命了。
下面是我的预案具体操作流程。先给老婆打电话告知情况,启动预先商量好的预案。在街上不打,回家再打,打到嚎啕大哭。打屁股大腿,疼而不伤。
然后就停歇了,给孩子造成一种事情已经过去了的错觉。老婆回家了,一起吃饭,在饭桌上假装第一次和老婆说起这件事情,并且告知老婆自己打了孩子。然后因为这件事情假装和老婆发生争执,在争执中又给老婆一巴掌。老婆开始哭,孩子懵了,然后我开始表演狂怒。但这次不是打孩子,而是把孩子心爱的玩具砸烂。之后甩门而出不知去向。
孩子他妈掉几滴眼泪之后,平静下来再给孩子讲一番道理。在孩子看来,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恶果远超预期。不仅自己被打,而且妈妈被打,亦有自己玩具被毁,还不知道后面会有什么麻烦。感觉这次是真的闯大祸了。妈妈则宽慰说,以她对父亲多年的了解这件事情是会过去的,只要孩子将来注意交通安全就好了。孩子坏掉的玩具妈妈会给他买新的。这样慢慢把孩子哄睡。
凌晨妈妈突然把孩子唤醒,痛苦地跟孩子讲说爸爸出事了。爸爸在外面生气地走路,过马路时没有注意看车,结果被车撞了,现在在医院里……孩子一下子又懵了,这可能就是他整个童年阶段最刻骨铭心的一次交通安全教育。当然了,后半夜我又回来了,腿上缠着大大的绷带,走路一瘸一拐。
这一切都是装的,但孩子不知道。为了装得像,我还得保持瘸腿状态大概一个月,也算是一个长效的提醒机制。
如果还是担心孩子将来记恨,可以在这个时候写一封给孩子的信,情真意切地讲一讲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和关心。同时偷偷将被我砸烂的玩具碎片收集起来,拿一些透明胶或者胶水粘起来,做出一副想修复孩子的宝贝但修复不了的样子。然后把这封信和这个半成品粘合玩具放在一个银行的保险柜里。到了孩子离家上大学的时候跟他说,让他去保险柜看一看。我猜看到了这个信和玩具之后,孩子可能会当场掉眼泪。
等孩子要结婚成家的时候,我再跟他说其实当年这一切都是我和他妈演的,我不能骗孩子一辈子。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把这个事情告诉孩子呢?其实是为了提醒他,他也要为人父母了,也该做自己的打孩子预案了。如果还是担心这所谓的欺骗会导致孩子的不满,最好在我出钱帮孩子垫付了婚房首付的当天跟他讲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