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会从大乘赢学中醒过来吗?

文 |  北方朔风

  在这几天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宣布击落了五架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其中包括印度空军最为先进的“阵风”战斗机,根据目前的新闻汇总,有四架是可以被确认的,美国方面也承认了J10CE击落了阵风,而在后续的对抗之中,印度的地面设施也遭到了打击。

500

  面对这样的结果,印度从官方到网友的反应显然是相当剧烈,试图在舆论问题上挽回自己的面子,先是印度驻华大使馆宣布辟谣一个没什么人关注的假新闻,颇有饭圈转移注意力的那一套;然后是印度网友去围攻其他军事博主,攻陷了X等西方各平台,甚至制造假新闻宣布胜利;最后是印度官方要求在印度区域内封禁大量军事博主。印度这套大乘赢学指导下的舆论战确实相当有威力。

500

  当然,这并不是印度专门给军事行动配套的舆论战,平常大家应该都已经习惯了。这次印度宣传和网民闹这么大动静,很大程度上属于全民应激了。

500

  为了赢学进行军事冒险

  这轮军事冲突虽然还有大量细节没有公布,但是通过开源情报和巴基斯坦空军公布的情况,我们大概可以猜到这轮空战的基本情况,印度空军担心巴基斯坦的防空力量和战斗机,所以用防区外武器,对于“恐怖分子窝点”进行打击,但是显然低估了PL15E的射程和攻击能力,也就导致了这次的失败。从巴基斯坦空军发布的资料来看,和巴基斯坦进口中国的装备体系相比,印度空军的万国造,在态势感知能力上和巴基斯坦有巨大的差距,双方打的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空战。印度对新时代的空军技战术,显然还相当不适应。

  从巴基斯坦方面的消息来看,打击的地点恐怕并非都是恐怖分子聚集点,有平民区遭受了波及。虽然其中几个地点曾经是极端组织活跃点,但是那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前的事情了,巴基斯坦政府之前已经对这些据点进行了打击。但是这些目标依然在印度的打击范围之内,是印度的情报系统不行吗?笔者认为关键因素并不在这里,因为对于印度来说,具体打击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宣布自己的胜利,通过宣布胜利来控制国内民意。

500

  所以这次行动,实际上带有很大的军事冒险意图,不是舆论服务于军事,而是军事服务于舆论。所以也就不奇怪了,既然连军事行动本身都要服务于舆论了,印度博主在推特疯狂刷屏也很正常了。这恐怕也是这次印度的军事行动受阻的原因,不尊重军事规律的军事行动,是要被军事规律惩罚的。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总把舆论看的很重要——舆论确实很重要,但是舆论并非无所不能。从印度这次的规划大概可以猜到,印度打算通过一些军事行动,制造赢的迹象,满足印度民族主义热情的同时避免扩大冲突范围。实际上印巴双方,虽然嘴上都不饶人,但是恐怕都不愿扩大军事冲突范围,都不想打全面战争,毕竟双方的武器弹药库存都很有限,而现在的国际市场难以大规模进口,更重要的是,两国都面临巨大的内部问题,升级战争对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接受的。

500

  照理说,双方都不愿意升级战争的话,那么最多也就是小规模冲突了,这本该是好事情,但是面对这种舆论对轰的情况下,印度为了证明自己赢了,有可能出现回应的螺旋升级,最终扩大战争规模。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有核国家,螺旋升级的风险是容易失控的。

  至于反对恐怖主义这样的理由,虽然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是正统师承CIA,手底下的私活一向是相当不干净的,但是印度在对恐怖主义的支持方面也是半斤八两。反对恐怖主义虽然是当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但是印度这样的“反恐”方式显然解决不了恐怖主义问题,只有赢学的情绪价值。

  任何专业的,有理智的军事观察家和分析者面对这个结果都不应该多意外,阵风战斗机还算是不错,但是在中国给巴基斯坦出口的整套体系面前,并没有什么优势,无论是态势感知还是武器射程,阵风都不如体系加持下的J10CE,这不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判断。但实际上,别说J10CE,印度之前在长年宣传中是连J20都不放在眼里,认为阵风对J20都有优势。

500

  现在呢?面对J10CE都如此,再想想中国还有很多比这更先进的装备,如果直面真实情况,印度一直以来靠赢学宣传来凝聚的民意该怎么办?毕竟印度一直的假想敌都是中国。

  更有意思的问题在于,阵风是一款法国战斗机,而非是印度自产。虽然说以印度的工业能力,选择采购战斗机并不是什么错误,相反是很理智的选择,无非是就是皮埃尔专员和辛格专员谈一谈价码的问题。但印度从官方到民间的自尊心是如此之强,一直标榜各方面自主化,那么把阵风吹到这种高度,岂不是很矛盾?

  印度的民族主义现在就是这样矛盾。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搞一点民族主义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没有民族主义很多问题会很糟糕。寻求独立的道路是需要民族主义的,但是民族主义走偏了也很糟糕,印度显然属于走偏了。昨天我们在文中说到,印度这个国家的建构远没完成。印度在七十多年的民族主义建构中有两个巨大的风险点,一是对于巴基斯坦的敌视,一是觉得印度要比中国好。最终,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两个风险,印度的民族主义建构可能面临失败的结局。

500

  面对英国搅屎棍弄出来的这个宿敌,印度虽然体量大很多,但吞并巴基斯坦也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背后的经济文化宗教矛盾摆在那里,印度估计也不想吞下巴基斯坦。煽动对巴基斯坦的敌视情绪,一直都是为了内部的团结转移矛盾。现在,印度虽然还有巨大的规模优势,但印度的工业起码在莫迪老仙上台之后,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是止步不前的。面对小巴从中国获得的体系优势,此消彼涨,煽动敌对情绪这手牌只会越来越产生副作用。

  最终,印度会不会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动员对巴全面战争?目前看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只能说如果真有那一天,印度可能最终会靠体量胜利,但也将彻底尝到反噬的恶果。

  对中国方面,因为对抗中国的需要,本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给予了印度不小的支持。出于自身民族主义的需求,印度也多次展现了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其实中国根本没有做过什么遏制印度发展的事情,可以说如果没有印度的各种挑衅行为,中国民间也不会对印度这么反感。

  印度敌视中国的情绪,就和印度的军事政策一样,表面独立自主,核心是还是西方殖民者那一套,一种追求独霸的态度。印度的民族主义从当年摆脱殖民,走向了成为新帝国主义的一部分,而这不单单是印度高层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莫迪搞这一套印度教民族主义是有社会基础的。通过树立外部敌人(巴基斯坦和中国),内部敌人(印度国内的部分族裔),实现印度内部的团结。不得不说,这还挺符合施密特那套“政治的核心在于区分朋友和敌人‌”的政治哲学理念的。

  赢学改变不了物理世界

  也不能光笑话印度。冷战结束以来,整个西方以及西方的追随者和信徒们,都越来越依赖于活在赢学世界中,不愿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这点在西方军事装备的宣传神话上就表现的很明显。

  对军事有基本认识的人应该意识到一个十分简单的事实,再先进的装备都是有可能被摧毁的,无论它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在真正的全面战争之中,再先进的装备无非就是某种消耗品。这本该是某种战争的基本规律,但是后冷战时代,这个基本事实却被一次次无视。在西方阵营的宣传之中,西方阵营代表民主自由的武器就是比其他国家的先进,你买了这些武器,就代表你天下无敌。

  类似的思想钢印,我们在俄乌冲突的舆论之中,已经看到了太多次了,每当欧美给乌克兰援助什么装备,就会有人对此大吹法螺。这些援助货有的性能确实很不错,但是有的实际上是几十年前的老装备,实在是吹都没什么地方可以吹的。通过1991和2003两次特定情况下的特定战争,美国为首的西方塑造出了历史神话。后冷战时代的历史神话,大多数都是如此,用特定情况下的个体事件,来解释整个世界。

  但是神话就是神话,几十年过去之后,特定情况下的“胜利”还要拿来无限制的吹捧,对现实真的有用吗?就因为法国是西方国家的一员,所以法国的装备就可以和美国最先进的装备并驾齐驱吗?就算是美国最先进的装备,真的就天下无敌吗?这样的宣传神话从西方媒体到我国的互联网空间中,实在是比比皆是。

  偏偏,在印度的宣传体系里,阵风这款装备代表了某种文明国家对中国的优势,这也难怪会破大防了,因为被击落的,并非是单纯是一架飞机,而是对于某种信仰的动摇。这几天某些跟着印度宣传一块走的中文博主也很破防,他们当然不是拿了印度人的钱,而是他们和印度人一样,对于某种“文明国家”的信仰破防之后产生了应激。

500

  从国内也不少人跟着破防这点来说,印度到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像对于前殖民宗主国,印度觉得自己是大英帝国的正统继承者,来到发达国家也非常有“主人翁意识”。虽然这种过度的自信很抽象,但是比国内少部分人觉得西方国家一定是高高在上的,一直跪着起不来的,还是要好不少的,总归是更有些主体性。

500

  印度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就像印度的导弹轨迹一样,谁也无法准确预料。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印度人现在必须认识到了,即,印度对于西方的利用价值正在降低,而西方对印度的警惕和排斥情绪正在不断上升。

  看起来,印度人到今天还在把西方当做是自己的一部分。但这些年来,西方人早就觉得印度人简直是干扰他们生活的核心因素了。尤其是看到印度人在西方大企业甚至是政治机构里当上高管的时候,甚至抱团在一起喊着要获得政治权利的时候,他们对印度人的恐惧只会越来越浓厚。在以前,西方人寄希望于用印度牵制中国,甚至干扰中国发展,所以对印度还能容忍。但当世人发现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那西方对印度裔的扩张还能忍多久?

  像这次就很典型,很多西方军迷把这次的问题认为是印度人不行。虽然印度空军训练水平一般,装备又是万国牌,但是这波空中战役的规模,除了美国之外又有几个西方国家能实现呢?按照巴基斯坦方面公布的数据,这很可能是21世纪目前为止,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空战。所以这不能完全归结到印度人不行上,但西方社会也是赢学上脑,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能说无论如何,对印度的歧视将越发不掩饰了。

500

  有些分析认为,印度这次的行为,可能和万斯对印度做出了部分许诺有关,但是问题在于,实际落地的承诺会有哪些呢?目前来看,什么也没有。不能因为万斯是印度女婿,所以就相信他一定会站在印度一边吧。如果印度能抛弃狭隘的,不健康的民族主义,基于它的体量,发展空间应该还是很大的。但是现在看来,印度并不打算放弃这种东西。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主义,不应该按照前殖民地国家铺好的道路来安排,希望印度未来能认识到这个道理。

  我们只能实事求是

  最终,赢学上头是没前途的。中国的武器装备和其他国家的一样,都会有在对抗中失败的时候。笔者毫不怀疑,如果巴基斯坦的判断出了问题,或是印度无限制升级,靠体量强行交换巴基斯坦,中国的武器在对抗之中会被摧毁不少,这本就是军事最基础的规律。

  比如说印度那边就在炒作,说印度的无人机击伤了一套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的LY80防空系统,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套系统相对较旧,而且对抗无人机群,各国防空系统都没有特别好的方案,而从表现来看,中国的防空系统拦截了大多数印度的无人机和导弹,表现是合格的。

  对于中国武器的性能,这个世界的舆论场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了。长久以来,即使是西方的军事爱好者,对于中国的武器装备进步都缺乏认识,认为中国的装备只是仿制抄袭,更别说西方的大众舆论了,这次的冲突有助于他们认清楚现实的情况。不要总觉得自己是个白人,所以武器就天生高贵了一样。不过考虑欧美军事爱好者右翼较多,这种情况改变大概需要不少时间。

500

500

  中国的军事装备曾经水平确实相对有限,但是通过引进到自主研发,加上整体系统的工业升级,我国的军事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在某些领域甚至是世界第一。在有些朋友看来,只要你发展军事就是民族主义,面对这种闭眼念经,我们只能回答,比起印度,我们并没有滥用武力,非要说发展军事就是民族主义,那只能说民族主义在一些基础问题上是必要的,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在今年以来“日耳曼赢学”的大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和印度的民族主义中没有多少反思的成分,而是出了问题优先选择攻击别人。这样的说法不能说全对,但确实描述了一种现象,与其改善自己,不如攻击他人。相比起来,中国总是先反思自己,陷入了过度的内耗中。确实不应该总是没事反思自己,这毫无意义;但是赢学上脑,对自身的问题视而不见,也只会掉进沟里。

  最终,还是要实事求是。

站务

全部专栏